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红楼梦》第41回日志】寻梦晚归吟月朗,推杯醉去探风流

寻梦晚归吟月朗,推杯醉去探风流
——仪征市红楼梦学会读书会日志
丁志勇    
6月22日晚,古城仪征持续多日的梅雨总算稍作停歇,菡萏初开,晚风送爽,仪征红学会二十余位会员齐聚中立信律师事务所参加新年以来的第二次线下读书交流会。本期读书会重读赏析《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与会会员们循例进行了朗读和交流探讨。
 
本回于《红楼梦》全书来说是为妙玉的正传,是这一回当之无愧的主角。而对于这个堪称金陵十二钗之中最为神秘的人物,当然成为了重点探讨分析的对象。妙玉之神秘,无外乎她神秘的来历、神秘的结局、神秘的判词曲子、与贾府神秘的关系、神秘的瓜洲渡口传说等等……关于妙玉的出身,文本中写的非常含糊,只于第十八回中交待了几句,只说她是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自小多病,今年十八岁,法名妙玉,父母俱已亡故,文墨经文俱通,模样儿又好,因要来长安都中寻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才随师父上京,师父圆寂后因遵师命不回故土,这之后便由王夫人做主下了帖子请了来主持这栊翠庵。乍一看,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是普通仕宦人家出身,因缘际会被贾府看中请了过来而已,可是细一琢磨,又会发现,妙玉之出身来历绝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么简单。
 


就在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分别请了贾母、刘姥姥以及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品茶,这一段描写的非常精彩,可以说是将妙玉的人物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而在这一段描写中,妙玉所拿出来的几样茶具可以说是“惊爆”了读者的眼球。撇开“(分瓜)瓟斝”、“点犀乔”这两样杜撰的不说,妙玉还另外拿出了好几样珍贵的茶具,如“海棠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盖碗”、“绿玉斗”、“鬼脸青花瓮”等等,更有甚者,在贾宝玉说她的绿玉斗是俗器时反击说贾宝玉家里未必有这么一个俗器,这是何等的自信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而从她收藏的这些茶具则让人很难相信她是出身于一个普通仕宦人家。
上述这几样茶具别的姑且不论,单说这个她嫌刘姥姥用过了就不要的“成窑五彩小盖钟”,这个茶具,顾名思义,是为明代成化年间官窑出产的盖碗茶具,而成化年间则是中国古代瓷器的巅峰时期,放在今天,成窑的瓷器每一件都能卖出天文数字。明代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记载:城隍庙开市在贯城以西,每月亦三日,陈设甚多。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余儿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余为吐舌不能下。
 


到了清乾隆年间的朱琰所著《陶说》中,也记载成窑以五色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当时已贵重如此。”不难发现,这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就是明代成窑中的极品,而据朱琰所说,在明神宗时期一对成窑杯子已是价值十万钱,也就是一百吊,在不同的年代里,货币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银子和铜钱的比值也是不一样的,在清初,一两银子大概可以兑换七八吊钱。但是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就能值一百吊的成窑杯子,到了清代肯定就更加值钱。
具体到《红楼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吊钱是没有一两银子值钱的,因为袭人是一等丫鬟月例一两银子,而晴雯是二等丫鬟月例一吊钱,即使按明代的价格计算,一对成窑杯子,在清代至少也要值七八十两银子,如果再考虑增值因素,那就得一百两往上了。综合折算一下,贾宝玉从妙玉那要了那只成窑五彩盖钟送与刘姥姥,怎么也要值五六十两银子了。而这样贵重的茶具,妙玉却连一次都没有用过,不难想像她收藏之丰富,这样的收藏,又岂能是普通人家所有?
 


