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延洲┇大成乡:献给挺立起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一代中师生(58、59)


大  成  乡

献给挺立起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一代中师生。

(长篇连载)

安徽怀宁  吴延洲

58、临危受命
  “两基”投入的巨额债务依靠乡里解决,江书华与成杰保持亲密接触。高子瑜换下孟焕,乡政府自是心照不宣,高子瑜对成杰自是感激,或出于真心,抑或出于假意。见成杰当了乡长,杜隽不由志得意满。特别是成杰知道他与郑怀不素,不遗余力的帮他上位。剧情反转,高子瑜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8月25日,高子瑜忽然打来电话,教委已经研究通过了,调程庸到东南小学负责。内部消息,不可长谈,不过还要把东方小学扫尾的事做好,匆匆挂了电话。程庸临危受命却了东南。
  周伟任东南校长二年,因滥发津补贴,学校内部矛盾重重。江书华责成高子瑜、郭克与巴峰去查过,并清退部分资金。本期校长与主任同时调出,老师却一个未动。教学成绩全乡没了下位,综合评比也不例外,程庸当了救火队长。
  校园满目荒凉,暑假有失管理,杂草丛生,高过头顶;树木葱郁,浓阴匝地,阴森潮湿,蚊虫密集,入内顿生恐怖之心。
  在去年与周伟争锋中,老师们获胜,他们提自己的要求,说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程庸不动声色,让子弹飞。他们尽情地坦露心声,不作任何表态,将所有问题过了一遍,抓住关键。“我与主任新来乍到,现在是新的学期,以前的是是非非,提起伤感情。既然伤感情,就不提了。今天要大家提的是,新的学期,我们该怎么办?这个越说得多,想得多,越好。”程庸给第一次会议定了调子,割断了以前的种种,不再纠缠。接下来集中精力讨论新学期的事。“任课的事,我先提一下,人数最多,成绩最差,纪律不好的三年级我带语文,剩下的你们可以选择了。”程庸把最差的班认了,没人再说什么,最头疼的课程分工迎刃而解。再根据对老师教学情况的多年分析,把适当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更是皆大欢喜,老师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入轨。整饬校园环境大家齐动手,男教师出力,女教师准备晚餐,其乐融融。
  假期学校无人值班,调皮的孩子进来,把课桌凳糟蹋得不成玩意。不爱惜课桌椅的孩子弄得缺胳膊少腿不算,还用小刀,刻上名字,划出许多道道,剜了许多孔,有些还钉上钉子……木匠修好后,尚缺油漆工。可附近油漆工一看千疮百孔的桌椅,都托辞不接。几经周折,打来一位曹姓漆匠。个子很小,特丑,人长出青蛙的特征。头发粗密、蓬乱,凸眼如蛙目,鼻头特大,鼻孔朝天,嘴巴宽大像蛙口,五官布局极不协调。更奇的是指趾十个指头没有指甲,如一根根肉笋,其间还连有蹼,不过后来手术处理了一下,双腿膝盖向外撇,扭曲成蛙腿,走路蹒跚如鸭行,一身衣服沾满油漆,脏兮兮,初见如遇怪物。一进校门吓得老师们直躲,以为怪物。心中虽不愿,可开学在即,又没人可找,凑合吧,只要把事做个大差不差就中。


