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案分享丨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春、秋换季期间为呼吸系统的高发期,我们可以回顾下春季、秋季过敏如何区分?

(本篇文章为视频解读,可先参考视频学习)

视频讲解

大家好,今天讲临床医案,春季到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咽喉不适的状态出现了,讲一下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以医案为基础,是春季见到最明显的一种过敏性鼻炎,再分开拆解辨证方法以及用药思路。

患者,男,32岁。儿外科医生,工作压力大,熬夜严重,到春季出现明显的鼻炎,鼻子干、痒,夜间加重,有出血,血痂的状态,伴随耳朵流出黄浊液体。大便较粘,左弦脉,沉取无力;右寸弱,整体偏弱。

患者觉得有湿,其实是什么原因?人身体是平衡,只要有的地方是干燥的,有的地方就会有湿,有的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状态不平衡。大量的熬夜,思考、做手术,消耗阴液。因此他是定在湿还是燥,很重要。

脉:右寸弱。左弦。脾胃,脾胃和肺的状态右寸更弱一点。左弦脉,沉取无力,是长期紧张绷紧的状态。

病位:肺

病因:燥邪,肺气虚

病机:肺气虚,燥邪导致肺的宣降出现问题,鼻为肺之窍

方:桑杏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白茅根滋阴润肺;脾胃弱,有大量的湿,是脾胃弱而生的湿加白术;加黄芪补肺气。

服药一周,九成好转,脉变缓较之前有力,鼻子干痒缓解,耳朵流水消失,胃疼减轻,大便不再黏腻。

进行的思维辨证,对于病位,是不是鼻子,要定在肺,定肺的时候,定鼻的时候一定要看微观辨证。

中医耳鼻喉科的干祖望先生,辨证方法,中医的辨证,微观的用在耳鼻喉科的检查上。比方根据你的咽腭弓以及咽峡,以舌根颜色和状态分别归入到肝、心、脾、肺、肾。

根据它的颜色来定寒热,粘浊涕是湿。如果红是有热,如果干的是阴虚,把微观的内窥镜看到的东西,微观辨证成中医的归结到五脏和八纲辨证上。这是老先生的一些经验。

该患者除了桑杏汤之外,还加入滋阴健脾胃的补气的药作为基底,加治疗过敏的方子,是不是所谓的过敏煎:防风、乌梅、银柴胡、五味子。

答疑解惑

分析一下,过敏的主要状态是什么?流鼻涕,全身过敏是皮肤干痒、红肿,过度敏感。

痒是代表什么?红肿、出血、干燥代表什么?

痒一般是代表什么?代表有风,不管是内风还是外风都会有;干的话有阴液不足有燥邪;有红肿出血代表有热邪在血分,痒是风邪在气分,出血热在血分。

看卫气营血辨证里面,是不是气分有热,营分也有热,甚至有的表邪不解卫气也有热。治法应透其热、凉其血,比方说升降散,外边僵蚕、蝉蜕往外透,姜黄、大黄清里热和活血

过敏煎状态,根据鼻子干痒,用的方子?首先祛风邪,用了徐长青祛外风,地龙、蝉蜕(虫类药)祛外风。防风能祛外风、内风。所以你看过敏煎里面也有防风,祛风邪止痒。这是祛风邪是不是鼻子也干有血热。

凉血过敏煎用的银柴胡,我们用的紫草、墨旱莲。

单纯的一味地祛风邪和清热,可以吗?能止住局部的干燥和痒的状态?

是不是过于辛凉了,在散的同时往回收一下。你看治疗咳嗽,治疗肺气里面会有姜辛味,有散有收?所以我也用了过敏煎里边乌梅、五味子。但是我只用了乌梅,所以散外风内风,有的防风、地龙、蝉蜕、徐长卿散外风,清里边热。

用的是茜草、紫草、墨旱莲,往回收。对它局部痒的辨证。

加上桑杏汤以及补脾胃和补气的药物,吃完之后基本上症状解除。燥邪一补上来,局部痒一止,耳朵里面流脓液就好了,所以湿燥就平衡了。

好,讲到这儿,现在就是从辨证思路上,用方和病位的辨证上来说一下现在的这时候许多鼻炎,因为现在鼻炎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有的是公司组团过来,花开了,过敏了,鼻子干痒。,又痒又湿。里边还流水,有的还堵着。同时眼睛也开始觉得痒痒难受,如果燥邪变成热邪的状态,就不单纯用桑杏汤了,用清燥救肺的加减。再看症状治疗鼻子痒和血热的状态。