关于妙玉,文本中还有一处线索值得关注。第十八回末,贾元春回家省亲将结束时有一段描写:然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顽。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班幽尼女道。这几句写得非常不起眼,稍不留意就会疏忽掉,虽然没有提到妙玉的名字,但是非常明显,贾元春是进去了栊翠庵并且接见了妙玉的,并且还为栊翠庵题写了一块牌匾。或许会有人认为这很正常,可是细一推敲又显得有点不正常。贾元春省亲,从戌初动身到丑正三刻起驾回宫,满打满算不足七个小时,看似很长实则却是非常紧迫的,有一系列的仪式要进行,要换装、要宴息、要看戏、要接见府中一应人等……,真正留给她与祖母、父母、弟弟妹妹们共叙亲情的时间其实是十分短暂的,而就在这宝贵的时间中,她却还去了栊翠庵一趟,还题写了牌匾,还额外加恩于一班幽尼女道,这就说明她在栊翠庵逗留的时间是不短的,这里面隐含的信息就十分耐人寻味了。再有,“额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计划外的,原本的安排里面是没有的,那么在这里的“额外”,是指元春来栊翠庵还是指她加恩于一班幽尼女道呢?在书中,元春曾经对贾母王夫人说过:“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这里的意思是,元春应该是还有机会回家来省亲的,可事实上, 这却是她唯一的一次省亲,虽然在第五十五回中是说因为宫中老太妃病重而不能省亲,但是紧接着就有太监来贾府敲诈银子,这足以说明,元春在省亲之后没多久就失宠了,地位急剧下降,这是否又和她“额外”见了妙玉有关?红学圈对此也是有各种猜测,有说妙玉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还有说是南安太妃的女儿,进贾府只为避难,也有说是贾元春封妃得赖于妙玉背后力量的帮助等等。然而这些说法都是无凭无据凭空想像,只可戏说而不可当真,红学会作为正规学术组织,更要有取有弃,严谨求实。
 
而妙玉的结局,由于八十回后文本的遗失(续书后四十回不作探讨),我们无法得知她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但是,根据第五回中出现的各人的判词和曲子,其实曹公早就作了安排,妙玉的结局其实就是“青烟古殿人将老”。探讨妙玉的结局,还是要着落一个“洁”字上。与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洁”一样,它并非指的身体的洁,而是心灵的洁。在她的眼中,红尘俗世是肮脏的、不洁的,所以,她刚出场时就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在第四十一回中,她之所以那么的嫌弃刘姥姥,其实倒并不是因为刘姥姥出身乡野人老粗鄙,而是对刘姥姥为了打秋风而甘愿被贾府上下戏耍,为要钱而舍弃人格尊严的行径感到鄙弃,妙玉并不是看不起穷人,而是对这种“嗟来之食”的排斥与抗拒。妙玉这样的处世原则,在后面贾府危机时,她也极大的可能并没有受到牵连,或是离府另寻去处,又或是遣送回乡?靖本(扬州靖应鹍藏本)有一条批语说: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这一条批语读来有些莫名其妙,也难以理解。
红学圈子有人猜测说,贾府抄家后,妙玉离京返乡,在瓜洲渡口与一人(或是宝玉否)互相劝勉,随后转身离去,终陷于红尘泥淖之中。姑且不论靖本存在的真实与否,单从这样的解读来看,还是未能真正的了解妙玉,了解曹公。对于妙玉来说,真要委身他人并非不洁,精神受玷污才是真正的不洁。妙玉其人若身体受辱一定,而让她能“风尘肮脏违心愿”的,也只有她对世俗妥协了这才是真正的不洁。可惜因为文本的遗失,不能得知妙玉所因何事而向世俗低头,现今很多人从判词中纠结妙玉是否流落风尘失去清白,显然是不对的想来也不是曹的本意,以曹公对妙玉的钟爱,当也不舍得让她流落风尘吧!
 