  曹漆匠反复看过后,表示可以试试。程庸心中不觉松了口气,试试就试试吧。至于工钱,先做做再谈。也只好如此。奇迹真的出现,一个多月的工夫,曹师傅非常努力地做着事。他小心地把大小孔填满,细心地刷上油漆,从外观上绝对看不出是整修的,工钱也要得很地道,绝对比别人低。老师们返校后抚摸着课桌啧啧称奇。人不可貌相,只要有那份责任心,什么事都能做得好,诚哉此言。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程庸将全年的目标定在提高成绩上。成绩从哪来,从研究中来,程庸在全乡上了一节公开课,既是外出学习汇报课,也是学校公开课起始课,停了几年的教研活动重新启动。
  一天教委通知,全乡“两基”总结及复核验收工作启动会,由乡里主持。会议在东方小学召开。程庸走进熟悉的校园,一阵感慨,倾注高子瑜和自己多少心血。花圃星星点点的小花,似曾相识地朝他微笑;快一年,学生见到围上来,眼中含着眼花,不停地叫着“程老师”;徐文青拉着手,“走了,哪就不来了?”;王玄旨笑道:“潘老听麻将声走了。”“什么?”程庸好奇。“打不了,他说听到麻将声,舒服,瘾真大。听着听着,眼闭了。好玩吧。”为麻将终身不渝。周边人在校门前探头探脑相问,“听说程老师来了,来看看”;烧饭的大娘,不停地抹眼泪……
  领导莅临,韩梦婧解说,成杰笑着对县局领导说:“想不到吧,乡下也有这样花园式学校!”“想不到,想不到,早听说大成学校建设得好,就是没具体印象,想不到到这么好!对啦,哪位是校长啊,得表扬一下。”成杰让跟随其后的杜隽上前:“杜校长,来见见王局长。他就是东方小学校长杜隽,刚才介绍的老师是他的妻子。”夫荣妻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好,好,年轻有为,珠联璧合,教育的希望全在你们身上!”王局长握住杜隽的手,有力地握着。高子瑜脸色难看,心中暗骂,还有不要脸到如此程度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乃自然规律,可不能躺在前人功劳簿上酣睡,还表功,恬不知耻。他心中搁不住话,不但在江书华面前大放厥词,还当面羞辱杜隽,树敌多多。
  原来节假日,杜隽与“瘦猴”总在高子瑜家吃喝玩乐,可杜隽自从当了东方校长,就没有影子。一天,高子瑜见杜隽打中心小学门前过,却过门不入,便拉下脸来问:“到哪里去啊,做么事?坐一下才走!” 杜隽停车,没下车,撇撇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到乡政府,汇报工作!” 高子瑜一听,怒不可遏,“中心小学是业务直接领导部门,不见你汇报工作,到乡里汇报啥工作?”其实超级汇报最犯忌,杜隽难道不知? 杜隽理也不理,发动车子扬长而去。高子瑜跺脚不已,可也无能为力。高子瑜本来可以依重郭清,可这个倒霉蛋,因与程菊扯不清的关系,而调离大成,让他失去有力臂助。高子瑜又想到了程庸,得让他有一个适当的位置。
  五月假期来临,教委通知:教育工会将组织教师到黄山旅游,拓展教师视野,不能让教师生活在闭塞的校园内,只能透过校园四角去远望天空。当日坐索道直上光明顶,观飞来峰,夜宿白鹅山庄。第二天早早起床,观黄山日出,登莲花峰,山路陡峭,需攀缘铁链而上。“师兄,登不登莲花峰?”陶焰问程庸。“登啊,一定登,不登莲花峰不就白来一趟嘛。”程庸拔腿而行。众人勉力而上,终于登顶。嗬,举目四顾群峰低,山峦如翻腾的海浪,莲花峰如海浪飞起的浪尖。程庸、苏百出水芙蓉等人合影于莲花蕊,便顺东边的山岭而下。下山小心翼翼,紧抓铁链而行。程庸在山道拐角险要处见到余陈风,他见程庸如遇救星,“程校长,拉我一把吧,我头晕得厉害。”“好的,没关系,我挽着你,你险处就把眼睛闭上。”程庸心中纳闷,年纪轻轻的怎么如此恐高,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吧。可既然求助于他,还是挽住他,抓住铁链,徐徐而下。
  岭下程庸遇到高子瑜,他正在催促掉队的同事,“快点走哇,江主任让我们到东岭去。”说着拔步前行。东岭高悬大钟一口,花钱十元可撞钟一声。一声福,二声寿,三声平安。“我来撞钟三声,愿各位老师此行平安;家庭平安;一生平安。”江书华意气风发,抓住吊索钟槌,叉开腿,身体后仰起势,奋力撞击。“咣、咣、咣。”钟声在山谷回响,将平安送达到每个人的心头。腐烂他却没平安地走完职场。见迎客松,别送客松,人已疲惫,路变得格外漫长。程庸走走停停,观赏奇峰怪石,山谷流泉,不觉下得山来。
  教学如登山,有上有下,有平坡,有坎坷,是个过程,重要的是不要脚步匆匆,错过沿途风景。六月教学质量检测,程庸三年级语文成绩,由倒数第一,成为顺数第一。整体成绩由最下位跃升为第二,仅次于许成中的古城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全乡第一。
  成绩出来后,高子瑜异常高兴,代程庸出面邀请江书华、郭克、巴峰等人作客,地点在“乡味”排档,宾主尽欢。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直线下滑,这让高子瑜始料未及,江书华大跌眼镜,孟焕冷笑不已,郭克心力交瘁……正如陈源所料,高子瑜想到程庸。


