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o.50 野生摄影大师:刘涛 | Masters' 1
注:以下内容所有引用部分均已标注来源



Masters' :摄影大师作品分享◀

Beeber's :比白个人作品分享

Followers' :临摹作品分享

Friends' :比白朋友们的作品分享




00


前  言



欢迎收看全新的板块~
就像上面写的那样,之后我会分为四个板块来分享~不知道我接下来在做什么的请点击 新板块来了!接下去全新内容的预告!


前几天当我开始准备新的内容的时候,我发现这远比我一开始想的要难得多。
另外先说明一下,每个人对于摄影作品的阅读,都是非常主主观的,也许今天分享的这个摄影师的照片你会觉得很棒,但是也有可能会有“这什么玩意儿,我也能拍”的想法,这些都非常正常,也欢迎提出不同的看法。
我的水平有限,不发表太多自己的看法,我主要从不同的渠道去收集不同的人对于这些的作品的评价,也欢迎大家在最后的讨论区进行讨论。
我在Masters' 系列的第一期先分享刘涛的作品,是因为他的照片非常有市井烟火气息,更贴近大家的生活,更容易引发共鸣,激发大家抓起手机上街寻找那些之前被忽视的美。




01


简  介



简单介绍一下刘涛,他一直生活和工作于安徽合肥,之前是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抄水表工。他的作品在14年左右被三联生活周刊网络分享后广受欢迎,被誉为“野生摄影大师”。其作品被央视、《时代》、BBC等国内外媒体报道,获邀参加德国、日本、法国等地的影展。


很多人愿意称刘涛为“野生摄影师”,大概是因为他的照片不服从任何特别的使用目的,他不为媒体工作,不为任何人工作。但他的照片却又并非仅仅为了娱乐或打发时间。刘涛的拍摄有高度的自律。不少摄影师并不能成为自己照片的作者,因为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照片,拍照只是一种碰运气。刘涛会精心选择自己的照片,在一日拍摄的几十张照片中,那好的至多不过六七张。[1]

身边有不少玩摄影的朋友,风格各异,我分不出优劣,但总觉得缺一些什么。
后来我想了一下,可能因为对他们来说,摄影并不是摄影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
拍私房、拍人像,是勾搭妹纸和取悦男女朋友的手段;
拍婚纱、开班教学,是谋生和挣外快的手段;
用单反拍照、PS之后传到手机里发朋友圈和instagram,是求关注的手段。
刘涛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摄影这件事情没有所图。
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牛逼闪闪的履历,甚至只用微单。
他不会说我有一个梦想,要辞职去旅行环游世界拍照片。
但他说他喜欢森山大道,他每天拍几十张只选一张,他会为实现一个构思好的镜头在路边等待,为拍一张照片被拾荒者追着跑。他坦然地查水表,坦然地拍照。这种坦然就很难得。[1]



02


作  品



有了一点点了解之后,我们来看看照片,今天的照片数量会非常非常非常多,有太多有趣的照片我实在不忍心不放进来。


以上图片来自微博@Grinch1982,只选了很小的一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到微博看看[7]


03


评  论




艺术家马良则评论说刘涛的画面里,“有我们每个人鱼水难离的中国式生活,吞吞吐吐的人世间所有无可抗拒的温暖和艰辛”,“他不是个愤世嫉俗者,又天性幽默,所以他的照片里有了生机勃勃的天地众生,我真喜欢那些诚实的小照片儿啊。”
“这些人和人之间平等温和的注视,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么?” 马良说,“也许正因为他是一个‘抄水表的’,所以镜头里没有自负。他只是个行走于俗世间的普通人,就我的观察,他真没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哪怕如今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著名摄影师。我真希望他永远不要反应过来这事儿,能一直保持质朴的初心。”[1]

看刘涛的照片,仿佛就是小时候,趴在窗边,刚刚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全部源于你此时此刻正趴着的,那个窗台。

那种眼光,不带情绪,不带感受,介于在公平和漠不关心之间,有种特别迷人的新奇感。[1]

刘涛拍照三年以来,并非一成不变,开始时“保证每张照片都有亮点”,后来逐渐融入自己的情绪,对合肥街头与人的感情。他曾把自己的照片划分为“社会风景和内心的风景”,表现在作品上既有荒诞幽默的场景,也有充满内心情绪类似于森山大道的图片。
……
去年一个法国的画廊来合肥和刘涛谈购买照片版权的事情,出价不菲,被刘涛婉拒,刘涛收入不多,但是他从没有把街头摄影与赚钱扯上关系,他说“我怕卖了版权以后,就会按照他们挑选照片的喜好来拍片”。[1]