这一回当中,除了着重描写妙玉这个人物以外,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突出她的茶道。前面已然说过了她的茶具,则就再探讨一下她的用水和茶叶。贾母众人甫一进栊翠庵,妙玉便倒了茶来,而这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接着便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这简单的一问一答透露出很多的信息。首先贾母说她不吃六安茶,这六安茶,当是产自安徽六安大别山一带的六安瓜片,唐时称为庐州六安茶,到明代才开始称为六安瓜片,是为极品名茶,到清代则更是御用贡茶,名贵之极。而如此名贵的茶叶,在妙玉这儿却是常备之物,则又说明了她的身份极不一般。至于她未等贾母言明便知道其不吃六安茶,而直接用了老君眉,则有两点可能,一是她与贾母非常熟悉,熟悉到了连对方的一些日常习惯都了然于胸的地步。二是说明她精通养生之道,知道贾母等人刚刚吃了酒肉,这时是不宜饮用绿茶的。
那么这个老君眉又是什么茶呢?现代茶中是没有一款叫做老君眉的,红学界对此也说法不一,《红楼梦》(人文1985年版)注释为: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而红学家邓云乡《红楼识小录》中写道:老君眉此名不见《茶谱》似即珍眉中之极细者,名银毫,乃婺源、屯溪绿茶中之最细者,上述两种说法都认为,老君眉是绿茶。清代有一位叫郭柏苍的藏书家,在其著作《闽产异录》中记载道: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伪。这就说明了,在清代,是有老君眉这么一种茶叶的,而且是产自福建一带,而福建所产的茶叶基本都是轻发酵半发酵和全发酵的茶,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正山小种等等。是以,书中妙玉请贾母等人品尝的老君眉极可能是来自福建一带的茶,福鼎老白茶的可能性极大,因为这款茶又被称为贡眉、寿眉,属轻发酵茶,甘甜馥郁,有利肝解毒的功效,非常适合拿来给贾母饮用。
 
妙玉给贾母斟上了老君眉,那么她请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三人喝梯己茶,又是唱的什么茶呢?书中没有明说,只能作一番猜测。曹公虽没有明说是什么茶,却说了是什么水,就是梅花上的雪所融的水。这个水,单从字面上看就是极具诗情画意的,晶莹的雪花飘落在绽放的梅花瓣上,汲取梅花的幽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融合,这样的水所泡出的茶,又该是何等滋味,又得什么样的茶,才能配得上这样的水呢?贾宝玉品了这茶后,直觉得“轻淳无比,赏赞不绝”,轻淳,就是轻淡醇正的意思,是一种极致的感官享受,具体到茶,怕是那些香气浮于表面的红茶乌龙之类所不具备的了。


这里,妙玉所用的茶极有可能是上好的绿茶,如碧螺春龙井之类。绿茶,清淡内敛,非常符合妙玉出家人的身份,也更能衬托出梅花雪的洁净,可谓相辅相成。有很多读者在读到这一回,看到妙玉的“梅花雪”时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觉得妙玉有点太过矫情了,喝个茶而已,用得着这么讲究吗?该不会又是作者的杜撰吧?这还真不是杜撰,在历史上,还真就有人这么做,而且比起妙玉还矫情、还过份。这个人就是史上八大茶痴之一,清代扬州八怪中的代表人物——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书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三十多岁时寓居扬州。与罗聘、李方膺、金农、黄慎、高翔和郑板桥等并称“扬州八怪”。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日日挥毫,署款“心观”二字,著有《巢林集》。汪士慎工诗及八分书,画水仙、梅花清妙独绝,金农谓其画梅之妙,与高翔异曲同工。汪士慎善于做诗弹琴,特别在他目有痼疾,将成残废时,常常抚琴自慰。汪士慎极其嗜茶,并把嗜茶、爱梅及赋诗三者融汇一起,形成笔墨,构成了书画艺术上的淡雅秀逸的风格。在他的《巢林集》中,咏茶诗就有二十多首。
 
附:《小白华山茗》
(清)汪士慎
我昔东游渡沧海,波涛汹涌难形容,一山孤峙出鲛室,四时神飓摇危峰。
峰头有树毓灵秀,屈干蟠根卧云雾。春来叶叶如枪旗,衲子提筐摘朝露。
我正维舟陟翠微,东风扑面香霏霏。攀援寻到焙茶处,古洞云窝开竹扉。
老僧揖我坐凭几,自近风炉煎石随。满碗轻花别有春,津津舌本凉芬起。
瞥眼归来过十年,擎瓯往往忆芳鲜,齿摇发白不复去,草堂寂寞飘茶香。
 
