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那么多,我哪记得住?会被这一首就够了!

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天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于仲春和暮春之交,人们在这天,要祭祖,还要踏青,同时,它还融合了上巳节和寒食节两大古代的重要节日,可以说是兼具了人文情怀和自然之美两大特点。

诗人们到了这天自然是浪漫情怀压制不住,非要作诗不可,所以有关清明节的诗词,也是二十四节气里面最多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当属清明诗词中的带头大哥了,没记错的话小学课本里面就会学吧,这也是我心中描写清明节最妙的一首诗。这首诗的色彩非常清新,但是心境却是凄冷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一句就交代了时间、环境、气氛,清明节这天正是春色最明媚的时候,但是清明时节也是气候最容易变化的时候,杜牧就正好遇上了闹天气。

清明节这天的雨,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做“泼火雨”,因为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这天的习俗是禁火,吃冷食,所以就用清明的这一场雨,来把火泼灭。

杜牧用“纷纷”来形容泼火雨,也真真是妙极了,我们通常用纷纷来形容雪,而且只能是大雪,但是用来形容雨却正好相反,纷纷之雨,必须是细雨绵绵。不同于夏天的倾盆大雨,也不同于淅淅沥沥的秋雨,春雨的特色是润物细无声,是润如酥的。

路上行人欲断魂:第二句写人物和心境,这里的行人,可不是指踏春旅行的人,而是指杜牧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断魂的意思是失意惆怅,满腹愁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清明节这天按照传统,应该是合家团圆,一起踏青的日子,但是杜牧却只能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看着别人一家老小要么扫墓、要么踏青,玩得是不亦乐乎,即使有雨,那也是为这个日子增添几分情趣。

对于孤身一人的杜牧来说,不免触景伤情,天上下起的“纷纷”细雨,就不但是描述一个天气了,而是诗人凄迷心境的一种呈现,真可谓是烟雨凄迷。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此时已经陷入了惆怅中,那解决的办法当时是喝点小酒,顺便还可以避避雨,被淋湿的衣服也该找个小火炉烤干一下吧?于是他就问了路人,自然引出了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上句留下了一个疑问,杜牧到底问的是谁?这句给出了答案,原来,他问的是一个牧童,这句是整首诗的精妙所在,不但解释了上一句的疑惑,还以“遥指”这样的一个动作来作为答复,比直接说就在前面生动有力得多。

杏花村到底在哪里呢?诗人说遥指,却未必是十分遥远的地方,可能就是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看去,路的尽头,隐隐约约能看到那里盛开的杏花枝头。这种若远若近、若即若离的距离,恰巧是最美最骚动人心的存在,若是近在眼前,或远在天边,还有什么写入诗中的意义呢?

《红楼梦》里有“杏帘在望”一景,其妙处就脱胎于这句诗。

至于接下来的事,杜牧走了多久,喝了多少酒,有没有消愁,就不用作交代了,诗至高潮戛然而止,负责把你送上顶点,站在顶点上面,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嘿嘿,自己去想象吧!

喜欢记得来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牧的这首《清明》,通篇白话,为什么能成清明诗词巅峰之作?
关于清明节诗后续
清明诗话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 杜牧《清明》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清明·杜牧
杜牧的《清明》废话太多,有人改了N个版本,还改成了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