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安与蕉城交界处山中古官道遗迹探究

福安与蕉城交界处山中古官道遗迹探究

作者:刘世昌

我们热衷于徒步古道的驴友一行,今秋前往蕉城区与福安市交界的大坪行政村岭头自然村,探寻数百年前的古官道遗迹。

1999年版《福安市志》记载:“福安县城——宁德古道,出城南,过溪口桥、江家渡,经白沙、同台、浦后、狮子头店,搭渡船至赛岐,经大留、上塘、湄洋,入宁德闽坑。”甘棠镇湄洋村怎么到达宁德闽坑呢?其一就是沿着现在的104国道,其二就经猴盾至塘下。或许市志编撰者省略了古道上的某些自然村,而只录行政村或重要地名。翻阅史志,实地查看,也许令古道走向更明朗。

清乾隆《宁德县志·陆路》记载宁邑接安邑的其中一条陆路,其“历福口、洋头、闽坑,至福岭头,离城五十里,与福安福岭塘交界。”我们利用现代电子地图来寻到“福岭头”和“福岭”却毫无结果,再查到蕉城区八都镇大坪村下辖自然村大坪、葛藤坪、岭头、长冈和尖石坪。“岭头”是否就是“福岭头”或“福岭”呢,带着十二分的期盼,一路寻问来到岭头村。山花野草、翠竹苍松、古道旧屋,令人信心倍增。

新建忠平宫内墙镶嵌一面碑刻,碑记中“福岭村”赫然醒目,乐捐者姓氏基本都为周氏。长老叙说,岭头村旧名福岭村,乡亲单姓周氏。先主原来居住在福安廿八都(甘棠观洋片)某村(隐去村名),被疑为某厝失火的主谋,惹不起纠缠,便独自逃离至冈顶半山腰,筑草寮,辟荒山,历尽千难万苦,成家育子,后迁至岭头。他就是福岭周氏始祖子福公,源出宁德赤溪镇夏村,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被曾孙辈葬于闽坑附近,其神位被供奉在忠平宫内。

现在岭头村也是福安与宁德的山路交界地,一条官道穿过村落,村口大树旁默默驻守着两面石碑,一面镌刻着“福宁镇标左营交界”及其四至,另一面风化严重不易辨认。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福宁州设有福宁协,顺治十五年升为福宁总镇,下辖镇标中、左、右3营,福宁镇标左营驻扎福安县城。乾隆年间,左营分防白石司炮台兼辖白石司、马头、大梨、岭头、衡阳、南浦、阳尾、岭头、坂头、猴垅、大留、曾坂等塘汛(即关卡),把总1员,共兵67员。福安与宁德官路交界的福岭(岭头)就有福岭塘,在县邑南部一百里。

遇见“福宁镇标左营交界”碑之后,我们似乎明白:一条自福州为起点,经过蕉城到福安的古官道,清朝末期改从八都镇洋头、闽坑、塘下至大坪岭头,再北至湄洋清水壑、观里油坊、樟坂店、倪下,一路向北,抵达福安县城。其中清水壑自然村隶属湄洋村,《福安市志》记载古道经“湄洋”并无误。

清水壑村与岭头村之间还有路亭遗址,路亭又为何名?清乾隆四十八年版《福安县志·古迹志》记载“福岭亭,在二十八都闽坑岭头。监生林良瑗,雍正四年建。至乾隆十八年,孙开极重修”,清光绪十年版县志也如此记载。1992年版《甘棠镇志》记载,明清以来,甘棠境内共建有路亭25座,其中先后废弃的路亭有一座“清水壑村源泉亭”,而没有“福岭亭”。因为“福岭亭”正常在现归八都管辖的岭头村境地,现已不在甘棠境内,这有待今人辨识,不给后人留下谜团。

让我们心口甘甜的是冈顶山种植出的绿茶,让我们永远感恩的是每次路过总得到热情款待,让我们倍感亲切的是岭头乡亲讲着标准福安腔。站在岭头村冈边,南望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八都闽坑段,北俯甘棠廿八都里的多彩田园……福安与蕉城交界境地,原本一土。

站在八都与甘棠交界处的岭头冈边:

南望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八都闽坑段:

北俯甘棠镇二十八都里的多彩田园:

编后语:

根据作者曾经发过的文章和本文所述,这条福安与蕉城交界、地处甘棠镇境内的古官道,其中提到倪下、大留和上塘村名,可能由于年代的前后不同,其中的一段古官道又出现了两条不同的走向。

因为莲花山脚下的甘棠洋,原本一片汪洋,倪下村至大留村的“古石塔一线”山中古官道,位于莲花山以北,而上塘村位于莲花山以南山脚下的甘棠洋滩涂边,故倪下村早于上塘村开基。

所以小编认为:在上塘村未开基之前,这条古官道其中的一段是走“大留~古石塔~倪下”一线山路的,后来上塘及甘棠开基形成村落后,就改走“大留~上塘~清水壑”一线了。

历史过往已很久,古道悠悠待探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宁德最美最全的赏荷地图来了!快收下
那些宁德古官道上至今被人遗忘的村落
2019年宁德各县(市、区)GDP出炉,福鼎排行第三!
福建宁德蕉城
我叫宁德08
乱弹闽东人—外地人看闽东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