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北新市:秋雨,河埠

这几天,秋雨开始密了,淅淅沥沥,年年还是老脾气。秋日的天气见不得温婉,倒是忽炎忽凉,让人感觉世事无常,吾奈尔何,也便听之任之罢了。
正所谓洗净凝脂,涤尽铅华,新市西河口街景,秋日是可以让人怀旧排遣的。那一排排宅屋,隔着百年翘望,紧贴着河岸,像是等一个人,不知等谁。等你,等她,抑或等我?必定是等一个重要的人。映入我眼帘,最为纠结于心的是,那一排排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河埠,在河岸蜿蜒之中,如涉水之足,纷纷延向河水,于是,河岸有了不安的灵动感。
一条西河风色千年,而我却从中阅尽了古镇沧桑。国运、市廛、人世、家事……林林总总,族繁不及备载。
这里已经告别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秋日诗情,倒是月下轻风拂过河面,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座河埠的宁静。这些河埠,本地称“石埠”,它们像散落的诗行,一二句,三五句,经典的名句,镶嵌在河岸之中。没注意的,以为这便是河岸的构成,而用情的,则看到的是一种怀旧与感伤。因为,每一座河埠,代表了一群人的生活曾经,他们活跃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成为灿烂的故事人物。
这里的河埠,丰富而又多样。河埠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它既让人类加强了对水的利用,同时也提升了人类自身对河水的安全防御感。所谓河埠,是河岸人为铺设的阶石形成的埠口。这些埠口作用很多,通常是用来取水、泊船、下水等,它连接人与水的关系,拓宽了人的生存意义。
西河口河埠,彰显当年本地百姓的智慧文明,石阶铺设,有悬单埠型的,有实砌露台型的,有双埠型的,有宽大型与窄面型的。河埠形式多样,虽然它们都是实用型的,但它记载了当年河埠投资人的身份与地位,透出阔绰与寒酸的不同气息。在秋雨的背景下,一个人举目河埠,犹如默然与古人隔空对话。
我倚身扶栏,看这些河埠那么清朗干净,发现秋日的这一份新凉似水,它是最先抵达在这些河埠之上的。这些河埠年代久远,直追宋元之渺。当年两宋时期,这里虽没有“西河口”之称,却有“西河”之名,一条河纵贯南北,把苕溪余脉与官塘运河,神秘地连了起来。水是一种文化,两条巨龙一合拢,便是星耀天空,奇迹瞬现。于是,这条河一下子活跃起来,犹如春枝发叶,繁茂盛旺。新市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五大市场”,即“鱼、鸡、羊、猪、米”贸易市场应运而生,它们像果实一样,结在新市西河的枝杆上,而缘于市场的物流,都依凭于河流的运载,所以,河埠相继而现,人们借着河埠,接通了贸易的网络。
新市商贸自宋元以来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一条河就是最好的实证,这些河埠就像一个个具体的商人,他们为古镇发声,为我们讲述古镇兴衰的故事。随着宋元的商贸兴盛,两岸的店坊也随之密集起来,店坊既是生意之地,也是店主生活之地,所以,开埠取水就成了必须。于是,一座座河埠便由此孕生出来,环河排列,依序有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历史上世居西河的大族,最有名的当数陈家,明代陈檀先生,历任北京东城兵马及广东都司之职,后裔辈也有非常出色的人才,陈学曾历任辽东、陕西苑马监丞,陈家不仅是为繁荣西河作出了重要贡献,更是重点对小南栅及陈家潭南岸的商业开发:小南栅南岸航船埠,建造十景塘中间处的苑马桥(又称“雪景桥”)并在苑马桥东侧,造了别墅。后来西河一带,钱氏入住,及南浔人当铺开设,更使西河两岸增添了人文经济历史的厚度,大族家的河埠就是不一样,宽大,阔绰气,在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河埠之中,特别醒显。
秋雨里的河埠,洗尽人间悲喜,只留下沧桑。站在西河口的河埠上,看细雨里的河光微澜荡漾,此时若有吴歌在风里飘来,闲心若舟,让自己的心情与古人名句共鸣,便会无端生出莫名的消魂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镇新市印象(一)
电影《林家铺子》拍摄地:新市古镇
新市旧貌
河岸
诗意画卷 新市古镇 (旅游览胜)
射阳河口与湿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