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谱法选系过程中家系内轮回选择的应用(南北学院1)毛建昌

各位老师好!今天由我代表3号组值日。我是毛建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工作。本组的另外8位老师是董本春、于洋、桑立君、苏义臣、郭瑞兴、冯振平、卢实和李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早代测配过程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在当地进行测交种试验时,发现这个组合表现很好,同时材料在当地也继续进行自交选系,然后当年进行海南复配,但到第二年进行试验时却表现的不理想。为什么?我们看下面的试验。
二、试验结果
试验1:不同世代自交家系的测交种产量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L289自交系作测验种,测定了13个自交家系的产量配合力,以S1家系测交组合的产量为准分为高产组和低产组,采用系谱法选系,每代均进行测交试验直到S4代为止,其产量如图a所示。

试验2 不同测验种的测交种产量
北京农业大学选用金8、金16、华19和华53自交系为测验种。从S2~S5代组配了16个杂交组合,做了同样的试验,其产量结果如图b。
结果表明:
  A、S2代测交组合产量均较低。
  B、而S3代平均测交组合产量最高,分别比S1、S2和S4的测交组合产量高300 kg/ha、510 kg/ha和140 kg/ha,
  C、从S3以后,由于丢失其家系的优良基因,产量趋于减少。

试验3 我们对耐旱群体PAPHCOM进行了连续5代自交选择,从每个世代中筛选优良家系,采用NCⅡ设计,用吉853、 K22、丹340和L101做测验种,组配140个杂交组合,其产量变化趋势与图2结果相同(如表1):S3代的杂交组合产量达到最大,S4略有下降,S5下降幅度较大;S3分别比S1、S2、S4和S5的平均产量高410Kg/ha、180 kg/ha、200 kg/ha和790 kg/ha。

结论:

A、S0自交果穗的选择决定了后代的配合力。  

B、高产组连续自交多代的测交种产量高于低产组。

C、S3代的测交种产量在三个试验中,其平均值均达到最高。

D、应进行家系内基因再聚合。  

三、理论基础我们知道:在常异花授粉植物中,近交衰退是杂种优势的逆效应。如果以每个株系种植1行,每行10株,人工套袋授粉,一行选收2个优良单株,那么,S1自交世代的近交系数(纯合基因频率增加)为0.25(有1/4基因纯合),对于子代家系群体而言,近交系数为f的家系群体平均值为:                  Mf=M0-2f∑dpq,在这里∑dpq 是控制某一性状的所有位点的总效应,p和q是家系群体内的等位基因频率(Falconer & Mackay,1996)。同杂种优势一样,如果完全自交,则每自交一代,其性状平均值减少2f∑dpq,若f=0.25,则平均值减少 2×0.25×∑dpq。    

从本质上来说,杂种优势和杂交种产量是等位基因频率的函数,这也意味着随着自交世代增加,自交家系的一般配合力会有所下降。    

因此,要设法在自交过程中保持必要的基因重组,改变等位基因的频率与结构。这是提高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增加杂交种产量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表明:杂交种产量的增益是由于自交系产量提高的速率大于杂种优势的增长速度(Duvick;Meghi;Schnell,因而不难理解S3代以后自交家系的测交种产量逐渐降低。由此可见,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如何减少近交衰退效应(降低近交系数)和增加基因重组的机会是提高玉米自交系自身产量和提高自交系生活力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提高杂交种产量的遗传学基础。  

四、解决方案根据以上分析,选育自交系到了一定世代,就应采用家系内轮回选择方法继续改良。其根本原理是:增加了基因之间的重组环节。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基因加性效应,提高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水平。其过程也可采用循环育种方法:也就是轮回选择和系谱法两种策略交替进行。根据这些原理,我们提出了采用家系内轮回选择的的技术方案。这样既保持了系谱法选择压力大、出圃速度快的特点,又吸收了轮回选择法通过基因重组来聚合优良基因,从而提高加性基因效应的优点。  我个人认为对遗传基础复杂的基础群体而言,测交种产量的髙值要后移。    

根据选系的方法,我们给出了简单的技术框图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ell突破!黄三文团队“优薯计划”取得从0到1的突破,第一代通过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玉米类群】玉米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方法
玉米育种特点及选育 - 育种动态 - 玉米种子论坛 -关注中国种业,讨论种子话题,推进种业...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构建高效玉米育种技术体系(南北学院1)薛吉全
西北玉米生产现状及对育种方向的一些思考
作物育种学总论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