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磊认为AI将成音乐行业标配,可音乐人能同意吗?

“人工智能在未来1至2年内,大概率会成为音乐行业标配”,这是网易CEO丁磊在“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上的发言。然而音乐行业的另一批参与者却并不这样看,诸如环球音乐集团、索尼音乐娱乐等唱片巨头对于AI可谓是敬而远之,甚至还在寻求用法律手段,来对抗AI不断渗透到音乐行业中的这一趋势。

几乎就在丁磊这一发言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认为AI声音克隆是一种潜在侵犯版权的威胁,并要求监管机构将其列入盗版监督名单。在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提交的文件中,RIAA方面要求将人工智能语音克隆类别纳入“恶名市场名单”中。并且他们还表示,“2023年见证了大量未经授权的AI声音克隆服务的爆发,这些服务不仅侵犯了被克隆声音的艺术家的权利,还侵犯了每个底层音乐曲目中声音录制的所有者的权利。”

既然同样是音乐行业中的一员,在看待AI上,为何网易的态度会与索尼、环球大相径庭呢?当然,这是因为网易与这些唱片巨头的商业模式不同,两者攫取利益的方式更是南辕北辙。网易作为网易云音乐的大股东,自然要为网易云音乐这类音乐流媒体平台说话,而唱片巨头、唱片协会则需要为音乐内容创作者和发行商考虑。

对于网易云音乐这样的音乐流媒体平台而言,它们是作为中间商、借助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产品,只不过这个产品恰好是音乐。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天职是提供海量的音乐内容供用户消费,他们不用去关心音乐本身的质量,只要确保用户有歌可听即可。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这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诞生前,音乐流媒体平台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无疑就是内容。

此前在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开启了音乐流媒体行业的版权时代,也终结了自千禧年后,国内音乐流媒体行业长期漠视版权的问题,使得国内的互联网音乐行业正式走向了正版化。2019年微博上曾有一个关于“你为什么离开网易云音乐”的问卷调查,而网友们所给出的最常见答案,就是播放列表/歌单大面积变灰。

即便不谈别的,网易云音乐失去周杰伦的音乐版权所带来的后遗症,可能直到如今都没有完全消退。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只要能满足听音乐的需求,在哪个平台听其实是无所谓的,到最后音乐流媒体平台之间的市场竞争,从拼体验、拼技术变成了比拼版权库的深度。如今在一赛道,财力最雄厚的TME(腾讯音乐娱乐)就是凭借着超过4000万首音乐的超级版权库,可谓是横扫整个市场。

尽管2021年夏季TME被监管机构解除了独家版权优势,但这个情况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作为版权方的索尼、环球、华纳三大唱片商尝到了甜头,即便独家版权时代确实结束了,但版权本身的价格却并没有回到过去。此前在网易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丁磊就曾表示,三大国际唱片公司的独家销售模式,使得包括网易云音乐在内需要购买版权的公司,付出了超过合理价格的成本。

面对版权价格依旧高企的现状,音乐流媒体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亲自下场培养音乐人,试图从源头把控内容。比如网易云音乐就做了“音乐人训练班”项目,以培养优质专业歌手为目标,并汇聚国内顶尖音乐教学团队,开设声乐、舞台综合实践、录音、创作、舞蹈等系统的专业课程,致力于一站式打造华语顶尖音乐人才。从2021年到现在,网易云音乐的音乐人训练班也成功签约、并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音乐人。

其实不仅仅是网易云音乐,TME、抖音的汽水音乐、快手音乐人也都有着类似的创作者、vocal培养计划。只不过音乐人的培养是个高度不确定的过程,即使是传统的音乐教育也不一定就能保证每一个培养对象都能成才,更遑论这类音乐流媒体平台搞的这类短期速成班。更准确的说,在培养、发掘、宣传音乐人这件事情上,音乐流媒体平台的表现还远逊于传统唱片商。

然而这时候,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了。由于ChatGPT这类AI产品的逻辑就是大力出奇迹,经过人工标注的海量数据、搭配上经过反复调试的参数,再泛化适配到需要处理的数据上,就可以输出相对靠谱的结果。虽然相比于图像这种含RGB三元素簇的二维数组,音乐还需要一个时间段来表达完整的情绪起伏和感受,但在加入了时间这个因素后,AI感知音乐的难度就会呈指数级提升。

尽管目前AI作曲确实不如AI作画那般成熟,但现阶段的AI作曲工具仅仅能做到建模音色生成、和弦与节拍建议、旋律自动对齐、音乐工程分析,其实就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此前在今年春季,有TikTok用户上传了一首名为《Heart on My Sleeve》的歌曲,就正是由AI所产出的单曲,其模仿了环球音乐旗下嘻哈歌手德雷克(Drake)和the Weeknd,并在TikTok获得了近千万次的播放。

从网易云音乐这样的音乐流媒体平台的视角出发,AI加入音乐生产环节就意味着内容供给的多元化,内容可能将不再需要仰人鼻息,也用去费心费力做培养音乐人这种ROI超低的工作,只需借助AI的帮助就能得到海量可供用户消费的音乐内容。所以毫无疑问的是,AI可以说是音乐流媒体平台降本增效的法宝,那么作为利益相关方,丁磊自然就要鼓吹了。

同理,唱片巨头恐惧AI是因为后者有潜力成为一个新的内容供给源头,就像发生在绘画领域的情况一样。借助Stable Diffusion等工具,没有经过正经绘画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在AI的帮助下产出合格的图像,进而让这个行业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一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音乐行业,唱片巨头的价值势必就会迎来重构。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丁磊所说“AI会成为音乐行业标配”这件事,索尼、环球、华纳等唱片公司肯定不会同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SoC大幅升级却不改名?三星如此“谦卑”为哪般

借着改进旧型号来为新品打基础,可能才是三星此举的真正意图。

这份AI产品的Top50排行榜,展示了哪些产品更受欢迎

尽管AI赛道如今已红得发紫,但大多数用户的体验还非常轻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八年,中国在线音乐沉浮录
数字音乐颠覆了唱片业,却又陷入了版权迷茫?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或将与Spotify换股结盟,音乐行业再起变局?
数字音乐:千亿奇点降临
国外是如何整治AI孙燕姿的?
3年亏近70亿,丁磊还能将网易云音乐的故事接着说下去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