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懿传》中弘历的“白月光”,竟是英国爵士的挚爱?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

Hello,我是霁泠

紫禁城里的西方瓷器迷。


热播剧《如懿传》以清朝乾隆年间为背景,讲述了爱新觉罗·弘历与如懿从恩爱相知到迷失幻灭的红尘往事。

每当如懿用膳之时,美食频出,让人垂涎三尺。盛食物的精美瓷器,也无疑给宫廷美食增色不少。



而如懿绝非宫中唯一爱瓷之人。就在100年前,紫禁城曾有这样一个西方贵族,为故宫瓷器倾尽一生,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就是以“皇帝品味”为目标,“清宫旧藏”为标准的传奇瓷器藏家: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

英国贵族的瓷缘

养尊处优的大维德生于犹太贵族豪门,就读剑桥大学期间,他在友人家中邂逅了东方绝色——桌案边的瓷器釉色惊艳,让他着迷。

正在研究中国古器的大维德爵士


英国贵族家中的青花瓷

自此他便对中国瓷器沉迷得无法自拔,一有时间就栽进古董店寻宝。而不懂中文又怎能通晓瓷语?经过6年起早贪黑地自学后,天赋超群的大维德不仅能熟读中国各朝代古文,还写得一手黄庭坚体书法。


瓷器藏家必须清楚瓷器上题跋和款字蕴含的信息,如若不懂中文相当于睁眼瞎

大维德爵士的书法作品


大维德爵士瓷器藏品

随着瓷器收藏的深入,大维德不再满足于从英国本土古董商处购藏中国文物。1924年,他来到了中国。

中国:瓷器的故乡


青花瓷之路

为真正融入东方文化,大维德来到中国不久,就与故宫博物院建立联系,在刚刚开放的景阳宫中,他阅尽御用瓷器。望向自己深爱之物,大维德不由感叹华夏文明之宏大该为更多人所见!

大维德爵士和妻子

为此,他二话不说捐出5000大洋支持故宫博物院修缮景阳宫瓷器陈列室,只为稀世珍宝为世人所见。而在当时,2块大洋就能让一个家庭花上一月有余。故宫专家们和他私交甚笃,深知他对于瓷器的专研,于是聘他做顾问。


“那时故宫里的皇家珍宝都在箱子里杂乱无章地放着,没人想到去展览。是大维德成功说服故宫官员,挑选合适宫殿陈设出一些珍宝,向一直期盼能看到先人瑰宝的市民们开放。”

——大维德夫人忆当年

大维德爵士捐资修缮的故宫景阳宫

自此故宫馆藏办公室中便多了个外国面孔和中国专家并肩策划宋元明瓷器展览。

可正当他忙于策展之时,他的瓷器藏友对他说自己可能收了赝品,而慧眼如炬的大维德一看便知这“赝品”气场非凡,立刻出手买下。

元至正年间青花云龙象耳瓶/大维德基金会藏/现在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大维德爵士买下的,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元代至正年间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又称“大维德瓶”。它不但不假,还是一件集时代大成之作,在各类元代青花典籍中绝不缺席,是世间最著名的青花瓷瓶之一。


 “大维瓶有其道理,它神气十足而意义重大,为学者们瞩目,上面画着你能想象的一切。”

——瓷器专家埃德蒙·德瓦尔

 大维德瓶相当于元代青花瓷纹饰大全/在传世数百件元青花中,大维德瓶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件有明确纪年款的


在大维德瓶上,从西亚波斯远道而来的钴料如正午晴空般透亮。匠人笔下纤柔枝菊、遒劲蕉叶栩栩如生,巨龙腾云驾雾在波涛中翻腾,丰富元素在瓶身微妙达成统一。

瓷瓶上的字记录着它的时代信息,它们曾被供奉于佛前


绘制瓷器需要心平气静,在绘制时很难知道它烧出来会澄澈如许还是晕成一团


要制成如此大器,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它的绘制和烧成至少要经过70人之手。大件青花瓷很多部位都需要分别制作再进行接合,若结构存在任何薄弱之处,瓷器就会在煅烧过程中断裂导致火焰转向,一整窑瓷器毁于一旦。
 

“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

——《陶说》


烧窑过程中控制火焰极难
而大维德爵士收藏的青花瓷之丰富,能让人从中看出青花瓷的发展史。他藏品中的青花小件,纹饰笔法处处透出明代文人画的清雅,在皇室生活中比比皆是。

明代花鸟纹青花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精美青花是嫔妃们的最爱

明成化年间百子纹青花碗/大维德基金会藏

各式青花瓷餐具在宫廷生活中无处不在

可在大维德爵士的一众藏品中,最值一提的还数汝窑藏品。汝窑珍稀之甚,全世界不到百件,台北故宫也仅有21件,大维德就坐拥10余件精品!