“茶苦”而清,“梅清”则高,好友金农送他“茶仙”的雅号。马曰琯曾写诗说他“嗜茶顶有茶经读,能画羞来画直酬”。 汪士慎不仅嗜茶,而且识茶,常赋茶诗,这在“八怪”中是尽人皆知的。高翔曾为他画《汪士慎煎茶图》,而好友闵廉风则把汪士慎在艺术、生活上两大异于常人的“怪”处概括起来,恰如其分地馈赠了两名诗:客至煮茶烧落叶,人来将米乞梅花。汪士慎嗜茶如命到了一个极致的境界,他不喝泡茶只喝煎茶,烹茶必用雪瓮,茶具只选素瓷,用柴只拾松子,他也自得于“自烧松子自煎茶,碗面清浮瑟瑟花”,“屋边古树消残雪,墙根茶铛响细泉”这样的意境中。对于水,他自然也是极尽考究,汪士慎煮茶只用三种水:泉水、雨水、花须水,前两种水自是容易理解,那么这个花须水是什么水呢?原来是深秋初冬之时,凌晨凝结在花瓣之上的那一小滴露水。试想,花瓣上的露水又能有多少,想要烹一壶茶,得费多少工夫,得去寻多少朵花?而且还得赶早,否则太阳一出那可怜的小滴露水就直接蒸发了。其收集难度,比之妙玉收集梅花上的雪,可是超出太多太多。但是,也惟有这样非比寻常的水,才能烹出非比寻常的茶,才能造就汪士慎这位中国艺术史上超凡脱俗的人物,“茶仙”之名,汪士慎当之无愧。了解了汪士慎的事迹,再回头看看妙玉,会发现这二人都是嗜茶、爱梅之人,至于诗,妙玉在中秋夜和黛玉湘云二人联句,足以说明她的诗才不在黛玉湘云这下。嗜茶、爱梅、赋诗,汪士慎和妙玉在现实和虚拟中出现了惊人的共鸣,换个角度来说,也是汪士慎和曹雪芹的共鸣,于平淡中追求人生境界的升华,失其意而终其志,实乃奇人也,可为吾辈之圭臬!
 


本回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妙玉为什么要单独请黛玉、宝钗以及宝玉品茶?她是存了什么样的心思?
第一点,可是看作是妙玉对黛玉、宝钗二人的一个考验。黛玉、宝钗二人是为大观园众女孩中出类拔萃者,妙玉也欣赏她们的学识气度,请她二人喝茶也有点“斗茶”的意思,就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她二人的茶道水平,所以妙玉才从“器”、“水”二方面给予考验,其结果,自然是妙玉胜出,所以她才会说林黛玉是个“大俗人”,妙玉的茶道造诣,也是远高于钗黛二人。
第二点,就是黛玉、宝钗二人,也是大观园众女孩中为数不多的能被妙玉看中的人,所以,有了好的东西,妙玉也愿意和她们分享。
第三点,则是妙玉此举是想吸引宝玉过来,有个机会见见说说话。妙玉虽是出家人,但是细究起来,她其实算是被迫出家,本身是不愿意的。而她又正值青春年华,对宝玉有一点爱慕之意原也正常,然而她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和宝玉从未有过任何逾矩的行为。她知道她单独请宝玉去品茶是不妥当的,于礼不合,所以才先拉了黛玉宝钗二人去,她也料定了宝玉一定会跟着来。
从妙玉对待刘姥姥用过了的成窑五彩小盖钟的态度上,可能看出妙玉是有洁癖的,可是她却将自己日常吃茶的绿玉斗给宝玉用,如此做法,可以见到宝玉在她心中的地位是非常人所能及的。妙玉的这几个小心思,是既简单又纯粹,不难发现,裉去出家人的外衣,她就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亦绝非是高傲冷辟不可接近之人,只是为封建礼法所缚而已。
 
本回中出现的几样美食,茄鲞、松瓤鹅油卷等,由于红学界早有定论,且各地红楼美食中均有展示,是以不作探讨。扬州迎宾馆、冶春、西园等均擅长制作高档红楼宴,仪征红学会会员们也议定,有机会定要去扬州品尝正宗的红楼美食。
【附】
     仪征诸好,红楼读书聚会,说怡红之事,歌窈窕之章,奈何关山阻隔,虽向往而难以亲赴,忆起去岁仪征之行,情发于心,不由拙句记之:
闻说红楼事,江南海棠妍。
菊梦群芳笑,雪莹拢翠庵。
忽忘名利场,只思大观园。
不知几杯醉,谈笑说北男。
          南屋庚子仲夏三日子时
注:北男,吾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
为什么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里面有哪些茶话茶事?
为什么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里面有哪些茶话茶事?
红楼梦终极解密:妙玉的六安茶之谜
《红楼梦》· 说茶
为什么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里面有哪些茶话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