59、秀干成栋
  八月中旬,秋老虎肆虐,太阳炙烤,树叶打着卷儿,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更给人一种烦躁。一丝风也没有,电扇“呼呼”转动,送来阵阵热风,喝下的水仿佛直接从表皮渗出,很快聚集沿脸颊、前胸和后背滚落,如虫轻快爬过。程庸热得无处存身,校园内不知名的小鸟,难耐高温,不停地“啾啾”叫着。就在此时,电话铃响,如此酷热,是谁啊?程庸伸手去接。电话中传来高子瑜的声音。“小程啊,在忙什么?”“哦,校长,天热死人了,不知干什么好。”“上次和你说的事,就这么定了。查苇和江主任要找你谈话。”“这……还得考虑考虑。”程庸有些迟疑。“就这样吧,我们搭档那么多年,彼此理解,何况业务是你的专长,对全乡教育,对你个人都有利。”高子瑜帮程庸分析变动的利弊。“好吧,不过怎样应答呢?”不惯在正式场合交流,程庸心中没底。“我待会也过去,天太热,估计下午四五点,考虑考虑吧。”高子瑜满意地挂了电话。放下电话,程庸思绪乱飞,理不出一个头绪。他与高子瑜一起工作六年,高子瑜最欣赏他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没话说,学校管理非常出色。程庸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各种活动身先士卒。在他示范带领下,老师们二话不说,紧随其后。程庸也有强势的一面,他不定时巡视校园,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备课匆匆上堂,是乡村教师通病,检查来时,突击补上。凡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始。提高备课质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程庸巡视时,在教室门口拦住老师,检查备课,如没备课则不准上课。如此抓住教学管理的牛鼻子。开始老师们不理解,教了那么多年,还不知怎么教?“那么多年的学生一样吗?”程庸反问。“自然不一样,教学内容大差不差。”依旧有理由。“备课有两块,一是教材处理,另一个是研究学生……”程庸耐心说服。坚持一年,老师们尝到甜头,不再纠结备不备,而是思考怎样备。程庸找来大理材料,供老师们学习。一个学习组织在需求中形成。三勤夹一懒,纵懒也不懒,学校管理形成一种需求,一种生命惯性,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想到此,有了底气,不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嘛,胸有成竹。
  四时许,巴峰打来电话,“之过的话,程校长嘛,你好,恭喜!” 程庸明知故问:“巴主任,哪有什么喜事啊!” “哈,哈,你不晓得啊!之过,让你担任中心教导主任,一个校长换两个主任。”巴峰打着哈哈。“谢谢巴主任,要你多多关怀!”程庸客气地回道。“啊,之过的话,以后就在一起,年纪大了,要你多多照顾!不说了,赶紧到教委来,领导等你谈话!”有没有要求?没要求,在哪都是工作,天下锅都仰着烧,听领导安排,在路上程庸脑中演练。
  查苇、江书华和高子瑜,都认识。程庸穿拖鞋进门,江书华眉头皱了一下。程庸一向随意,正式场合不自在。高子瑜感觉江书华不悦,“程庸,你在做么事啊,赤脚往这跑!”他有话就说,不三弯九转。程庸抓头,脸红,羞惭。有些事说破,便没事。“今天找你来,是有个事征求你意见,教委准备调你到中心任教导主任,你愿意不愿意?还有准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别太拘谨了有一点说一点。”江书华直接进入谈话程序。程庸有社交焦虑,不知从何说起。“这小子,就是不会说,要他写一下就几千字。”高子瑜化解紧张气氛。“教书是我选的,无论在哪都可以。”程庸一急,居然有话。“好,这话我们爱听,算表态了,至于具体工作,到中心再说。”江书华刹住话题。程庸长吁一口气,在众人的笑直接中跑了。夏健接替程庸当东南校长,陈源到古城,准备接替即将退休的许成中。程庸挑起两人的事。


