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懂点心理学:婆媳问题多是原生家庭的投射

最近一位90后的母亲,带两个儿子出走溺亡,失联近60小时后,母子三人的遗体在水中被找到。

而根据报道,疑似是因为婚后长期与公公、婆婆双方的关系已经到了恶劣的地步,使得这位母亲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似乎都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其实,真正使人困扰的,还不仅仅是婆婆与媳妇的关系,只是在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爸爸在家庭关系中的缺位和妈妈对儿子的依恋,使得婆媳问题被更剧烈地被凸显出来。

但实质上,撇除家庭动力不平衡,所有的姻亲关系,都或多或少会让人感到困难重重。

在结婚前,你因为爱上了你的另一半,而想要跟他共组一个家庭,而实际上,你无法避免地因为你和爱人的结合,也要开始去学习和爱人的家人们“共存”。

无论是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大小舅子、姑姐等等的关系,这些人都是你的另一半,从小到大就相处在一起的亲人,而你就像是一个外人一样,要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很多人的解决方式是能不碰面就不碰面,用距离来制造美感。

但是,心理咨商师Diane Barth发现,其实这些令人困扰的姻亲关系,很多都是来自于我们对原生家庭关系的重现。

媳妇对于公公婆婆的批判,可能是起源于对自己父母的批判,而岳父总是对女婿看不顺眼,可能也是来源于岳父的爸爸对自己的高要求。

这也就是说,现在在姻亲上面所碰到的问题,这些情绪并不是在婚后的日子才产生出来的,只是这些过去未曾被处理好的问题、伤痛,再一次被眼前的人所触发了出来。

而心理咨商师Diane Barth针对姻亲问题,给了我们以下的建议:

01

接纳

一直抱怨、要求他们改变,就像是在要求自己的父母改变一样,都是很难达成的。

这不表示自己一定要去强求自己去喜欢对方,但是这表示着自己要去接受他们是你一部分的生活,而要寻找一个可以和平相处的方式。

这可能就像是去接受你的婆婆要喂给孩子吃甜食,不管你怎么抗议。

如果你让孩子不要吃,你在孩子的眼中就会变成了一个很刻薄、很爱管东管西的母亲,进而还把甜食变成了一个“禁忌的食物”,这反而让甜食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同时,你还给了你婆婆一个很好的机会,指责你是一个过度保护、神经质的妈妈。

而这当然是一个很不尊重人的表现,但或许你可以用更有高度的方式来去应对。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且也告知他吃甜食会带来的负面效应。

像是心理咨商师Diane Barth就曾为婆婆一直给孩子吃冰淇淋而吵架,最后Diane给孩子自己做选择,并且也放下自己的担心,而最后反而是孩子自己发现他并没有很喜欢吃冰淇淋,而这样的经验倒过来变成一个好的经验。

02

做你自己

同时,你也不需要变成“另一个人”只因为你结婚了。

你可能需要花一点时间,调整或是适应一些对方家庭的习惯或是行为,而这不可避免地会和你的原生家庭不同。

但不管如何,你还是可以很有礼貌的去融入和你原生家庭不同的文化,同时自己知道自己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原生家庭的文化。

有时候伴侣之间会争吵两个家庭的文化或传统,哪一个比较好。

但其实没有哪一个家里的传统有优劣之分。

只是有时候我们比较喜欢自己原生家庭的文化,而有时我们喜欢打破一些期待,去创造出自己的传统,或是借用一些对方家里的传统继续维持。这些都是可以弹性地调整的。

不过最重要的,就是要克制住自己想要比较、打压那些我们不习惯的传统。

03

尊重

尊重包含两个重要的概念:差异和界限。

就像是我们的朋友可以和我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的新家人,也可以抱持和自己不同的意见。

人和人之间都是存在着不同的。

无论与另一半有多么相似的家庭背景,双方的家庭总是可能会存在差异。

而有时候,这些差异会带来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是一件小事,尊重父母和孩子会想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度假。

老吴家里只有一个兄弟,他的父母也都是独生子女,而他和有一个大家庭的小蔡结婚后,很享受跟她的家庭一起过假期。

小蔡的家人也邀请老吴的父母一起来过假期,不过他们不习惯有这么多的人,而且他们无法忍受吵杂。

因此要如何一起度过假期,好像很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不过最后老吴选择尊重他父母的需求,而他的父母也没有强求他们一定要如何。

最后他们发展了不同的文化,轮流在两个不同形式的家中过假期。

04

和解

当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完全是错误的,这时根本很难想到“和解”两个字。

不过你可以尝试换个角度想,一次争吵是有很多面向可以切入的,而自己所执着在的点,也只是一个方面。

另外,也要回头去看自己和姻亲,特别是自己和公婆、岳父母的关系,是不是把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模式又投射了过来。

去做这样的省思,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一直执着的看法,也只不过是其中一种看法而已。

05

不和另一半抱怨

有时候你会认为自己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去和自己的另一半抱怨,让他来解决这件事情。

但实际上,你的抱怨,会让你的伴侣必须要站到为自己原生家庭的家人辩护的位置,而这可能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更可能会为彼此的关系划上一笔裂痕。

对,我们可能没办法去喜欢这些新家人,但是你必须要学会如何和他们相处。

就算你切断了所有的联系方式,那些内在的投射,原生家庭中所制造出来的情绪与伤痕,也会一直伴随着你。

如果可以,去处理实际上所发生的麻烦人际问题,或许,会比去处理那些深埋在心中的伤痛好多了。

本文心理学专业方面内容编译自Psychology Today - Take my mother-in-law: 6 steps to good in-law relationships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Wise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与你走散

请按照以下步骤“星标”一下我们

获得妈妈群体一手心理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婆婆:亲人,仇人,还是客人
从这3件事,就能判断适不适合跟他结婚
心理学:婆媳关系的死结——婆婆越位,丈夫妈宝男,自己是外人
婆媳关系:冲突的原因以及维和的操作指南
婆媳关系需要有边界感
新时期代际关系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