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外面不许哭!”别让你的不理解,成为孩子努力勇敢的最大阻力


上周末,我带小米参加了一次学校的活动。游戏前,老师挨个给每个家庭分发道具。轮到最后一个家庭时,老师手中的道具刚好发完,就离开去拿新的道具了。小孩误以为老师不给自己发道具了,嚎啕大哭。女孩妈妈可能觉得丢人,一边捂住孩子的嘴,一边对孩子怒声斥责:“就知道哭,就知道哭,在外面不许哭!”但孩子妈妈这样说完后,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后面的游戏环节里,小女孩一直闷闷不乐,还沉浸在最开始的悲伤情绪里。可孩子妈妈一直推搡她,还不忘“讽刺”两句:“快去和别人玩呀,你这小孩怎么这么懦弱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位妈妈看来,爱哭内向的孩子就是内心脆弱,没出息。可孩子爱哭、内向,跟有没有出息真的有必然的联系吗?反正米妈并不这样认为。在这个社会中,“内向”不可避免地被认为是不好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外向乐观。但其实每一种性格,都是有长处也有短处。性格敏感含蓄、不爱表现的孩子,往往心思细腻,有着沉着冷静、性格温和等优点。孩子内向只是他的一个性格特征,并不是他的问题,甚至,孩子的内向会给父母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被人误解的高敏感,

其实是特有的能力

在《高敏感是种天赋》一书中,作者写道:“被人误解为性格缺陷的高敏感,其实是上天赐予你的天赋。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伊莱恩·阿伦研究得到D·O·E·S法则,大意是高敏感的人天生对细节捕捉非常敏锐,会比普通人更容易有更强烈的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D”是Depth of Processing,意思就是深度处理。高敏感的孩子看问题会比普通孩子更加的仔细和认真,所以他们的思考总是要比同龄孩子会更加的深刻敏锐,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

“O”是Overstimulate,意思是过度活跃。这种活跃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行为上的活跃。而是他们对“行为抑制系统”的使用比较活跃,导致他们的为人处事会非常谨小慎微,通常不容易出错,但这样的处事方式很容易让他们感到超出承受能力的焦虑,甚至难以缓解。

“E”是Emotionally Reactive,意思是高度反馈。高敏感的孩子通常共情能力很强,他们能够非常快速地理解别人的感受,比较体贴温和,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欢,但与此同时,过度的“好人”特质,也容易受到欺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

“S”是Sensitive to subtle stimuli,意思是细节敏感。他们更容易发现一些细节疏漏,这作为孩子而言,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特质。

所以,父母需要明确,孩子不是另外一个“你”,不同的独立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就会有不一样的行为特征,不要用我们的理解去定义一个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有些敏感又爱哭,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学会理解接纳孩子的特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设定界限。帮助他们区分什么让他舒适、什么让他不适,然后勇敢做出选择。不论敏感与否,我们要传达给是,“宝贝,要勇敢做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敏感的孩子,

也有让人惊讶的勇气

有一次,我陪小米在一家室内游乐场玩,场内有一个挂起来的架桥,是一块一块木板拼接的。其实木板之间连接的缝隙很小,但从旁边看起来很吓人,好像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来,这对于孩子来说很有挑战性。那天小米很想尝试,却又不敢,好几次走到架桥旁边,探头探脑地观察半天,甚至有一次小米一只脚都踏上一块木板了,最后还是缩了回来。我看到小米的反应,知道她正在“心理临界点”上徘徊。

什么是“心理临界点”呢?它是一个可以调节的心理节点,到了这个临界点,我们通常会摇摆不定,又害怕又期待。如果孩子克服这个临界点,就会被看做“勇敢”,如果孩子没克服,很多家长可能就会给孩子打上“懦弱”的标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其实不只孩子有心理临界点,我们大人也有。就像前几年我去参加《超级演说家》节目录制的时候,每次临近上台的时候,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内心这种恐惧临界的状态。孩子也是一样,只是处在心理临界点时的表现会更为明显而已。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因为害怕摇摆不定,可能会催促孩子,“没什么好怕的,快点下来吧”;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要是害怕就算了,咱们就不试了”。这两种做法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孩子一直没办法克服这个心理临界点。那么,当孩子在心理临界点上,最需要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很简单,就是等待。

小米第一次上击剑课时,单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比较敏感,又碰巧看见大哥哥们拿着剑练习,小米就更加害怕了,坚决不肯进门,不管怎么跟小米解释——“妈妈不会离开,就在外面等着小米”,她都死死地抱着我,就是不让我离开。如果我硬把小米推进去,这节课肯定不能好好上了,不仅影响其它小朋友的上课进度,而且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分离焦虑,不利于她的独立。

