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立三年让微软视为对手!团队沟通软件Slack成功3点关键

许多新创企业的成功源于强而有力的行销手法,或产品独特、新颖,然而当今成长最快速的办公软体Slack,其功能并非首创、创立初期不做行销,甚至连销售团队都没有,却在三年内拥有两百万用户、市值冲破38亿,让FB和微软都视为竞争对手!

本文三大重点:1.出售Flickr的错误,奠定Slack的强势崛起。2.痛点即商机!Slack满足Email缺陷。3.「产品导向」加上品牌策略,不做行销也热销!

(图片来源:Wikimedia )

Slack是一款创立于2013年的团队沟通软体(Workplace Chat Tool),主要功能是让企业依部门、专案需求建立频道群组,让团队内部讯息得以汇整和分流。从功能面来看,Slack并非创新,市场上早已存在具有这些功能的软体如Yammer(2008年成立,后被微软收购,曾被誉为「企业版FB」)、HipChat(2010年成立的团队通讯软体,后被Atlassian收购),Facebook也推出「Facebook Workplace」。然而Slack创立三年内却逆势成长,成为最让人惊艳、成长最快的独角兽,连创办人Stewart Butterfield都称这是「史无前例的意外」。

1.出售Flickr的错误,奠定Slack的强势崛起

(图片来源:Flickr )

Slack的创办人兼CEO Stewart Butterfield与其合伙人Eric Costello、Cal Henderson、Serguei Mourachov等都非创业新手,在创立Slack之前他们打造了一款成就相当的相片分享软体──Flickr。

Flickr于2004年由Stewart Butterfield和妻子Caterina Fake创立,当时他们正在开发的一款线上游戏Game Neverending,相片分享只是这款游戏的一项附属功能,不久后他们便发现用户对于相片分享比玩游戏更感兴趣,于是Flickr便诞生了。

2005年三月,Butterfield夫妇将Flickr以3500万美元卖给Yahoo,而这个价格从科技业的角度来看明显过低,这个决定事后也被证明是个错误。因当时正值网路泡沫(Dot-com-bubble)破灭后,科技业股市开始回升,同年六月News Corp以5亿8千万收购Myspace、隔年Google以16.5亿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因此Butterfield若晚几个月出售Flickr,获利绝对不只3500万!

过早出售Flickr的经验也让Stewart Butterfield记取教训,决定好好栽培手上的企业。出售Flickr后他和合伙人着手开发另一款线上游戏Glitch,游戏中需要一项团体通讯功能,正如当时Flickr源于Game Neverending一样,这项通讯功能比游戏本身更吸引用户,开发团队便决定将通讯功能独立出来,成为Slack。Stewart Butterfield想都没想到,因为Flickr的塞翁失马,才造就现在这只价值高过Flickr一百倍的独角兽Slack。

2.痛点即商机!Slack满足Email缺陷

在Flickr的教训上,Stewart Butterfield明白「时机」的重要,他也再三将Slack的成功归因于选对时机。

首先,Slack创立于2012、13年之际,当时大众开始厌倦email的低效率,许多文献评论大力抨击使用email,例如哈佛商业评论标题曾出现「Stop Email Overload」、TechCrunch写下「Be A Bitch On Email, Or Be Email's Bitch」,法国科技巨擘Atos执行长Thierry Breton更在2012年提案为了降低员工压力,禁止发email给内部员工;德国福斯汽车(Volkswagen)也跟进表示将禁止在下班后发送email给员工。

Email使用者的痛点是每天面对上百封邮件却仍有可能错过重要讯息,制式化的Email让员工焦虑紧张、办公效率低落。当时大众和企业内部开始转向使用通讯软体传递讯息,Slack便誓言要改进Email痛点,以改善团队沟通效率为宗旨。

此外,2012至2013年全球智慧型手机大量普及,美国成年人使用率在这段期间从46%成长至56%,越来越多人倚赖行动装置办公,且需要和位于不同工作空间的人合作,因此跨空间的团队沟通软体商机显而易见。

除了上述绝佳时机,曾创立Flickr的事迹让Slack创办团队早已闻名科技界,Flickr光环使Slack未发布先轰动,知名媒体纷纷宣扬此消息,例如Business Insider:“The Co-Founder Of Flickr Wants To Replace Email At The Office”、Fast Company:“Flickr Cofounders Launch Slack, An Email Killer”。

