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康云岫禅寺大事记略 (修改篇)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武康云岫寺系列(2)

(2021年7月修改篇)

德清云岫寺是一座历经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寺,期间风雨沧桑、人事变迁、寺殿毁立、兵灾人祸、真可谓幸厄跌宕,悲喜无数。而该寺所有大事在相应年代方志上,都未有较为具体的记载,雪泥鸿爪稀落少见,很多珍贵的历史片段都如晨星陨落,深埋时间的谷底,甚为遗憾。藉此,为期待云岫禅寺能发挥它的地方历史文化作用,更好的提升云岫寺佛界文化影响,笔者有意对云岫寺的历史资料进行荟集,四方搜求,成此《武康云岫寺大事记略》,限于资料枯竭,难免记事过简,部分考证或有正误出入,愿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同好参与完善,共举善事,福莫大焉。在此,笔者十分感谢云岫禅寺监院释乾鹏师父的倾力支持,感谢周江鸿、沈亮两位给我提供很大的资料便利。本篇在前期同题篇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武康云岫寺大事记略

 

1、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本寺建立,音禅师首任本寺住持。因本寺背倚云岫山玉屏峰,因本寺居云岫山之高,背倚玉屏峰,故名“云岫禅寺”。


2、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寺僧文粹,募资重修,寺殿焕然一新。
 
3、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本寺毁,寺僧全部并入龙山寺。(见康熙《武康县志》卷四(寺观)云岫寺:“洪武二十四年,僧并入龙山寺。”)
 
4、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寺僧起宗募资重建本寺。

 
5、明,嘉靖年间初,武康乡贤骆文盛咏诗《秋日游云岫寺》,诗入《吴兴诗存》:
 
古寺何年建,齐梁岁月深。
荒台遗鸟迹,曲槛下藤阴。
对酒空凝思,看花独赏心。
清歌谁与和,流水是知音。
 
又一首《秋日游云岫寺》诗,入《双溪集》:
 
寻山何处好?云岫独栖云。
路绕松阴入,泉从石窦分。
岩花秋黯淡,炉篆午氤氲。
不用通名姓,山僧总未闻。
 
又《云岫寺王肖溪大令宴集》入《吴兴诗存》:
 
云岫藏云云不飞,老僧长日伴云栖。
参天竹树阴阴合,覆槛藤萝袅袅低。
过雨流泉穿石下,啄花幽鸟向人啼。
我来正值朱炎侯,却喜凉生白苎衣。
 
骆文盛(1496—1550),字质甫、质夫,号两溪,武康人。少年丧父,发愤读书,嘉靖十七年进士,著有《两溪集》。
 
6、明,嘉靖间,因凿山开岩,致寺毁。(见道光《武康县志》清代康熙武康县令吴康侯《云岫山记》“凿山开道,寺遂残废。”)
 
7、明万历间,行僧普容矢志兴复,驻锡于此。

 
8、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本朝礼部尚书鹿城人顾瑞屏捐资重建,寺庙大为改观。民间传,云岫山下沈村是顾瑞屏外婆家,幼时常常到云岫寺玩耍、读书,并深得僧众指教,心存感恩,许下心愿:他日若有功名,定要光大禅宗,重塑佛身。后官至礼部尚书,对本寺捐资重修。
 
9、清,康熙间,武康县令吴康侯写《云岫山记》,录于道光《武康县志》,内有云岫寺内容记录:
 
桂枝桥东行二里,至鼓儿桥,桥跨小溪之口,越折而东,入石溪坞路,出两山之间,数家烟火,篱外梅竹掩映。唐人云: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荫。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景殆如是如是。
 
一里至新庵,樊围三、四亩,泉池一方,翠竹环之。从此策杖而登,岗峦始峻,如熊博兕立,虎斗鸟厉,路旁泉声淙淙。一里余,至石壁下,两壁相向,如门直劈,数仞高。杉大竹翔,舞层峰之上,亦雄观也!过石门盘蹬而上,远见飞泉如练,泻出崖上,直堕石井,瀑声如雷。
 
行里许,始至其处,昔人跨涧作亭,日夕听之,过瀑水,山蹊始平,峰回径折。又里许,始至云岫山寺。寺坐甲向庚,众峰包络其外,踞水泉松竹之胜,堂前两梅花正敷,双梧夹砌,秋月夜如积水,空明可坐也。堂后古桂半树,系数百年物,闻昔时雷雨火,其半留皮之,半复华滋者,逾百年矣!
 
