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东方深宫里的绝色佳丽,让西方人魂牵梦萦几百年!


大家好,我是杜小鲸。

快过年了,

借乾隆爷一句话给大家拜个早年~

亿万人增亿万寿,太平岁值太平春。

三百多年前,

东西方同时存在着两位伟大君王

——清圣祖康熙与太阳王路易十四

今天的故事就从他们开始。

十七世纪的法国,

Chinoiserie

是当时法国人对中国的向往。

丝绸茶叶、金银雅玩…纷纷进入宫廷,

神秘东方早以最绮丽的姿态

展现在路易十四的面前。

这康熙年间的瓷器在18世纪加上了法国匠人的鎏金雕刻,现藏卢浮宫。从路易十四时代至18世纪中期前,法国贵族更爱中国青花与单色釉瓷器。

这场西方人的“中国风”绮梦中,

瓷器一定是最重要的主角。

古老的中国,在光润陶瓷中

幻化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仙境。

路易十四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特里亚农瓷宫复原图

1680年代,带着对东方的向往,

路易十四提笔,给康熙大帝写信:

“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许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

——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 

这封信随太阳王派遣的科考团,

远渡重洋,

前往即将开启百年盛世的大清王朝。

虽然信件未能送到康熙手中,

但传教士的到来,

却切实地成了中法之间的纽带。

这幅法国皇家博韦织造厂制作的挂毯表现了传教士来到中国的场景,设计于1680年代

 从此,色彩交融  

这一跨越了半个地球

两位君王之间的交往,

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中国的珐琅彩瓷就在这一时期诞生。 

清 康熙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2018年苏富比拍卖成交价2.38亿港币

记得2018年的天价康熙珐琅彩瓷花卉盌上

细腻的画珐琅,

就可能由宫内匠人与传教士合作完成。

花卉微妙的明暗效果是受到了西洋画法的影响

这样的花卉盌当世仅存三只,另两只存于台北故宫

而珐琅彩瓷所运用的画珐琅技术,

对于来自欧洲的传教士,

并不完全地陌生。

这种让康熙帝着迷的工艺,

可追溯到15世纪中叶的欧洲法兰德斯,

亦兴盛于法国利摩日。

13世纪初法国利摩日铜胎珐琅鸽子,可能为圣餐礼上所用,曾在苏富比以79万美元成交。相比画珐琅,铜胎珐琅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为利摩日匠人熟知,欧洲众多宗教仪式用器都由他们制作。

 曾为罗斯柴尔德侯爵私藏,现存大英博物馆的16世纪利摩日画珐琅铜板。珐琅彩笔触细腻,带来油画般精致的层次

18世纪之前,在彼时欧洲,

瓷器这种“白色黄金”尚未在欧洲生根,

工匠对瓷器烧制技术仍未有头绪,

但在铜胎、陶胎上作画的珐琅彩技术,

或曾幸运地得到远方康熙大帝的青睐。

大都会博物馆藏17世纪法国纳韦尔地区的锡釉陶瓶。路易十四宫中有不少华美锡釉彩陶(Faience)餐具和摆件,相传他也曾将锡釉彩陶赠与康熙。不知是否见多了这些多彩的舶来品,康熙帝因而下定决心制出瓷胎画珐琅?

而在光润的瓷面上,能否施以画珐琅?

西方匠人未曾做到时,

康熙皇帝却决心尝试。

《如懿传》里的食具,参照了清宫的铜胎掐丝珐琅器

在康熙授意下,

宫廷匠人与传教士

开始研究如何将西洋的画珐琅技巧

运用于东方的瓷器之上。

 从铜到瓷的绚烂润色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早期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

利摩日匠人擅长的铜胎珐琅

尤其是精致的掐丝珐琅,

早在元代已传入中国,

明代,这种来自异域的工艺,

已被宫廷里匠人运用得炉火纯青,

但几百年里,一直只为宫中所用。

《雍正十二美人图》之《博古幽思》

美人身后是一座画珐琅自鸣钟

康熙三十五年,

集古今中西风韵之大成的瓷胎画珐琅

终于研制成功。

她超越了明代的铜掐丝珐琅,

又超越了法国的陶胎画珐琅。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珐琅彩瓷

鲜亮独特的黄地珐琅,是皇帝权威的象征

千古一帝圣祖康熙,

开启了他的文治功业。

瓷胎画珐琅,

也开启了它历经三代帝王的兴衰史。

自此,清珐琅瓷与宋汝窑、元青花一道,

成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如果少了珐琅,清宫戏也会缺一抹艳色吧

康雍乾三代

珐琅瓷器仅限于皇室御用。

其制法极其繁复。

1981年拍摄的景德镇制瓷工序

所有白瓷胚均由景德镇烧制,

选其中细腻光洁者

送宫中造办处珐琅作承办,

其上纹样均由如意馆画师描绘。

清三代御制珐琅瓷器具,

雍正时期更是由怡亲王亲自督办。

这些明明是从泥土中来,

经工匠粗糙双手拉胚成型,

再由画师笔绘丹青的器具,

最后竟如同紫禁城深宫高墙后的皇亲贵胄,

使庶民弗得一见。

清 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

2013年苏富比成交价格7404万港元

清三代御制珐琅瓷器具

根据清宫造办处记录

仅有408件。

而康熙时期的珐琅瓷,

存世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故宫藏《乾清宫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里

