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激荡四百年:意外不断北伐南征作罢,庾翼病逝桓温取而代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23篇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正月,石虎在太武殿宴享群臣。
忽然,有一百多只白雁停栖在马道的南面,石虎让人射雁,却一只都没有射中,气氛一度尴尬不已。
当时,各州郡集结起来的军队有一百多万人,太史令赵揽秘密对石虎道:“白雁停栖庭院,是宫室将要空寂无人的征兆,不宜向南用兵。”
就因为这一句话,石虎放弃了南征的计划,驾临宣武观,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谁能想到一场全国动员竟是如此收场呢?荒诞得有些不真实。
石虎放弃南征,不代表东晋不北伐。四月,张骏响应东晋的号召,派将领张瓘在三交城击败了后赵将领王擢。
随后,庾翼让梁州刺史桓宣进攻丹水,却被后赵将领李罴所击败。首战不利,庾翼将桓宣贬为建威将军。
桓宣镇守襄阳,又是军中宿将,战败加上贬职,深以为耻,惭愤成疾。八月初七,桓宣病逝。
桓宣既死,庾翼让长子庾方之出任义城太守,代为统领桓宣的部众;又让司马应诞出任襄阳太守,参军司马勋任梁州刺史,戍守西城。
出师不利,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呢?庾翼陷入纠结之中。不过,他并没有纠结太久,因为司马岳以自己之一死阻止了北伐。
九月,司马岳忽然一病不起。庾冰、庾翼想扶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嗣君,中书监何充建议册立皇子司马聃。
司马昱是司马睿的幼子,司马绍的异母弟,司马岳的叔父。我不知道庾氏兄弟为何倾心于他,也许仅仅是因为他善于清谈,对自己的胃口吧,又或者不想权力落入褚氏手中。
最终,司马岳听从了何充的建议。九月二十四,年仅一岁的司马聃被立为皇太子。两天后,司马岳在式乾殿驾崩。
九月二十七,司马聃即皇帝位,是为晋穆帝。因为拥立之事,庾冰和庾翼深深痛恨何充。
按照惯例,皇后褚氏被尊为皇太后,并临朝亲政。有必要介绍下褚太后,这可是东晋后期的重要人物。
褚太后,名为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因为她,也早已官居要职。
《晋书》对褚蒜子的评价只有五个字:聪明有器识。被尊为皇太后时,褚蒜子只有二十岁,正是一个女人最为灿烂的年纪。
当同龄的女人还在品尝着爱情和婚姻的甘甜时,褚蒜子却要抱着儿子君临天下,还是支离破碎、危机重重的东晋王朝。
何充认为左将军褚裒是褚太后的父亲,应当总揽朝政,便上疏举荐褚裒参录尚书事,于是朝廷任命褚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原先的都督、刺史职位不变。
不过,褚裒为人谨慎,惧怕由此遭人猜忌,上疏坚持请求出任藩镇长官,又改为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及扬州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
十月,司马岳刚刚下葬没多久,江州刺史庾冰也身患重病,于十一月初九病逝。
至此,庾氏兄弟只剩下庾翼一个人,因为事情太多难以兼顾,让儿子庾方之任建武将军,戍守襄阳。因庾方之年轻,又让参军毛穆之(毛宝之子)任建武将军司马,辅佐他。
朝廷下诏让庾翼再督江州,又兼领豫州刺史,庾翼辞去豫州刺史职务,仍然想移镇乐乡,朝廷不同意。
北伐之事暂时无法进行,庾翼却痴心不改,继续修缮兵器,大举屯田,积蓄谷物,以图后举。
对于庾翼的执着,我不忍嘲笑,只能付之一声叹息。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三月,东晋朝廷下诏征召卫将军褚裒,想让他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吏部尚书刘遐、长史王胡之劝说褚裒道:“会稽王司马昱德行昭著、素负雅望,是国家的周公,足下应把大政交给他。”于是,褚裒坚决辞谢不受封职,回归藩镇。
四月,东晋朝廷以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
从这时起,司马昱成为东晋朝廷的主心骨,与何充共同辅政。第二年,何充病逝后,司马昱开始总理朝政。
是年夏,庾翼背疽发作,上表乞请儿子庾爰之行辅国将军职、荆州刺史,把后事委托给他,又以司马朱焘为南蛮校尉,率一千人驻守巴陵。
七月初三,庾翼病逝,他的部将干瓒等人趁机作乱,杀害冠军将军曹据。幸亏朱焘和安西长史江虨、建武司马毛穆之、将军袁真等及时平叛,才没有酿成更大祸患。
八月,豫州刺史路永投奔后赵,石虎让他屯军寿春。
由此可以看出,庾翼虽长期执掌大权,但并不为麾下所拥附,一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思变。
庾翼死后,朝野都认为庾氏家族世代驻守西藩,为人心所向,应当同意庾翼的请求,让庾爰之接替职位。
何充反对道:“荆楚是国家的西方门户,有民众百万,北边连结胡虏,西边邻近成汉,地势险阻。得到合适的人选可以平定中原,所用非人则国运堪忧,怎能让白脸少年担此重任呢!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之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有人疑虑道:“庾爰之肯让给桓温吗?如果他率军抗命,又是一场浩劫。”何充笃定道:“桓温足以制服他,你们不必担忧。”
丹杨尹刘惔了解桓温的才干,但知道他有不甘为臣的志向,对司马昱说:“桓温不能让他占据地形便利的地方,对他的地位、封号也应当贬抑。”劝司马昱自己镇守长江上游,让他出任军司,司马昱不听。刘惔又请求自己前往,也不获准许。
在何充的坚持以及司马昱的退让下,桓温代替庾翼成为定议。桓氏家族的崛起,离不开何充此时的力挺。
八月,朝廷正式下诏,任命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州、司州、雍州、益州、梁州、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桓温到任后,庾爰之果然不敢与他争位,主动退出。朝廷又任命刘惔监察沔中诸军事,领义成太守,把庾方之、庾爰之迁徙到豫章。
至此,东晋又出现了新的大佬,而且功绩远超之前的几位,包括陶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晋朝历史事件( 公元265~420年)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 / 迅发 / 19
五胡乱华系列九:庾氏当权八:庾翼移镇襄阳与晋康帝早逝
【王麟说史】东晋风云志(15)庾翼壮志讨北虏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
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发生了什么 司马聃简介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