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 YOUQI Biotech
userphoto

2022.08.14 辽宁

关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概述:

原位杂交技术是以核酸分子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为基础的实验技术。通过标记的核酸分子(探针,Probe)与目标核酸分子杂交,再用相应的方法检测探针的存在,从而揭示靶部位目标分子的位置。最早的原位杂交技术出现于 1969 年,Gall 和 Pardue 利用H3标记的核糖体 RNA 与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杂交,揭示了核糖体 RNA 基因的基因扩增现象(Gall & Pardue, 1969)。

早期的原位杂交技术使用放射性标记,存在诸多弊端。1985 年 Rayburn 等首次将生物素(Biotin)标记的重复序列定位到小麦的中期分裂相上(Rayburn &Gill, 1985),开创了非放射性标记的杂交技术。由于非放射性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具有安全、经济、灵敏度高等优点,因而迅速发展起来。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指利用荧光信号检测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广义上讲,FISH 靶序列可以是 DNA 或者 RNA,既可以用来进行基因组层面的研究,也可以进行表达层面的研究。

目的:

用于基因定性、定量、整合、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原理:

FISH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核酸分子碱基配对的原则,将染色体或细胞核DNA 与探针分别变性后,将探针杂交至靶部位,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杂交信号。探针可以直接用荧光物质标记(直接法),也可以使用一些抗原物质标记,然后采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探针上的标记物结合(间接法)。相对而言,间接法荧光原位杂交相对应用更广。

 

步骤:

  1. FISH样本的制备
  2. 探针的制备
  3. 探针标记
  4. 杂交
  5. 染色体显带
  6. 荧光显微镜检测
  7. 结果分析  
  8. 流程图:
  9.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e8%8d%a7%e5%85%89%e5%8e%9f%e4%bd%8d%e6%9d%82%e4%ba%a4%e6%8a%80%e6%9c%affish.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利——lncRNA的亚细胞定位数据库
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融合基因(Fusion)主要检测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FAQ
RNA研究“高级”实验原理及操作介绍
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HBV核酸和cccDNA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