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特别佩服能把一手烂牌打赢的人

假期快乐!

六年之前那些年,我从来没有在节假日休息过。

小时候五一、十一休假怎么过的,真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麦假、秋假是要回家帮着干活的。如果说我们期盼的假期,也就是春节的寒假了。

开店以后越是重大节日我们越忙。要提前备货,要趁假期人多搞活动。一个假期结束,钱赚到了,人也累瘫了。

那些年,每到五一、十一、元旦,店里店外都是人。记得有一年在一个小城,五一假期第二天,门口台阶有个大姐提着一包油条坐那里。店里的小姑娘见我累得腰疼,故意逗我,说,姐,我们什么时候也能买包油条坐那里歇歇?

我还真干了。出去买了一包油条,快下班时,每人发了几根,大伙一块坐台阶上边吃边笑。

那时,还挺年轻。
是个跟栋出门都以为是姐弟的年纪。

这几年虽然每个月都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奔波,毕竟是不开店了。没有了那些忙碌,家里再没人上班,也感觉不出节日和平时的区别。

之前那几年,我们会趁着节日开车回山东老娘。没有疫情,也没那么复杂。只要起早,也不会拥堵。几个小时的高速公路,两个人轮换开,六个小时就可以到家吃到娘做的热饭。

那天大兴报的王老师约稿,让我写一篇歌颂五一劳动者的文章。我开玩笑说,我一直是劳动者啊!

忙碌那些年,也没觉得委屈过。累到快要崩溃时,总安慰自己:人不能什么都有,人不能什么都好。你父母双全,身体还好。你有争气的儿子,你有换命换心的朋友、你有能赚钱养家的能力、你还有父母生养的不算难看的长相,这些已经感谢老天的眷顾了。人不能要的太多,拥有的已经足够。

写到这里,也想写几句关于原生家庭的话。

这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挺火。以至于只要某个人出点问题都归因于原生家庭。

出息的好,原生家庭教育的好。没出息,原生家庭失职。
性格好,原生家庭培养的好。性格有缺陷,原生家庭养育不当。
家庭幸福,原生家庭影响的好。家庭不幸福,原生家庭父母影响不好。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原生家庭,成了很多人不努力的借口,也成了很多问题的原罪。

我见过很多因为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给人生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如果不懂得自救,能影响一生。

但我也同样见过很多,虽然经历了原生家庭的不良养育,却在伤害中顽强长大,依然阳光善良积极向上的人。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当我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时,我内心的触动你可能想象不到。

我赞同这段话。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遇到怎样的父母。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亲人,那些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在原生家庭无论有怎样的经历,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堕落、颓废、消极、冷漠的理由。

因为缺少爱,我们可能有些自卑。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自卑会加倍努力,让自己强大,变得自信。

因为缺少鼓励和肯定,我们体会到那种无人喝彩的落寞。长大后,我们会更加懂得赞美和鼓励的重要性。我们会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给身边需要鼓励的人用力鼓掌。

因为缺少关注,我们会焦虑抑郁。长大后,我们会格外关注身边人。给他们爱与温暖。我们会给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温暖,理解和同情。因为我们经历过绝望,便不会让他们再经受那些。

我们遭遇过重男轻女的家庭。便不会在以后的家庭里继续重男轻女。长大后,我们用理解父母来自我救赎。

不得不说,这些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更有同理心。更懂得隐忍,也比一般的孩子懂得包容。

如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所以,无论原生家庭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赋予那些经历什么样的意义。

你是在这些经历中沉沦还是在这些经历中奋起,那决定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相信我们的父母是爱我们的。只是他们太年轻,也没有做父母的经验。还有那个年代父母的共性,他们自己没有得到过更好的养育和关注,也没有学会如何照料我们的情绪。但他们一定是爱我们的,这一点一定要坚信。

千万别用一刀切的认知说一件事。
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就一定怎么样。
这不公平,也不合理。

就像一个比喻,给我们一把刀。你用来杀人还是用来切菜做饭。那是你的选择,与别人无关。

很庆幸,我有这把刀。一直用它做饭给自己和我爱的人。

所以,特别佩服能把一手烂牌打赢的人。也佩服我自己。

祝所有人幸福。


(今天的槐树)

我和朋友们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假期出行,做好防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生家庭欠你的,余生请自己赢回来
【话题】过得不如意的锅,该由原生家庭来背吗?
心理学:如果你常有这5种“糟糕”感受,问题源自于你的原生家庭
我们有没有可能摆脱原生家庭,变成和父母不一样的人
戚薇:原生家庭的烂牌,我也能打出王炸
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找借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