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所有短视频的“挑战书”

网视导读:近期网络影视二次创作短视频在它的巅峰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4月9日,四大头部长视频平台联合数十家影视机构,发表了有关抵制短视频侵权的联合声明。

4月23日,500多名艺人联合70余家影视机构再次发布联合倡议书,进一步针对当前网上短视频侵权现象发布具体的维权行动建议,倡导短视频平台积极参与版权内容合规治理。

4月25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再次加码,局长于慈珂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国家版权局将继续加大对短视频领域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整治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复制、表演、传播他人影视、音乐等作品的侵权行为。可以说短视频整改已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的状态。




短视频的异军突起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达87.0%,用户规模8.18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已经达到了110分钟,用户使用时长首次超过长视频用户使用时长。

短视频的风靡早已不是新闻,大众阅读习惯的碎片化和技术高超、嗅觉敏锐的自媒体一拍即合,使得各种浓缩精华版二次创作影视作品动辄百万播放量。

这些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又高潮迭起的浓缩版二次创作影视作品,润物细无声地填充着生活节奏越发紧张,娱乐时间逐渐碎片化的观众的休闲缝隙。与群众的娱乐习惯完美契合的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默默占领了全民向市场。

抖音和B站的崛起,似乎是对传统长视频平台的一种挑战。以会员和广告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长视频平台,在面对互联网文娱内容的流量争夺战时,可用的法宝并不太多。

从持续的亏损数据来看,无论是简单粗暴的提高会员费用,还是超前点映深入攫取影视剧的价值,都不太灵光。而另起一行的开辟短视频专区,也由于先手优势的缺失,竞争力较弱。

而早已站稳脚跟,获得全民向流量的短视频平台则越发蓬勃,此消彼长之下,传统视频行业触到了现有模式的天花板。苦于破局,长视频平台拿出了杀手锏,严正警告,只发声明,不公布细则,将版权方拥有最终解释权打在了公屏上。



“长短”博弈

当传统影视视频平台对挑战“王座”的新兴短视频平台发起反制时,最先被推到台前的就是前线的各种自媒体“剪刀手”。

多平台转载搬运影视剧cut在“速食”时代蔚然成风,面对越来越长的影视作品,闲暇时间有限的观众越来越习惯这种观剧模式。

而受到版权方制约的短视频却不光是这种扰乱影视市场秩序的类型,在这场博弈中,依靠个人脑洞才华用技术对影视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产品,也在众说纷纭的舆论声中冲上了前排。

这种拥有广大人气和深厚群众基础的短视频类型,作为先头部队来加重砝码再适合不过了。从以往经验来看,国内几大影视平台的版权边界十分模糊,如今骤然收紧,二创作者们人心惶惶,传统影视平台将会出售影视剧的二次创作权的猜测也甚嚣尘上,公众围绕“创作自由和垄断”进行了热烈讨论。二创作者需要得到影视平台授权才能进行创作似乎透露出一种传统长视频对影视作品绝对话语权的召唤。

尽管目前为止,与各种声明相对应的措施还没有出现,但无论是资本平台还是官方的发言,都昭示着影视短视频的二次创作空间被压缩是板上钉钉了。



结语

就如同短视频平台自媒体们禁止转载自己的二次创作作品一样,各大影视平台对版权保护的呼吁是无可争议的。但挟版权以令“剪刀手”,单纯为“长短之争”加把火,是不可取的。怎样界定版权的边界,如何维持好大众文化和授权机制的平衡,才应该是这次行动的重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短视频之争再现,但内容质量其实才是解药
B站/抖音上的这些视频,彻底凉凉!
53家影视公司发表维权声明,“X分钟看电影”要凉了?
焦点分析|短视频动了长视频的奶酪没错,但解决办法只能是维权吗?
版权终于砍向短视频了
推动影视内容的短视频“正版化”,共识才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