  开学老师们听说“东方不败”任教导主任,有的欣喜,有的担心,有的观望……会上程庸只说了句:“以后大家看我怎么做,就怎么做!”江书华听说,笑问:“就职演说就一句?”“是的,当老师的都聪明,不用说什么?简约一点有份量!”程庸老实回答。“不看广告,看疗效!”郭克用广告台词,调笑一句,众人大笑不已。教导工作是程庸老本行,一切驾轻就熟,常规管理从备课开始,不走过场;教研工作扎实开展;还有让学生多看,多读,多写(多练)。
  程庸来到图书室,打开门,霉味袭人,“郭校长,图书室没用过啊!”他问郭克。“都抓教学,哪有时间看书啊!”郭克无奈地说。“不对,读书是一种个性化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广泛阅读,我来制定一个图书室开放计划,从现在起让学生读书!”程庸还发现早读课,老师们都在上课,马上叫停,早读是学生读书时间,没有读何来教?何来写?早上吃饱穿暖,正是读书黄金时间。
  一年后,中心教学质量直线上升,。程庸单科成绩第一。高子瑜欢喜地朝他就一拳,“就晓得你行。叫上江主任,我们好好庆贺一下。”灯火阑珊,江书华、高子瑜等相聚“乡味”排档。“不错,不错,要用对人!程庸,平时都是你敬我,今天我敬你一杯!”刚开席,江书华主动敬酒,这可是头一遭。高子瑜、查苇等也纷纷与程庸喝,突出酒席主题。鲍颖化了浓妆。程苟见了,不住地调侃:“今天是双喜临门啊,我敬江主任一杯。” 眼睛却斜斜地盯着鲍颖,众人一见皆笑。江书华弄了大红脸。“作死的,怎么扯到我头上。”鲍颖娇嗔,“江主任可要为我作主啊!”江书华微笑不语,程苟盛满杯,端到她身边,“打的过来,干你一下。”突出“干”字,透着暧昧。鲍颖知其中意蕴,红脸,娇笑:“劝女人喝酒是用开水浇花,我妈叫我不要喝!”“噗哧”满坐笑喷。他们知道江书华今天高兴,便与江书华的“蓝颜知己”调笑不已。
  程庸喝了不少,回来在总结上写道:教育教学是复杂问题,任何复杂问题都有简单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实质是提高两种情感:教师的教学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兴趣从何而来?从教研中来;学习兴趣从哪来?从阅读中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可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内生动力。积极情感源于成就,教研给教师,阅读给学生,以成就感……
  一天程庸止街,见一姑娘,好生面熟,像在哪见过,不免多盾几眼。“那么看姑娘,不礼貌吧,小心眼球掉下来。”她嗔怪,旋即又笑,“哈,哈,没见过漂亮姑娘,失态了吧。程主任。”程庸不觉脸热。“说中了心思,是不是?本姑娘姓柳名菲菲。得赔礼!”快人快语。“对不起啊,女大十八变,几年不见,认不出来。你姐还好吧?”“每次见面都问姐姐,该不会没追上她吧。我不比她差,动没动心。”她肆无忌惮,咯咯笑弯了腰,野丫头,满口疯话,程庸苦笑。“郑怀高升了,你说怪不怪。一升官,来的人太多了,你同学王文干抱上他大腿,要升办公室主任。你就没有想法?”交浅不可言深,程庸岔开话题,“哦,有这事啊。对啦,你得叫姐夫啊。”“狗屁不是,他哄老爸,拆散姐和陈源,害得姐姐不知哭过多少回,走后不回来,还得了抑郁症。我讨厌他,恨他。”咬牙,眼中闪过伤感和恨意。
  “菲菲,菲菲,”有人叫她,两人同时扭头一看,是王文干。柳菲菲贴近程庸小声说:“待会拖住他,老爸想让我嫁给他,想得美,我不是柳依依,我的事自己作主。拜托了。哪天去看月姐,有人说她性格像我姐。”丢下一句话,风风火火骑上“木兰”绝尘而去。程庸一笑,月姐温柔、文静如柳依依,怪不得疯丫头信口开河。后月姐与柳菲菲一见倾心,姐妹相称,成了闺蜜。
(未完待续)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延洲,小市中心校副校长。出版作品集《静等花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之三百零八
中国教师报·三访杜郎口中学
利 刃 作者:何敏【散文】
长郡滨江:明星校长引领德育天团 ,孜孜不倦研讨育人良方
2018年第145篇:读张玉新老师的《当务之急是“啃”读一本垫底的书》
校本培训促启航,研学寓教共成长——卢氏县第一小学暑期校本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