所以,我跟老师商量了一下,我坐在教室后面不出声,等小米适应了之后,我再离开。不出所料,过了几节课,在小米结交了新的小伙伴,和老师也熟悉了,她主动和我说,可以不用妈妈再陪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不是不能克服心理临界点,他们只是需要时间来克服自己的害怕情绪。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一味催促,孩子反而会选择退缩。我们的陪伴和适当的帮助,才是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临界点的“武器”。当孩子非常抗拒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不要着急,不一定是孩子懦弱,只是这件事超出了他能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帮孩子去寻找到这个临界点。当他们在一个临界点上适应了,我们可以再帮孩子往前找下一个临界点,努力冲破它。

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是培养安全感的第一步

高敏感的孩子很缺乏安全感,而他们天生对我们就更有依赖感,所以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给予孩子无声的陪伴和默默的注视,会让孩子感到内心被抚慰,会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因为畏难情绪而哭泣,有的父母会感到生气,觉得自家孩子不勇敢。但如果孩子是真的伤心了,我们应该給孩子机会,允许甚至鼓励孩子哭出来,不要憋在心里。其实眼泪也是个很好的“助推剂”——它能帮助孩子缓解伤心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孩子的情绪平复后,再与孩子沟通。“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是什么让你这么伤心吗?”当孩子的感受被理解被尊重,就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接纳和理解高敏感的孩子,孩子就不会因为自己异于常人的敏感脆弱而讨厌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尝试改善孩子的内向敏感。而改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情景模拟。

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在对小米的教育上,我一直遵从着“不干涉”的原则,让她的性格自由地养成。但有次我发现,有个小朋友抢走小米手上的玩具,小米没有任何的反抗,只是坐在那里独自难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我此时直接和孩子说“你去抢回来呀”之类的话,不仅不一定有效,而且肯定会让孩子更敏感。所以,我每天陪小米玩的时候,都和小米模拟和小朋友抢玩具的情景,因为小米知道这没有恶意,所以每次她都特别开心,而且在每天的锻炼中,小米保护好自己的东西的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强。

有一次我惊喜地发现,当有小朋友上来抢她手上的玩具,她会牢牢地抓住自己的玩具,告诉其它小朋友,“我还想玩一会,现在不能给你”。对于孩子来说,一次情境模拟,比一百句说教都更有效。

如果孩子没办法站住立场,很难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可以适当地去引导孩子,从自己的舒适圈开始,主动去交流,慢慢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朋友的孩子是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小丫头有些胆小,当有小朋友主动来找她玩时,她都会害羞得立马跑开。有一次,朋友带女儿在我们家玩,小姑娘特别喜欢一只小马,一直坐在一旁给小马梳毛、陪小马说话。借此,朋友突然意识到,女儿可能不是不喜欢和人交往,只是她天生对陌生事物的警惕心比较重,所以怯于言谈交流。从此以后,朋友不再强迫孩子和别人打招呼,而是自己先示范,或者给孩子讲一些绘本,尽可能从侧面引导孩子主动打招呼。“你看,那朵小花开得多好看,它在和你打招呼呢”,小姑娘躲在后面,看见人或物给她的积极回应,也越来越有勇气。后来,小姑娘变得越来越开朗,见到喜欢的小朋友,会自己主动打招呼,而不再唯唯诺诺地躲在妈妈身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高敏感的孩子,我们要允许他们慢一点。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准备,需要在心理临界点上徘徊一会。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准备好。

正因为我们是父母,我们从孩子呱呱坠地就开始认识和了解他们,孩子对我们有最大的依赖感,我们对他们有最大的宽容,所以我们是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临界点的最佳人选。孩子终究还是会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明白,世界上有太多的恐惧、迷茫和害怕。让孩子放松下来去面对眼前的困难,才是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推荐阅读

周杰伦新歌《我是如此爱你》:我多渴望守候着的会是你。

李安:不要孝顺,要孩子爱我,理解孩子眼中的孝顺是爱的正确姿势

明明谈恋爱,却过得像个单身:丧偶式恋爱,到底该不该分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如何练就孩子强大的内心
如果孩子突然喜欢这种颜色,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
3-6岁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要这样做
写在开学季—如何缓解入园分离焦虑
孩子一犯错你就吼,小心把孩子吼出这两种性格,对孩子没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