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名作家张武作品捐赠仪式暨座谈会在宁夏大学举办

张武家属向宁夏文艺评论创研基地捐赠张武出版的15册作品集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作家张武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忠诚于党的文艺事业,他关注时代、关心民祉,坚持以培养人塑造人为己任,退休后也一直关心我区文艺事业发展,他胸怀宽广、为人和善、以诚待人、德艺双馨,我们今天在此追思张武先生,就是要继承好、发扬他的无私品德,始终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做好自己的工作。”著名评论家郎伟说。

        10月16日,作家张武作品捐赠仪式暨座谈会在宁夏大学举行,来自宁夏文联、社科联、宁夏大学的评论家、作家参加了捐赠仪式和座谈会。

       到场的嘉宾有宁夏社科联主席杨占武、宁夏文联副主席雷忠、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武先生儿子张九阳、宁夏日报记者、张武先生的孙子张贺,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许峰、宁夏作协秘书长闫宏伟、宁夏评论家协会王晓静、马武君,以及文学爱好者李发章、邹光杰、张兴友和新闻界的朋友。张武先生的儿子张九阳先生向宁夏文艺评论创研基地捐赠了张武生前出版的5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自传、诗集共15册,这些作品均由张武先生遗孀张如兰女士亲笔签名赠送,彰显了这对文学伉俪的文学情怀。

      张武1938年出生,2019年10月15日因病去世,享年81岁。1957年张武从甘肃省临洮农校毕业分配到当时的中卫县畜牧站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调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从1964年到1980年,先后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厅工作。1981年弃政从文,调入宁夏文联,担任过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专职从事文学创作,1994年国务院授予他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作家。

张武毕生热爱文学事业,其小说创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1962年发表的《一串铃》是他的处女座,自此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1965年发表的《红梅与山虎》被《人民文学》刊用,张武也因此成为宁夏第一个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作品的作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张武便与张贤亮、戈悟觉一道被称为宁夏文坛的“两张一戈”1979年,他连续在《人民文学》发表三篇小说,分别是《选举新队委的时候》《处长的难处》《看点日记》,其中《看“点日记”》获中国作家第二届短篇小说奖,就是后来的鲁迅文学奖提名奖,这一年可以说是“张武年”,当时在宁夏文坛乃至全国文学界引起轰动。他的创作一直持续到新世纪,在宁夏文学不断发展壮大之时,张武连续发表了许多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以一己之力为宁夏文学之树添枝加叶,对宁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张武82年的人生历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诸多身份转变,从一个农家子弟到农校学生,再到一位农业工作者、国家干部,最后以作家的身份完成了对人生的定义,而作家也是他最喜爱并引以为豪的称谓。纵观张武的小说创作,他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与作品结合起来,在平凡的生活中表现时代的变化,用他的话来说是:以显现个人生活的真面目而证明社会历史的完整性。在他的作品中,他讴歌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人们,赞扬他们的真善美;鞭笞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搞阴谋诡计的现象,讽刺假恶丑。

虽然身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但张武的小说已经将笔触指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甚至腐败问题。获奖的《看点日记》《处长的难处》等,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批判性和现实性。张武在创作中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从不搞标新立异、光怪陆离的文学创作,始终坚持为人民、为人的写作,他生前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的生产者必须把人作为服务对象,其作品应该给人民带来希望和理想。

他善于从基层生活中捕捉灵感,寻找素材,他是很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此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有对复杂人性的不懈追问,也有对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的思考。在他的朋友圈里,既有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党政要员,也有为生计奔波的凡夫走卒,他没有架子,乐于和有故事的人交朋友,乐于帮助文学之路上的后起之秀,他是一支火烛,默默燃烧奉献着自己,甘愿为文学之路照亮一片光亮。     

张武一生勤勉,见不得懒和骄,生前总是告诫儿孙们要努力勤奋,不要虚度光阴。他对儿孙们要求严格,对自己堪称苛刻,一辈子谨言慎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在张武的影响下,祖孙三代有六人在宁夏宣传文化系统工作,这是家庭家风代代相传的结果,也是家族对文学情结的呈现,这在宁夏宣传文化系统也不多见,文学的力量树立了家族的品格。      

文学爱好者、宁大中文系1985届校友李发章

青年评论家,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许峰

参加座谈会的部分嘉宾合影

     “我19岁开始读张武老师的作品,他的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写作,几十年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普通人民群众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至今温暖人心,并且给宁夏的历史留下了文字的记载。”文学爱好者、宁大中文系1985届校友李发章说。

      青年评论家,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许峰则说,张武是他研究和评论的宁夏重要作家之一,“张武是当代宁夏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宁夏乡土小说传统的奠定者。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在80年代非常高,1979年《人民文学》连发他的三篇小说,为宁夏文学在中国文坛赢得了声誉。他的小说以乡土和机关生活作为题材,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价值。他笔下的人物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立场,他的短篇小说《看点日记》相对于当时的‘伤痕文学’具有时代的超越性,他500万的创作实绩以及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对青年作家的扶持都是我们当下作家努力学习的榜样,张武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挖掘,不断研究的作家,他作品的文学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更充分的阐释,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张武,关注宁夏文学。”

著名作家张武及其夫人

张武出版的著作

附:张 武 著 作 目 录

(小说、散文、自传、诗集共15册)

小说(10册):

                          《炕头作家外传》 《潇潇春雨》 《风流小镇》

                         《新闻天地》 《黄 昏 梦》 《罗马饭店》

                          《涡 漩》 《净 土》 《红 运》 《百年人生》

散文集(3册):

《张武散文集》 《行 路 集》 《光阴碎片》

自传(1册):

《人生简历》

古体诗集(1册):

《得一斋吟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杨远辉| “老夫”玉秋
遇见石舒清
“周梅森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江苏文学感谢他”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做人民的代言人” —— 王蒙文学创作70年座谈会侧记
【人物】田青——可敬的文学长者 \李 敏
【六盘人文 ‖ 232】李耀斌:《向内的功夫 ——序樊文举长篇小说<大石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