(图片来源:Slack.com )

备受瞩目的Slack终于在2013年八月推出了测试版本,主打让企业内部讯息有条不紊,团队成员得以随时更新进度、进入状况,这些都是使用email无法达到的。此外,不同于严肃、僵化的email,Slack上的讯息通常简短且轻松,就像平时的手机简讯,降低用户面对讯息的压力,因此讯息的即时性和回覆率都比email高。2014年Slack正式发布,该年年底即拥有28万用户,其中25.6%为付费用户。

3.「产品导向」加上品牌策略,不做行销也畅销!

Stewart Butterfield在2013年曾告诉Slack创办团队:「再怎么好的标语、广告、首页或公关活动,若和顾客实际使用的体验不符,终会导致失败。」(Even the best slogans, ads, landing pages , PR campaigns, etc., will fall down if they are not supported by the experience people have when they hit our site, when they sign up for an account, when they first begin using the product and when they start using it day in, day out.)这个理念便奠定Slack「产品导向」(Product Driven)的营销策略。

Slack创立初期没有行销团队,内部侧重优化产品功能和顾客体验,而非打广告以求曝光。产品导向策略之一是降低使用门槛,好让用户体验产品特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免费使用。Slack正是如此,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永久免费使用产品,若想解锁进阶功能、扩增储存空间或与更多APP连结则须付费。

Slack的免费版本吸引许多人「试用」,其操作简易又能提升工作效率,马上就深受顾客喜爱,特别是科技业用户间口耳相传,造成病毒行销,让Slack迅速窜红。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用户对产品产生依赖,Slack付费会员也随之增加,根据《财富》杂志(Fortune)报导,Slack每周有将近一万名用户转为付费用户。

(图片来源:APP Store Slack )

除了使用门槛低,Slack不断提升产品功能,对讯息沟通提供钉选、标注星号功能,让用户在对话中能随时标记重点;而历史讯息功能让用户能搜寻讨论纪录,光是免费版本就能搜寻最近一万则讯息!除了传送讯息,Slack整合多样APP如Dropbox、Google Drive、Evernote,传送、共享档案或预览连结都能在Slack内完成,日前Slack更宣布将开放多达15人的视讯会议功能。

产品导向策略成功促进Slack营销、吸引大量用户,表面上看起来Slack没有刻意做行销,却做到了「让产品本身就是行销」的高超境界!

(图片来源:Drift.com )

而另一项让Slack持续笼络用户的是品牌理念。Slack创立初期网站首页写着大大的「Be Less Busy」下方再写下「Relax. Your team's communication problems? We've got that.」,以幽默风趣的口吻道出用户心声,让Slack瞬间成为一位懂得用户需求的贴心办公伙伴,Slack的操作介面、色调等均呈现出活泼有趣的氛围,用户便无形中对Slack的品牌价值产生认同。

至2016年,Slack已拥有230万活跃用户,其中29.3%为付费用户,Slack创立三年内成功跻身矽谷独角兽,并以空前的速度成长中。投资人看涨使Slack募资容易,由于资金充裕,Slack也开始投入其他行销手法,现在也拥有专门的行销团队。Stewart Butterfield表示,虽然Slack侧重产品导向,但他仍相信传统行销──特别是付费行销如广告,因为付费行销容易见效,若效果不彰也能立即终止。

快速崛起与飙升的市值也为Slack带来竞争压力,除了其他科技新创公司,Slack的竞争者包括众科技大老,微软致力优化旗下办公软体Microsoft Team好与Slack竞争,Facebook也持续投资Facebook Workplace 。然而Slack已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三年来的茁壮使其晋升为一款多功能营运系统,卖的不只是通讯功能,更是连结团队内部创新、创意的服务。

看完文章,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了 Slack,我们就不用 Email 了吗?
一个“抄袭”十年前QQ的产品为何估值38亿美元
美国独角兽Slack直接上市:市值超百亿美元 号称邮件杀手
Slack创始人:任何对成功的解读都是事后诸葛亮
Slack在没有销售团队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50亿美元估值的?
对话Slack CEO:人工智能减少了信息过载的麻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