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滑坡、崩塌、坍塌的特征与区别

一、滑坡

      滑坡是山坡上的一部分岩土体沿着坡体内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或分几大块向下滑移的现象。滑动后形成圈椅状后壁、滑坡洼地、滑坡平台、突出的前缘等独特的外貌。

      滑坡滑动后,其上部形成高数米至数十米的陡壁,多呈弧形,叫滑坡壁。在滑坡的中上部形成较平缓的滑坡平台,有的滑坡还会形成外高内低的反坡平台,在滑坡壁下会形成陷落洼地,甚至积水成潭,叫滑坡洼地或滑坡湖,有时滑坡洼地会被陡壁的坍塌掩埋。在滑坡的两侧出现“羽状裂缝”和“剪 切裂缝”。滑坡前缘坡脚因受推挤而抬升陇起,形成垅状前缘,是滑坡的堆积区,其上出现大致顺滑向的“放射状裂缝”和垂直滑向的“鼓胀裂缝”。若在河岸,常表现为“凹岸突出”。

图 1 滑坡外貌特征

      滑动面为圆弧状只代表类均质土中的中小型滑坡,大型滑坡和岩质滑坡中滑动面多是折线形,或直线与弧线的组合。大型滑坡还会有多次滑动形成的多级滑坡平台。滑坡产生首要地质条件是坡体的不良结构、有自然或人工形成的临空面,或有形成滑动带的地层和地下水。滑坡的发生与地下水有极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滑坡发生时,滑动带土是饱水软化的,强度降低。有的滑坡前缘还流出大量地下水。

二、崩塌

      崩塌是陡于 45°的坡体上的岩、土块体在重力、地震、降雨及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发生块体脱离母体的倾倒、崩落、滚动、跳跃,在坡脚形成以块状、结构杂乱松散、大小混杂无层理、多孔隙堆积体为主的一种地质现象。

      崩塌从位移特征来看,往往是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这也是崩塌区别于滑坡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陡坡上的岩、土块体存在变形的迹象、征兆,具备发生崩塌条件的岩、土块体称为危岩,危岩体是潜在的崩塌体。

图 2 崩塌的外貌特征

三、坍塌

      坍塌是土层、堆积层或破碎岩层构成的边坡和山坡,因河流冲刷或人为开挖的坡度陡于岩土体强度所能保持的稳定坡,或受地下水作用岩土体强度降低,而发生的边坡一圈一圈逐渐向后发展的坍塌,坍到其稳定坡度后才会自然稳定,它没有固定的破坏面,每次坍塌都沿一个新面。坍塌的后缘张裂缝较顺直,较密集,坍后坡面较凌乱,不似滑坡的整体性。坍塌是坡率过陡或坡体含水量过高的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放缓坡率或增加排水和支挡工程可以稳定。但滑坡不是坡率问题,有时滑坡前缘受推挤松散也会产生坍塌,它是滑坡活动的一种迹象,若刷缓边坡,可能造成滑坡大滑动和笵围扩大。

 

图 3 坍塌的外貌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应对措施
@所有人!应急管理部提示信息
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 | 常考的地质灾害小常识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
精美地质灾害科普图及相关知识宣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