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叙事疗法实践技能的四种技术解读

1、外化技术:(我理解的就是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

“标准的、美好的、正确的、健康的模式将成为我们的枷锁。”这是李明博士开场时讲到的一句颇经典而引人深思的语句。有时候我们都是拿自己和那个模式进行比较,然后觉得自己的生活、事业、人际关系等问题重重。后现代思维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进行修正和完善。所以,在叙事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着引导当事人将困扰纠结于心的东西外化出来,看到问题所在,找到成长突破口。

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所以我们谈话的内容不应该是人,而是这个人所遇到的问题。

2、改写技术:我们要改写的是故事的解释和意义。

以一个被诊断为品行障碍的小孩子转变的早年案例解读:

为了不让妈妈被爸爸打到,也为了自己上学不迟到,孩子举起东西打碎了家里的玻璃窗。爸爸妈妈蜂拥而上要打孩子,认为孩子品行问题。实际上在叙事过程中了解到孩子打碎玻璃的真正初衷,妈妈当时嚎啕大哭……

叙事治疗技术与亲子对话艺术。

李明博士讲了一个被认为是自闭,不爱说话的孩子的案例。

孩子画了一幅画,六条腿穿溜冰鞋小狗,你知道这幅画孩子的解读是什么吗?

看看答案和你想的一样吗?

咨询师问,小狗为什么六条腿呢?

孩子说,小狗多了两条腿,可以跑得更快。

咨询师问,为什么要穿溜冰鞋呢?

孩子说,这样可以跑更快。

咨询师问,为什么要跑更快呢?

孩子说,这样喝醉酒的爸爸就打不着小狗了。

然后孩子讲了40分钟醉酒爸爸打小狗的故事。

案例收获:多问为什么,少说是什么。  

叙事中,孩子说出了家的故事……

所以,在这里李明博士特别提到“孩子所以不愿意跟家长讲,是因为家长不给孩子们讲话的机会。家长们常常是自以为是地断定孩子们故事的结果。魔鬼常常在故事的细节中。”

3、见证技术:衣锦还乡的心理学原理

 一个人的成长与改变,是需要一些外力因素见证和促进的。“你妈妈若是知道你这么想,会怎么看?”“除了妈妈,还有谁了解你这些想法?”“你觉得这样做了,老师会怎么看?”……

此处李明老师讲了一个恐鸡症患者的故事。

4、信件技术:

一旦问题有形,具象了,问题就好一半了。信件可以留下来,以待后用。也可以模拟小东西回信,其实就是自我心理梳理、具象表达的一个过程。时间关系,李明博士对此项技术解读得很少,一语带过了,不过很好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叙事实践技术解读
50件事爸爸一定要与孩子做
五岁儿子对婆婆说:“你想早点死啊?”
十张画告诉你,孩子最讨厌爸爸妈妈做什么
我是什么?
【浙江】金协锴《下雨啦》指导老师:施民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