冠绝海外的汝窑藏品

汝窑之器为何如此难得?因为它是宋代5大名窑之首,以玛瑙入釉,所制瓷器专供皇家使用。而汝窑从诞生到消亡只有20年,传世之作不足百件,件件绝品。就连《红楼梦》中贾府都只得一件汝窑美人觚。

大维德爵士所藏的三件最精彩的汝窑瓷器

当年,醉心故宫瓷器的大维德在得知中国皇家抵押在盐业银行的宋代瓷器将被卖出,便立刻与银行达成协议购藏了这批宋瓷,其中就包含汝窑瓷器,他在藏家界的地位也因此达到顶峰。

看着汝窑珍宝,便知淡青色也能有如此多样的变化

每件瓷器都是匠人精诚所至的结晶

宋时汝窑这般所出皆绝品,与北宋皇帝宋徽宗的艺术品味密不可分。相传,醉心万生万物之美的宋徽宗令汝州瓷工以器物营造“云过天青之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意境。为达到这种境界,宋代匠人们使出浑身解数,不计耗损只为成就一器。

宋徽宗是个艺术天才,经常用诗句考验创造力,以此擢拔艺术人才

当宋徽宗见到这万里挑一的匠心奇迹时,龙颜大悦。只见瓷器似玉而非玉,釉色细腻莹润如满月之华,由内而外地生出光来。汝窑之美也令后世乾隆皇帝钟爱不已,命清代官窑复制,可惜成品再难比拟宋代汝窑釉色的润泽空灵。


乾隆御笔亲题宋代汝窑碗/大维德基金会藏

大维德爵士的汝窑收藏中,就有全球唯一一件的汝窑莲花托碟。它通体莹润,布满蟹爪冰裂纹。其实冰裂本来是釉病,曾让无数瓷器师头疼不已,而技艺高超的宋代工匠将其转化为自然装饰,可谓巧夺天工。

 

“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

——曹昭《格古要论》


天青釉汝窑托碟/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汝窑釉色之醇厚,后世再难望其项背

可想而知,大维德爵士收藏十余件汝窑是怎样的一个轰动收藏界的成就,他也因此成为海外藏家中最为耀眼的存在,风头无两。


“正如古代帝王所言,汝窑始终是寥若晨星

——大维德爵士


大维德爵士所藏的这件汝窑花瓶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从它来自青铜器的器型来看,足可见宋徽宗对于商周青铜器的欣赏

大维德爵士收藏的1400多件中国瓷器,包含了仅次于台北故宫的汝窑收藏,海外最好的青花瓷。藏品质量之精、品味之高、学术价值之大,常人无可比拟。
精美绝代的中国瓷器处处透着大维德爵士作为故宫专家的非凡眼界。而大维德深知,一个文化的鲜活需要传承和推广齐头并进。他所接触的瓷器上凝结的,远不止属于一个民族的伟大、一方文明的精粹,更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大维德与故宫专家将文物护送到英国参展

怀揣这个信念,大维德爵士与故宫合作在英国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中国美术展,他亲自给每个朝代精心设计独特展厅,让全世界人民看见中国艺术是何等辉煌!

  


大维德爵士策划的中国艺术展/有三分之一藏品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安徽省和河南省博物馆,其余的藏品由大维德爵士和一众英国顶级藏家提供


1964年大维德爵士去世后,他的瓷器收藏几经周折,进入了大英博物馆中。如今,当世界各地爱瓷之人望向这些展品,在震惊之余只剩一声喟叹。艺术的深厚底蕴是这般让人久久不能平息。

英女王也为大维德爵士的收藏所倾倒


就让大维德爵士的瓷器藏品,跨越国界、语言和时间,承载着他数十载的审美,带我们重回中国盛世吧!

作者 | 霁泠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中国宋代汝窑瓷器大观》富华著
《元代青花瓷·第二版》朱裕平著
《白瓷之路》【英】埃德蒙·德瓦尔著,梁卿译
《格古要论》【明】曹昭著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馆大部分都来自一个人的珍藏
收藏家:大维德爵士收藏的元明瓷器(下)
空前绝后——大维德爵士的瓷器收藏帝国
爱上大17岁的保姆,中国皇帝的这段绝恋,大英博物馆里可以看得见|瓷器|万贵妃|青花瓷|大维德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瓷器(1)
空前绝后的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