治疗过敏的这些小组方往里一加,效果非常好。这现在是主要的治疗思路。春季,阳气往外升透,升透不出去。

有热郁住了或肺、心脏有问题,是不是要根据肺的问题,比方说燥邪导致的问题,恢复肺的宣降,同时改变局部症状,既有整体五脏辨证,也有微观辨证。要把它的病因、病机病位分清楚,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效果都非常好。单纯吃治过敏的方子管用吗?管用,但是你大的病机不给人调完,后边他会再犯。

标本兼治会比较快一点,鼻炎大部分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主要问题是不是也在肺上。但刚才说的是不是指以燥邪为主。

除了燥邪之外,还有其他病邪出现。如果说燥邪,刚才用的桑杏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

寒邪可以用什么?杏苏散;

如果风热之邪在肺:用桑菊饮;

如果外寒内饮:小青龙汤;

如果病位不是单纯的肺,连着脾胃有问题,比如说脾虚乏力,没精神,关脉弱: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甚至加黄芪都可以;

如果拉肚子,脾阳虚,用附子理中丸;

如果发现不只在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在不同的脏腑是不是有不同的用药,不只是一种病因,或者是脏腑的问题,甚至都是连在一起。既有肺经、肾虚,是不是这方子就要重新调整。

病位病症。在针灸上用的会多。

鼻炎+偏头部不头晕、疼痛=少阳经、小柴胡汤。针胆经/三焦经。针风池穴

若舌苔腻,少阳经有痰:温胆汤

若舌苔黄腻:黄连温胆汤/蒿芩温胆汤

若前额闷疼,流黄浊涕:葛根芩连汤

若无脓浊涕,有大热,大汗:阳明白虎汤

热不如上面明显:玉女煎

若巅顶疼痛,脉弦有力:龙胆泻肝汤(鼻涕多)、四逆散(鼻涕少)

若连后脑勺疼痛:桂枝汤/麻黄汤,区分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

所有的东西都要落地到中医的生理和病理上,你才能把这东西用的更透。不能说单纯,我用什么方法,什么药去治什么病。

方剂对比

杏苏散 (《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9g 半夏9g 茯苓9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大枣3枚 杏仁9g 橘皮6g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本方证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痰湿内阻所致。凉燥伤及皮毛,故恶寒无汗、头微痛。所谓头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凉燥伤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则咳嗽痰稀;凉燥束肺,肺系不利而致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凉燥兼痰湿佐证。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旨,治当轻宣凉燥为主,辅以理肺化痰。

桑杏汤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3g 杏仁4.5g 沙参6g 象贝3g 香豉一钱 3g 栀皮3g  梨皮3g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方解]

 本方证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因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正如原书方后注云:“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

比较:

桑杏汤与杏苏散均可轻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杏苏散所治系外感凉燥证,凉燥束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痰湿内阻,故以杏仁与苏叶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谓苦温甘辛法,意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可使凉燥解而津液布。

桑杏汤所治系外感温燥证,温燥外袭,肺津受灼,故以杏仁与桑叶为君,配伍清热润燥,止咳生津之品,所谓辛凉甘润法,意在轻宣温燥,凉润肺金,可使燥热清而津液复,诸症自除。

干祖望常用鼻炎方剂:

过敏性鼻炎(鼻鼽)常用方:

桑叶、薄荷、蝉蜕、地龙、路路通、紫草、茜草、墨旱莲。

临床辨证多以肺、脾、肾虚或兼风邪侵袭为主,主要分型为热伏肺经证、肺经虚寒证、卫气不固证、肾阳不足证等。治疗以清金法为特色,适用于肺经伏热,邪热循经上凌鼻窍导致鼻痒、喷嚏连连;肺经伏热,肃降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水液泛滥所致鼻清涕不止等症。


截敏汤(自拟方):

茜草、紫草、旱莲草、豨莶草、防风、柴胡、徐长卿、地龙、乌梅。

功用:祛风脱敏,主治鼻鼽,用于以过敏症状为主的典型鼻鼽发作期,未见脏腑虚损、阴阳失调现象者。

本方为干祖望先生60年临床经验中自创之方,治疗以鼻塞、鼻痒、狂嚏、清涕滂沱为特征的鼻鼽,且无脏腑虚衰、阴阳失调。当鼻鼽有脾肺气弱、卫表失固时,以截敏汤合补益脾肺、益卫固表之玉屏风散以祛风故表脱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柴胡汤加减治过敏性疾病
家传验方-----宣肺愈敏汤
《于己百医案精解》之 哮证与鼻鼽
祛风宣肺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非常好
祛风宣肺汤治过敏性鼻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