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添加辅食过程中的那些坑,你入过哪些?

宝宝出生的头一年,“吃”绝对是头等大事。可从最初的母乳喂养,到辅食喂养,可谓是一场艰难曲折的通关大战,一不小心,就误入各种坎坷障碍、各种坑......而麻麻们要做的,就是多学习育儿知识,用智慧打败“天真”!

误区1母乳将娃养得白白胖胖的,所以宝宝所需的营养母乳就能完全提供!

科普:非常支持母乳喂养,但是母乳再好,满4~6个月也要给宝宝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其中婴幼儿配方米粉为首选。

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就会增加婴儿缺铁的机会,出现贫血的几率也更大。而且,宝宝满4个月,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其实已经相对完善,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妥妥没压力!

此外,在适当的时机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心理需求,还能促进宝宝的感知觉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辅食的作用可不容小觑啊~

误区2添了辅食就大大减少奶量,或干脆不喂奶

科普:1岁之前奶的地位都是神圣不可撼动的,依旧是宝宝的主食

需在不影响宝宝主食的基础上添加辅食,辅食种类和数量由少到多,性状由细到粗,到1~1.5岁时辅食与奶制品可达到1:1的比例。

误区3:米粉作为宝宝的第一餐,给它加点“调味剂”宝宝会更爱吃

科普:宝宝的味觉非常敏感,食物的原味就已经能让他觉得“很有味道”,根本不需要那些调味料的刺激。

一岁以内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加盐、酱油、味精、糖等,可以适当用点油;一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加少量盐,不应加其它味重的调料。过早加盐,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容易导致宝宝“重口味”、排斥母乳、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误区4:粗粮类的米粉要比大米的好

科普:虽说粗粮有益身体健康,但是刚添加辅食的宝宝胃肠道还难以消化粗粮类米粉中的纤维素

高纤维饮食会影响其它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代谢。而相对精细的谷类米粉所能提供的碳水化合物、热量、纤维素更适合宝宝的身体需求。

误区5:一直给宝宝做成泥状辅食

科普:如果一直给泥状食物,会错过宝宝咀嚼能力锻炼的最佳时期,导致不会咀嚼而是直接吞咽,严重影响消化!

不断改变食物性状是锻炼宝宝咀嚼能力的关键。冲调米粉也是如此,需通过改变水、粉的比例来适应宝宝不同阶段所能接受的性状,由稀不断变稠!且应该在10个月左右就要开始尝试粗颗粒状的食物了。

误区6:喝果汁和菜水营养成分高

科普:菜水和果汁中的营养都遭到破坏,几乎不含维生素,只留下一些色素和糖。

喝这些没有营养价值的水,白白占据着宝宝本就不大的胃容量,反而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正确的吃法是:食用新鲜的水果或果泥,将菜泥和米粉混合再喂宝宝,宝宝更易接受!

育儿宝典

Q:如何通过宝宝的大便来判断辅食是否添加得当?

A:宝宝的便便是辅食添加的晴雨表,麻麻可以多观察哦:

如果在添加完辅食后,宝宝便便变稀、发绿,则说明辅食添加过多、过急,超出了宝宝胃肠消化功能(但也有种情况是宝宝吃了绿叶菜后大便变绿);

当便便次数增多、变稀并出现了黏液和脓血则提示宝宝可能吃了变质的食物;

如果宝宝的便便发散、不成形则要考虑辅食量太多或辅食不够软烂,影响了宝宝的消化吸收;

当宝宝开始吃质地粗糙的食物的时候,会发现那些富含纤维质的食物,会被宝宝直接排出,这属于正常现象,等宝宝的胃肠发育得更好,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以上就是叮当麻麻总结的宝宝添加辅食过程中宝妈最易入的坑,麻麻们自行对照,入过坑的赶紧跳出来哦!当然,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给蓝蓝留言,说出你们的困扰,等着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辅食添加的12个“坑”,你踩了几个?
辅食误区早知道
喂养的25个聪明之举
24个育儿误区,全是老经验,坑娃没商量,你还在犯吗?
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学了点中医,我们还学会了坑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