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升初择校,去哪所学校,不要轻易以“尊重”为理由让孩子自己选
马上又要到了升学季了,在一次关于小升初择校问题的讨论中,面对该选择哪所学校的问题时,有家长给出了家长先跟孩子把各种情况都分析一遍然后尊重孩子的意见进行选择的这种建议。
此建议一出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肯定。
有家长认为不要觉得孩子太小就没有思想、没有想法,要相信孩子是有判断能力的。家长跟孩子讲清楚各种情况,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做选择,他们才能更好的珍惜这种机会。
对于这个建议我是持否定观点的。
我承认尊重孩子、善于听取孩子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这对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自主能力等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作为父母的确是可以坚持这样的教育方式,例如和孩子一起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引导着孩子做出判断、决断等。
但尊重、听取也是要有尺度有边界的。
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时,一旦决定之后,往往马上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作为父母必须通盘考虑好各种可能及其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行。
而小升初择校就是这样一件非常特殊的事。
在这件事情上,孩子的想法可以听取、尊重的,但家长必须通盘把控,而不是像很多家长想的那样,把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分析等告诉孩子然后让孩子做选择就行了。
事实上孩子们自身能力决定了在这件事情上是没有足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
这不是天赋问题,而是年龄、阅历所决定的。
对几乎是所有的小学生而言,关于升学择校的问题,他们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非常有限的。
最主要的来源一个是来自父母和老师,另一个则是同学之间的交流。
而“好朋友”之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好朋友怎么看、怎么选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所获得的信息一方面是不可能很全面的,甚至很多家长其实也只是知道诸如“好”或者“不好”这样泛泛的评价,而评价的依据往往也只是从作业量多少、管理严不严、中考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等相关数据做出判断。
而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们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往往也是不足的。
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孩子一听到诸如“作业多”“管理严”等信息后,就会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他们很可能不知道到底“多”到何种程度,也不会关注是否存在“分层作业”的安排,更不可能对“严”有更多的理解……
仅仅只是字面理解就会起到“劝退”的效果。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也是如此。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跟很多的高年级家长、老师交流此事,也没有太多精力去收集更多的信息,所以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家长对某些学校的评价本身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家长都如此,又怎么可能跟孩子把各种信息说的全面、清晰呢?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家长不要上来就想着什么听取、尊重孩子的意见,而是应该先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01理解招生政策

这是看上去很枯燥也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每年我们都会看到有很多的家长都要开始报名了还搞不清楚政策。
例如在普遍推行了“公民同招”的情况下,家长还准备碰一下运气参加热门学校摇号的话,如果对政策不了解,就很可能做不好“兜底”工作,万一孩子运气不好没被摇上,就可能被调剂到距离远且教学质量也不高的学校。

02全面了解目标学校

如上所说,有太多家长对一些学校的认识往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片面性。
家长不要道听途说,尤其是不盲信那些自己孩子都不在那些学校上学的家长所说的内容,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都是如此。
针对目标学校,我们一定要多找一些正在该校就读的家长进行咨询
事实上在很多问题上,即便是这些学校、学校的老师很多表示也未必真实、全面,但那些正在该校就读的学生家长们他们却是有很真实感受的。
在这里有一个原则可以供大家参考:我们给出的最终判断是来自于足够量信息获得之后的总结,而不是直接采纳他人的判断。
如此才能够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我们的目标学校。

03研判孩子的实际情况

这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这里我们只说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孩子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
如果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强,那么选择哪种学习强度比较大、竞争比较激烈以及作业负担相对较重的学校一般来说会对初中成绩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如果孩子的情况正好相反,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尽量避开存在上面这些问题的学校。

04围绕中考甚至高考进行规划

家长给孩子择校的目的最现实的就是希望能够给孩子的中考考上高中或者考上好高中增加砝码。
但我们都应该知道,在当下,学校、老师的作用尽管依旧很大,可随着越来越多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教育中来,尽管看上去是极度的“内卷”,可现实影响却是很多学生因此在学习上早早获得了各种优势。
太多家长明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核心不在于逼迫孩子去学什么,而是家长该如何先“动起来——父母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所以如果家长择校只是觉得选择一所所谓的“好”学校自己就可以省心了、不用管了,那么极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
不要总是说过去如何如何,过去是孩子和孩子的竞争,但现在却是家庭与家庭的全面比拼。
让自己的孩子跟一个个“团队”进行竞争,绝大多数孩子是没有必胜能力的。
在孩子择校的问题上,父母不要逃避责任,更不要打着尊重孩子的旗号。
事实上我都怀疑这些今天打着尊重孩子意见的父母,未来如果有一天孩子有哪些不适应、表现不够好的好时候,这些父母反而很可能会甩锅孩子,称这都是孩子自己选的
不要把未来不可控、不可知的可能性以及面对这些问题而产生的责任、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他们的年龄、阅历、能力决定了绝大多数人是很难仅凭自己就能应对和解决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
作为家长,是需要把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前考虑全面的。
所以,小升初择校,以尊重为名让孩子做决定,是极其错误的一种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愿尿裤子,也不在学校上厕所?孩子憋便的3个原因,父母要知道
深度揭秘|孩子受同学欺负不告诉家长,该怎么办?
别把孩子“扔”给学校,很多事情老师一个人管不了!
这3种父母,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点思考
钱志亮:自理能力大点兵,缺一都会伤脑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