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腊八年话

小时候进了腊月门就开始盼着过年了。

每到这个时候,娘总是说:“冬至腊八日,辞灶年除日。“ 意思是过了冬至这个节气,再过完接下来的节气很快就过年了。

我总是问娘,现在是什么时候啦?娘说:”腊八啦。“

于是,喝了腊八粥,年就在期盼中一天天临近了。

小孩子盼着过年主要是可以穿新衣服,吃白馒头,还有好多好吃的,可以放假不用上学。那时候的年味可真是足足的。

那时候进了腊月门的集叫“赶年集”。赶年集的人是平时赶集的几倍,人们都会在集上置办年货。

年集上的物品很是丰富。除了日常用品,对联、蜡烛、鞭炮、供祖宗的zhuzi(相当于牌位)等等。

每到赶集老爸都会带回家几样东西。西面的两间屋闲着,年货都会放在那里。我都会偷偷去看几次,看着屋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年就离着越来越近了。

家里的对联都是爷爷写。爷爷的字秀气、内敛,仿佛他的为人。几乎每年都是什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我喜欢在一边看爷爷写字,帮着按着对联的边角,把写好的对联小心地捧着到宽敞的地方晾干。爷爷在的那些年,尽管赶集能买到对联,但家里的对联都是他自己写。

老家有个风俗叫“扫屋”。就是一年里最集中的一次大扫除。扫屋从腊月十几就开始了。晨起娘带着我们把家具都搬到院子里,被子衣服都盖好。用一把崭新的苕帚把屋子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净。这个活动一般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等把院子里的家具都搬回屋里放置好,我们一个个的脸上都成了大花猫。打扫干净屋子就要蒸饽饽了。

腊月二十左右就开始蒸过年的馒头了,老家叫饽饽。饽饽有一斤一个的,六两一个的,也有用模具做的面鱼和寿桃。蒸饽饽的当天天不亮娘就起床了,用头一天发好的面引子和面。那时候娘年轻,有力气,和面都很硬。吃了早饭一家人就开始在炕上揉面做饽饽了。

那时候的时光真好啊!一家人都在,爷爷也跟着一起做。最有力气的爸爸揉第一轮,接下来是哥哥和爷爷。我力气小,揉最后一轮。娘接过我的面做成圆圆的饽饽。我那时候手凉,娘接过我的面总是说:“没点火力,面到你手里都凉了。”

饽饽做好放在温热的炕头上等着发好。娘一遍遍去掂量着饽饽的分量判断是不是已经发好了。等发好的饽饽一个个在大锅里排列整齐,烧火就是我和娘的营生了。

饽饽需要蒸两三天,凉透了放在院子的空水缸里储存。最后一天还会蒸年糕,年糕中间方正的那块插上枣,供在祖先的zhuzi 前面。

我喜欢吃年糕,蒸好的年糕凉透了切成薄薄的片,放在油锅里小火煎。等煎的两面嫩黄再撒上红糖。那黄里透着红的香甜,啧啧……无法描述。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小年开始年味真得浓起来了。小年的晚上要“辞灶”。就是送灶王爷去西天汇报一年的工作。每到这个时候,娘都会在灶台边烧香边祷告:“灶王爷你是一家之主,到了西天多带好话。保佑五谷丰登、一家老小平安。”然后把供好的糖瓜粘在“灶马”上灶王爷的嘴巴上。意思是让灶王爷嘴上抹蜜,多多美言。

那时候,小年对我来说最好的福利就是能吃到糖瓜和小年夜的面条。

小年之后大人们真得忙碌起来了。家里谁的新衣服还没有买齐、谁的头发还要去修剪、蜡烛鞭炮纸钱和香还要不要再添置……

老爸的猪皮冻开始做了。洗干净择好的猪皮加上酱油大料葱姜花生米黄豆开始煮,煮到稀烂的时候盛在盆里在院子的偏房冻起来,一夜过后猪皮的浓汤凝固变得Q弹,每天都可以吃着解馋了。

记忆中有道家家必做的菜叫“鸡轧”。就是把鸡煮烂了以后撕碎加上白菜,凉透了以后当凉菜吃。客人来了就省了做一个热菜。开始几天还爱吃,最后的时候我都是捡点鸡肉吃吃。哥哥对这菜情有独钟,百吃不厌。直到现在过年的菜里鸡轧也是他的最爱。

花生和瓜子都是老爸用大锅炒。锅里加上沙,花生加在里面, 炒出的花生酥脆,特别得香还不容易糊。记得有一年老爸刚炒好的花生我就装在衣兜里跑着上街了,隔着棉袄还会感觉到肚子上滚烫。那一次,差点糊了我的棉袄。

年三十的早晨是要“捞陈饭”的。就是把大米小米的往热水里过一下然后捞出放在大碗里,插上枣,中间插一棵有根的菠菜。象征着有剩余的粮食,预示着来年收成好。有根的菠菜应该是象征家里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吧。嗯,总之都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新衣服一般都是大年初一才穿。小孩子们看了很多遍的新衣服好容易忍到三十了,一个个那个迫不及待啊。大人们在忙碌年夜饭,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早就疯到街上去了。

年三十的头一天就开始贴对联了,晚一点的三十上午也就贴起来。午饭过后就会去给先人上坟。然后在坟上放个鞭炮请他们回家过年。上坟都是男人们的事,女人们都在家等着迎接。

接回家的祖先名字都在zhuzi上写着,当年故去的亲人需要填写上去。从接回祖先的那一刻,家里气氛变得很庄严、凝重。大人们会提前告诫我们不要随便说话,大人们不要随便叫出孩子的名字,怕是冒犯了祖宗的名讳。有那么五年的时间,家里相继去世了奶奶姑姑和弟弟。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是冷清的,我的新衣服初一也不会穿。娘难过,我自然陪着。

……

……

如今,衣食无忧的年代年味渐渐淡了。除了在商场能感觉到商家炒出的年味,过年的味道还是回忆里浓一些。日子比原来好多了,团圆的日子也少了。

年味,如今对于我只有深深地怀念和祝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作家‖【盼年】◆朱玲
灶王爷的又一对联
莱阳传统节日习俗:欢欢喜喜过大年
小年,除了吃饺子,这7种传统食物也要备一点!寓意:虎年开好运
农村年根儿必买的10类物品,还有这些讲究?
小时候过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