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诗带火一条街,现已成为5A级景点,毛泽东亲笔书写

在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南岸有一条著名的古巷,名叫乌衣巷,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古老的一条巷子,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乌衣巷是吴国驻守石头城营房所在地,由于军士都身穿乌衣,故名乌衣营。三国归晋后,大臣王导居住于此,后来就成了王、谢两大家族的聚居区。

王、谢两大家族为了显示身份的尊贵,喜穿乌衣,故又得名乌衣巷。这段时期是乌衣巷最为辉煌的时候,门庭若市、冠盖云集,从中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两大书法家,以及大政治家谢安和山水田园诗鼻祖谢灵运。

东晋灭亡后,乌衣巷也风光不再,历经南北朝大乱局,到了唐朝时,乌衣巷已沦为一片废墟,眼看就要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

幸运的是,乌衣巷等来了一位大诗人,他就是刘禹锡。公元862年,刘禹锡自和州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经南京,有感于六朝古都的没落,写下了著名的《金陵五题》,第二首即是关于乌衣巷的: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这首诗的流传越来越广,乌衣巷又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文化热潮,但乌衣巷的命运就像南京这座古城,饱经磨难,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衣巷又重新迎来了生机。1984年,南京市开始清洗秦淮河水,建设秦淮河旅游风光带。1997年,乌衣巷终于和王谢古居一起得到重建,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毛泽东晚年时经常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对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也是情有独钟,并曾亲自手书。乌衣巷重建后,毛泽东的手迹就被镌刻于巷口,成为一道永久的记忆。

如今,乌衣巷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秦淮河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展示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和人文荟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秦淮河诗三首 ​ 作者:王启珊
秦淮古风
诗歌唐朝4沧海桑田
行走的语文【诗游记】之《诗游长江》(6)《乌衣巷》
醉美古诗词:刘禹锡的《乌衣巷》——六朝金粉今安在
名篇名诵 | 孙道临诵咏刘禹锡《乌衣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