清晰的列举着康熙年间

全部二十四种、三十五件珐琅瓷名字。

雍正时期,

珐琅瓷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珐琅瓷烧制处武英殿内人声鼎沸,

紫禁城里的工匠凭着东方智慧,

烧制出了西方珐琅彩所没有的色彩。

月白,软白,香色,松绿,亮青,藕荷, 

这些颜色读在唇齿间

都有着悠然的回音。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这样馥郁的红色,是雍正帝的最爱

世宗雍正的审美

沉稳隽永中不失俏皮娇媚,

又兼融诗入画

为珐琅瓷注入了新的活力。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

至乾隆年间,十全老人弘历

总想将百年盛世展现于方寸之中。

督陶官唐英的出现

使得乾隆皇帝这一设想成为可能。

 清 乾隆 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

乾隆年间的珐琅彩瓷,

一改雍正时期的清新沉稳,

如大清王朝最后的花团锦簇,烈火烹油。

三代君王,百余年康乾盛世,

留下了这些浓烈色彩和繁复纹样的

乾隆珐琅彩瓷。

清 乾隆 胭脂紫轧道珐琅彩直径瓶

珐琅瓷工艺本就繁复,而这一瓶上的花纹色彩则需要烧制三次才能完成。

虽然自古君心难测,

但熟知乾隆喜爱西洋风物的心性,

唐英将更多的西洋画元素

融入珐琅瓷的绘画当中。

清乾隆黄地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绶带耳葫芦瓶

葫芦瓶上部以胭脂彩绘中国山水楼阁图,下部绘西洋母子图,以西洋画明暗透视技法带来立体效果。山海相隔千万里的东西文化,在这方寸之间,悄然相会。

乾隆后期,唐英不断推陈布新,

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的镂空旋转器,

其后,他开创出锦上添花的剔刻技法

将珐琅彩进一步发展成为洋彩。

清 乾隆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自此,辉煌近百年的珐琅彩瓷,

渐渐溢出宫廷御用的狭窄舞台。

19世纪通草纸外销画上的瓷画工

至清末,

珐琅彩瓷不再被皇宫所垄断。

由欧洲而来的珐琅彩,

经过康雍乾三个时代的演化,

又经过海上丝绸之路,

重新回到欧洲,也远抵美国。

 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彩瓷  

珐琅彩与斗彩、洋彩、粉彩、五彩…

这诸多叫法,一般都可称为彩瓷。

瓷母 清 乾隆 各种釉彩大瓶

“农家乐审美”的乾隆皇帝,

为后人贡献了区分各种彩瓷的最好范本。

斗彩

明 成化 斗彩鸡缸杯

2014年苏富比拍卖 成交价格2.8亿港币

斗彩一种装饰手法,先用青花勾线,上釉后烧成,再在釉上线内填彩,后进行二次烧制。


五彩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海马龙凤云纹大罐

2017年香港佳士得成交价2.1385亿港元

五彩也称硬彩,颜色鲜明强烈。五彩发展历程悠久,并不单指五色,唐三彩也是五彩的一种。

粉彩

 

清 乾隆 粉彩描金蝠转心瓶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

不过,待到这些彩瓷进入19世纪的欧洲,

却又有了不同的名字。

1860年代的法国学者Albert Jacquemart,

针对外销瓷器特色,

将彩瓷以直观的色彩作区分

 famille rose 

(粉色系列)

 famille verte 

(绿色系列)

清乾隆famille rose珐琅瓷抱月瓶

曾为19世纪收藏家Alfred Morrison收藏

大都会博物馆藏康熙年间famille verte瓷盘

曾为小约翰·洛克菲勒收藏

一般而言,西方所说famille rose对应的

是珐琅瓷、洋彩、粉彩、软彩;

famille verte则对应硬彩或康熙五彩。

这种区分在如今的全球藏界仍有沿用。

 美国室内装饰大师、名媛Ann Getty家中这一花瓶,应为famille verte

华盛顿希尔伍德庄园里的一件彩瓷

华伦天奴的中国风城堡里,

怎少得了彩瓷之色?

而回首画珐琅技术的发源处,

欧洲瓷人不仅学习了中国制瓷技术,

也融合了东方风情。

1725-1730年代德国梅森中国风纯银镀金顶盖酒杯

大都会博物馆藏的这件瓷器上,

也有与famille verte类似的绿色调

大都会博物馆藏1735年代的法国Chantilly陶瓷

融合东瀛风格,却以18世纪法国人整理的中国风纹样图谱为灵感。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1755年代英国制中国风瓷器

1846年法国塞弗尔瓷窑出品的中国风瓷器茶壶

从马可波罗的笔下,

一首奢华壮阔的中国诗在欧洲流淌。

这个国家遥远神秘而富庶,

承载着西方人的仲夏夜之梦。

“它完全用精致的瓷砖砌成,从御花园里可以看见世上最珍奇的花儿。”

——安徒生《夜莺》里的中国宫殿

如今,

在距康熙三百多年之遥的现代,

在距紫禁城万里之外的欧洲,

彩瓷上的雕梁画栋才子佳人,

仍在婉转低回的诉说着

大清王朝那百年的辉煌。

时值新春,

借着老祖宗的光儿,

给大家带来

来自宫廷里的祝福。

清紫檀边框嵌染牙大吉葫芦挂屏

小编 | 杜小鲸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瓷系列之中国明清瓷器中的名品赏析
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的区别
明清彩瓷特征的鉴别
康熙御制“福寿双全”双耳瓶
“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瓷器的区别!瓷器背后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 12 彩绘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