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志伟:秋风起兮秋虫鸣



秋风起兮秋虫鸣

安徽  江志伟

  又是“鸣笙起秋风”,又是“天凉好个秋”,窃以为,其“好”就好在“秋风起兮秋虫鸣”上。倘若说,春天是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催春阵阵催来的,夏天是知了“知了、知了”的蝉鸣长调唤来的,冬天是雪地里“汪汪汪、汪汪汪”拉着爬犁的小狗狗们拉来的,那么,秋天,则是秋虫“啹啹啹”、“嘀嘀嘀”的鸣叫声唱来的。正所谓“秋声一半在虫鸣”,一部秋声赋,半部是虫鸣啊。
  秋虫,一般被认为是专指蟋蟀,或者泛指秋天的昆虫,诸如黄蛉、金蛉子、蝈蝈等,古有“十三秋虫”之说。我只玩过其中的蟋蟀和黄蛉,这是因为,闻名于世的“屯溪大黄蛉”,本来就是我家乡的特产,故能近水楼台先得“虫”;而蟋蟀呢,则是因为我那书香人家的家中,祖祖辈辈留下了为数多多的蟋蟀罐、黄蛉盒等文玩器具及其秋虫之玩的传统基因,与其空着,不如养着,代代薪传,天经地义。


  “秋风起兮秋虫鸣”,不知愉悦过我童年、少年读书时代的多少个暑假时分的秋夜。顶着星光,潜入荒郊,打着手电,抓着丝网,一旦倾听到蟋蟀的鸣叫声,则立马蹑手蹑脚、闻声而去、屏息呼吸、轻翻砖头、悄拨草丛、快罩丝网,于是,网落蛩困、束手被捉。整个过程非常享受,妙趣横生,无以言说。那趣味,甚至远远超过了此后的蟋蟀罐中的喂养蟋蟀、用蟋蟀草撩拨蟋蟀和斗蟋蟀胜利后的振翅高鸣的欣赏等。其个中之妙,既有“过程是最美的”的原因,更有那过程中所学到的许多书本上、课堂中所学不到的小知识,诸如:最佳抓秋虫的时间,是处暑到白露这段时间;诸如:“叫声大的不放过,叫声急的不放过,叫声怪的不放过”的捉虫三窍门等。
  “秋风起兮秋虫鸣”,秋虫的鸣叫声之于我的感受,是那样的美好,它紧联着我的童真,紧联着我的乡愁,紧联着我的回忆,而且一直都是那么的诗意绵绵——秋虫,把耳朵叫醒;秋虫,把暗夜叫亮;秋虫,把诗情叫浓;秋虫,把童心叫返;秋虫,把乡居叫欢;秋虫,把人间叫暖……每一个意象都是一首诗,“叫”,则是它们共同的“诗眼”。


  其实,这番诗意绵绵的感悟,并非我的发现。由于“秋风起兮秋虫鸣”现象的颇具诗情画意,因此自古以来就深受过诗人骚客们的关注与吟咏,佳作连连:这里既有白居易的“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蛩”即蟋蟀),也有张来的“晚风庭竹已秋声,初听空阶夜蛩鸣”;既有范成大的“璧下秋虫语,一蛩鸣独雄,自然遭迹捕,窘来入雕笼”,也有陆游的“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既有杨万里的“细听蛩声元自乐,人愁却道是它愁”,也有真山民的“蟋蟀数声雨,芭蕉一寺秋”;既有刘洗的“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也有徐卓的“乡国三千里,寒蛩总一声”;既有王令的“秋夕不自晓,百虫齐一鸣”,也有陈文述的“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端的是:古来声声秋虫鸣,化作诗句更动听。


  有两则关于“秋风起兮秋虫鸣”的轶闻也非常有趣,且留此存照,它们是:
  《英汉大词典》主编、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陆谷孙,有一段涉及“秋虫”的自述,非常走心,非常罕见,他说:“一到秋天,秋虫鸣叫声大起,这时故乡的草木、风物、氤氲,那些说不出的牵引力就会催着你回来。这是很难描述的情感,像脐带一样无法割断。”(《解放日报》2016年8月5日《陆谷孙的精神王国》)人们不得不叹服,在“催着你回来”回到祖国来的爱国教授陆谷孙的心中,那大起的“秋虫鸣叫声”的牵引力之大。


  当代著名朦胧诗代表性人物顾城,也写过这么一段涉及“秋虫”的文字,独具诗意,独具哲思:“在那些草中间,我听见蟋蟀的歌声,我想起法布尔书上的话,它说,满天星星都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最美丽的不是星星,而是这个小小的蟋蟀的歌声。一个小虫子,拉着它的琴,在一个很小的土洞里,不是为了赢得观众,只是因为热爱。这个蟋蟀和我们人一样有它的生命,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支歌曲。”(顾城《顾城哲思录》)人们又不得不叹服,在顾城的朦胧世界里,那拟人化了的蟋蟀之美妙,堪称无与伦比。
  啊!秋风起兮秋虫鸣;啊!秋声一半在虫鸣……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江志伟,男, 安徽黟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连心锁》、《皖南风景线》、《老街与少女》、《黄山松宣言》、《花山谜窟揭谜》、《黄山恐龙之谜》、《算神大位》、《花山谜窟》、《珠坛撷韵》、《算神大位》、《郑寒砚集赏析》、《徽菜飘香》、《走近程大位》、《韩再芬》、《周诒春》等多部,合著的有《黄山与徽文化》(与朱万曙、程亚星合著)等。此外,编有《旅游文学讲义》及其配套教材《旅游文学作品选》各一部。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天的虫鸣
秋天的虫鸣
秋聲一半在蟲鳴。
古人说伤春悲秋,为什么我们总在秋天叹息?
秋夜何其多
[转帖]秋虫欲雨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