你知道刘涛吗?他拍的就是普通的街道,他每天抄水表都会经过的普通街道。了解一下他,就知道周围两公里都是风景[2]

照片中很多巧合都是等出来的。比如一张照片里,行人的影子正好投射在墙上的画框中,拍这张时刘涛给自己预设了20分钟等待时间,期间不停有人的背影投到墙上,最后终于等来一个侧身经过的路人,又正好抬头看了他一眼,凑成了一个完美的画面。最初学拍照时,刘涛为了等一只猫跳到窗框上,蹲守过2个小时,部队站岗的经历让他变成了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而街拍本身就是个孤单的工作,大街上的每个来去匆匆的行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只有他没有目的性,那种游荡也是孤独的。[4]
这个摄影师叫刘涛,他的镜头记录下了合肥街头很多生动有趣的瞬间,也不乏一些有关人性的思考。我是真心敬佩这样用心对待生活的人。[5]
刘涛从没有学过摄影,所有作品都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他的技术和构图也持续被一些学院派摄影师诟病,不过群众的感叹支持声明显更足更大。这些作品与我们市井人深刻的共鸣着,而不像所谓艺术高耸入云藐视众生。这也许正是我们都爱看刘涛的照片的原因。
生活所迫,我们的生命逐渐变得迟钝而麻木。正是刘涛对生活时而荒诞时而幽默的记录,提醒着我们快乐仍在人间,就在我们身边。[6]

04


最  后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的想法,我以前乍一看这些照片,我总觉得非常普通,“这啥?任何人拿着手机随便在街上都能拍!,不管是颜色或者是构图,完全不符合一些所谓的色调或者是什么构图法则。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当我这次为了分享,去看了更多他的照片,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开始接受一种超越原有构图结构的表现方式。在之后分享的很多大师作品里,大家可以看到更多似乎不按照以往的构图法则(黄金分割、三分线构图等等)拍摄的作品,但是却很和谐。
除了构图,还有颜色。在以前,我不愿意去拍摄这种看起来很“土”的,颜色花里胡哨的,觉得太low,但是现在觉得有一种特殊的趣味,一种隐约的冲突,充满烟火气。

在上周关于分享什么类型的作品的投票里面,得票最高的是纪实。
纪实摄影在百度百科里面是这么说的: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这类摄影其实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刘涛在采访时说:“我愿意花很多时间去观看,会在街上停留很久。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在拍下或者看见一幕幕后,我其实也错过了很多。在街头拍摄照片让我每天都很充实,内心感觉很有希望。若是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我会很欣喜,这种感觉特别不一样。所以,我每次出门都是带着希望的。”[3]

希望大家也可以带上手机也好,相机也好,带着希望,走到街头,在那些习以为常的场景中发现不一样的美吧~




05


分  享



大家可以参考刘涛带来的感觉,在日常的活动区域走走拍拍咯~
拍完之后记得分享给我呀,可以直接后台发给我,也可以上传百度云之后通过后台分享给我,截止2月1日中午12点,我将会在当天晚上的Followers' photograph新版块里放出来,记得署名,或者要匿名也记得跟我说~

Friends' photograph这个板块也准备开始啦,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平常拍的东西呀。图片数量参考我以前发的那种,十几二十张左右,可以配点文字啥的。分享方式同上,期待你们的图呀~

另外希望大家多分享我的推文呀~



留 言 区

点击留言啦~


PS:这个留言板我还在测试,希望可靠...
有啥想说的都点进去发表咯~




参考资料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121438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64788
[3]《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41期·2版
[4]https://www.douban.com/note/435698585/
[5]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04176
[6]https://mp.weixin.qq.com/s/QxSvBPDqUw21D9tbBm-JEw
[7]https://weibo.com/grinch1982
封面来源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65355.html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合肥的绝世逗逼,当了野生摄影师,竟然连美国《时代周刊》都给跪了。。
被誉为“野生摄影大师”的合肥抄表工最新作品
野生的街头摄影大师·供水抄表员刘涛
野生的街头摄影大师出现了!
野生摄影师
新锐文章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