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风清云淡的日子里

在风清云淡的日子里   

2008-09-01 02:32:37|  分类: 诗歌散文 |举报 |字号 订阅

 生机盎然的森林,到了深秋,在那风清云淡的日子里,却是最美的景致了。

 经过春的孕育,夏的滋养,缕缕秋风的梳理,丝丝秋雨的沐浴,那棵棵绿树郁积了多时的幽怨,仿佛一夜间突然迸发出最鲜活最丰润的生命。那金黄的颜色,那鲜红的果实,那刚烈的意志,那凄婉的幽怨,那裹着苍云顶着青天的孤傲,那如悲如喜如梦如烟的摇曳,那在月光下隐约朦胧的果影,那在清风中依依不舍的落叶。似乎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更象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凋零的季节。收获固然使人满怀喜悦,而凋零更使人心存怅惘。相对于春的繁丽、夏的葳蕤,秋是平和、冬显清寂。在《周易》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为动,阴为静。阳极回阴,动极生静。人生在世,又无不是以“动”为特征的,很难摆脱俗世的粘滞,虚华的浮躁,贪婪的蛊惑。那他如何才能守静呢?老子提出的基本主张,就是“不(无)欲以静”。人是趋利性的高等动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伦理学上也就叫做欲望。因此,如果人祛除了欲望,完全顺从自然,便会回归到本始之静的状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的莲花的品格,可以说正是静、净的合一。染污的尘世追逐的是利欲,故去欲既是净也是静。而静则利于思,很多哲人的奇思妙想则产生于霜寒时节。此时,我仿佛听到了“万类霜天竞自由、万木霜天红烂漫、长空雁叫霜晨月、寥廓江天万里霜”之类的绝美之言。

 《诗经-蒹葭》里有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说的是当河岸边的芦苇变成老青色,露水也因气温骤降而凝结为霜花。在南方,也许让人伤感的季候才刚刚开始,霜来的时候廓然空阔的大地蒙上一层白楚楚的凄清。到了夜晚,玉兔西沉,霜华越来越重了,月色也特别的高冷悲凉,找不回初秋夜里如盘明月下淡然惬意的闲适。

 大概是由于对喧嚣的厌倦,对净静的钟情,喜欢独坐秋夜,心里吟诵着关于霜的诗句。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燕歌行》 )使我仿佛感受到深秋的肃杀情景,视觉,听觉,感觉交汇在一起,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油然而生。唐代诗人李商隐题名《霜月》的诗:“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牵着我在深秋季节,到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北宋的范仲淹曾守卫西北边防,驻地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他也有一首《渔家傲》的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等等这些,一种沁入心脾的对岁月的怜爱与怀想从心底泛起。怜香惜玉是审美的至高境界之一,从灿烂走向萧瑟的秋末冬初更易引发人们心底的感悟和生疼的体验,在这个季节里你可以品味一枕清霜的独特意境。

  深秋就这么悄悄地走来,召唤着冬的到来。黄昏时夕阳在远山后滚动着金灿灿的车轮,在天地一线处,与云霓作最后的告别;落照下的孤树突兀地挺立如倔强的老人,在岁月擦肩的那一瞬间,没有告白。只留下霜静一枕。我爱这份从容自得而和乐无忧的霜静之美。让心灵融合到“心随朗月高、志与清霜洁”的意境之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露从今夜白:白露诗词10首
思念随风追南雁,霜草含泪染白头
10 首诗词中的“白露”节气
朋友圈里的「白露」
云霜遗两阙,纷散几流年
浅霜如故乱红点,亭台芳榭,相思深处别梦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