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一首“闺怨”诗,明写怨情、暗写战争,读之触目惊心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 ◆

内容来源 | 金昌绪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唐诗中有一种非常幽怨的题材,写女子独守空闺思念情郎而不得的感情,后人归纳为“闺怨诗”,女子为什么会闺怨呢,大多数因为情郎出征打仗去了,所以这一类的闺怨诗,除了怨情之外,往往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厌战情绪,比如金昌绪这首《闺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的作者金昌绪,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仅知他是唐朝余杭人,流传的诗作也只有这一首,数量虽少、质量却高。他站在一个妇女的角度,用一种幽怨的口气,描写了一个社会现实。

黄莺在树上聒噪,扰乱了女子的清梦,她梦到自己跋涉千里去到辽西,和从军远征的丈夫相聚。你知道,一旦出征短则三五年难以想见,长则生死永别,好不容易在梦里团聚,还被黄莺惊醒,这一肚子的气无处发泄,也只能吩咐侍女,把这些恼人的臭鸟全部打跑。

所以你读这首诗,它确实有怨情在里面,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辽西”二字,唐朝初期虽然国内日渐太平,但辽西地区还有契丹不断骚扰,朝廷不得不征兵作战,战事连年不断,征夫就迟迟不归,无数情侣夫妻被迫离别,陷入无尽的相思之中。

表达这种情感的诗歌在唐朝并不少见,崔颢就有一首《辽西》说:“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向安居乐业的洛阳人民传信,传的是啥呢,是“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是辽西将士的悲苦;李白《寓意三首》也说:“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是女子和丈夫分离日久,只能托梦去辽城相见;更为人熟知的,比如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为了让你能够封侯,所以我让你随军出征获取功劳,但我现在后悔了,比起封侯荣华富贵,平平淡淡才是真。

你看这些诗,无论是辽西的征夫、还是闺中的女儿,他们心中都有一种怨恨,看似闺怨,却都和出征边塞密不可分,诗人写边塞也不写获胜了怎样怎样喜悦,而是写因为战争被迫夫妻分离,这种无能为力的怨恨,是对战争的极度厌恶。

“打起黄莺儿”这首诗也作《伊州歌》,和《凉州词》、《甘州词》一样,都会边塞曲调,诗中女子的怨,仅仅是怨丈夫不归吗?不是的,她是怨恨战争不断,因为战争不断,丈夫才不能归。

所以你读这一类闺怨诗,虽然题目叫做《闺怨》,但除了怨情之外,更应该读到那个时代人们对战争的厌恶。这是古代人的悲哀,他们即使生活在大唐盛世,依然免不了战争的侵扰。更何况生活在末世的人们?

为自己感到庆幸吧!

我们现在很难体会到这种厌战情绪,只因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无数的边境英雄守护着每一个平凡的你我,如果没有他们血肉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那我们读这句“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将会是多么触目惊心!

向英雄致敬!

————  / END /  ————



推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鉴赏:边塞诗鉴赏要诀
此人只一首诗存世,全篇仅20字,却为何成功入选《唐诗三百首》
相思的诗词趣味表达
四首经典唐诗写尽春闺苦,相逢只能在梦中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典◎悔教夫婿觅封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