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 · 车 · 路
   城市越发展,路越不够用。
   我们这个三流城市,是从类似小县城的城市规模上发展起来的。说是城市,其规模根本就是一个大一些的镇子。文革以后,这个城市成为了河北省的省会,自此,才开始有了城市发展的因素和便利条件。
   在七五年我来到石家庄的时候,这里还是满眼的庄稼地。低矮的楼房,低矮的平房充斥着大街小巷。道路狭窄,人员稀少,只有中山路(当时叫解放路)还算略微繁华一些,而所谓的繁华,也只不过是商店多一点,人员密一点而已,路边的大小商店也都是各自为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杂货铺的样子。其余各处都是根本不能称其为城市的样子。“城中村”村村相连,首尾相望,一点没有城市的感觉。
    随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也迈开了大步。规划修整了几条大道,又在中山路、裕华路上建起来比较高级的商厦,初步有了城市的端倪。而“城中村”却作为一个石家庄特有的现象一直保持着。庄稼地在一天天地被开发成楼房公寓,商场超市也零星地在城市的四面开花,周边都在紧锣密鼓地向前行进,而“城中村”却成了这个城市的一个个凹回的盆地。
   随着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接轨,石家庄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迅猛的阶段。“城中村”的改造,高架桥的修建,大规模地“拆墙透绿”,让“三年大变样”成为了现实。环境的改变,就业形势的喜人,就吸引了外来的大量务工人员来石居住发展自己的事业,一时间,人口骤增,高楼林立。短短二三十年功夫,石家庄便成为了一个拥有二百多万人口的中型城市。
   城市发展了,道路也几经扩展。然而,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道路的拓展似乎永远也赶不上人流车辆的增加速度。
   最近几年,人们的经济生活都有了提高,消费意识也有了大的改观,私家车逐渐成为各个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走在路上,放眼望去,满街尽是东奔西跑飞轮转动的私家车。
   于是,各种驾校生意兴隆,小区车位一位难求,买车却无车可提成了最折磨人的一种经历。由于车辆暴增而引发的后患也日益突出。最明显的莫过于人们的驾驶情绪在经常拥堵的街道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人,变得越来越焦躁。
   车,变得越来越个性。
   路,变得越来越拥挤。
   经常见到路上行驶的车辆你争我抢各不相让,为了一个车位的距离,也要加大油门使劲跻身超车。剐蹭事故不断,碰撞现象频生,人成了隐性的马路杀手,车成了肇事的主要作案工具。
   就有人想出了奇妙的点子,把自己的警告写在车上,作为警示告诫旁人。即是自嘲,又是提醒,让人看了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针对后面车辆按笛催促的:别嘀嘀,越嘀越慢~
   针对后面车距过小的:我已婚,不要追我哦~
   针对想超车四处乱钻的:别急,有本事从我头上飞过去~
   针对自己是新手的:我怕羞(修),不要碰我~
   针对自己车技问题需要对方避开的:驾校未毕业,不信就试试~
   针对自己好开猛车的:熊出没,请注意~
   针对自己想威胁一下对方的:自学成才,没本,看着办~
   ……
   经常看到屁股上被纹着各式的花纹和文字的汽车,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招摇而过。有时,车辆被堵得水密不透风时,便索性东张西望去挑拣着看一个个的车屁股,倒也是件很开心的事。最起码,那种因堵车带来的烦躁情绪会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也算是一件意外的收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的“丙察察”,永远的“丙察察”!
人在“堵”途:今晚 我在汕头路上
乡间的路
夜间九点的车龙
冰雪梅:行道树
城市规划问题(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