出寺门折而左度半岭,一里许至塔院,深松斜日,幽草寒花,人迹罕到。自院东南里许,升高而望封渚湖光,乾元山色,远近入画。石上镌题一方字画,漶灭不可读,略见“武康”二字。转而登玉屏峰,回旋磴道几二里,始及山顶,云岫之最高处也。山头大石可陈数席。西揖城山,北望吴兴诸峰,隐显可见西南径山,两目杳在云外。远眺东南,西湖烟水历历,海气苍茫,钱塘江一线,如玉龙蜿蜒。游行青霭中。近视浮屠一峰又出我足下,下视山麓,园折如绳,乃向者来径矣。
 
既而返策入寺,宿雪舆山房,雪师禅宗,老宿也。出所著五七言诗卷,高寒空秀,亦杼山流亚。中夜跌坐,松风寂然,微闻涧水涓涓,响应竹外。良久,听下方鸡鸣隐隐数里,法堂钟动矣。
 
明发,登浮屠峰,顶峰东对山寺,塔制坚朴,为寺之前案。塔前后多大石,磊磊棋布相与,籍草而坐。落日千岩,烟霏雾合,乃蹑云雨而下。休於山斋,林峦开阖,一瞬百变,阴晴晦明,可谓尽游之致!
 
闻形家言,云岫石门,向系连山高岭,壁立如屏为寺,右臂回抱,山寺风气盘礴而郁积。故唐宋以来,淄流多至千数入山,旧径依浮。屠峰南行乃迤里而东,北从寺左方入山门。嗣后贪取捷径,凿山开道,寺遂残废。秋风落叶,古殿寒云,几经猿啼虎啸者,历有年所。
 
万历间,普容禅师驻锡于此,极意兴复。又得鹿城顾宗伯瑞屏为之檀施,琳宫宝刹,岿然改观。前年夏,普公示寂,其徒明谷请于邑之乡先生,迎公旧友雪师居之,山川废兴,洵待其人哉。顾以堪輿言,则疏凿石门通利,山腹如服,天雄鸟喙,劫剂七日,而混沌死,以景物言,直是巨灵开山大手持昆吾,切玉剑劈下云峰数十仞,使灵山无始以来,顽钝面孔,划然中开,武康八景,会须分置一座,大书其上,曰:云岫石门。
 
吴康侯,江苏嘉定人,字得全,号定远,又号铁庵。明崇祯举人。清康熙间任浙江武康知县,以廉能伉直称,善画龙虎松石,有《铁庵诗稿》。

 
10、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遭劫难,开山凿石致寺院衰颓。
 
11、乾隆十一年,县令刘守成勒碑严禁,谕文告示,并于玉屏山建文峰塔。
 
12、清,乾隆59年(公元1794年)11月,住持僧道明同徒孙定福敬刊立石“云岫寺碑记”。

特授湖州府武康县正堂三级纪录六次、记大功一次、李谕僧会司通涵知悉,照得锡挂沙门,流传不离乎衣钵:心皈象教,修持必赖夫香膏。创始为难,绍承匪易。武邑东南隅有云岫寺,宋淳熙八年音禅开创。元至正五年僧文粹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并入龙山寺:永乐元年僧起宗复立。嗣後凿山开宕,寺几残废。万历间,行僧普容矢志兴复,感顾宗伯檀施,由是佛像辉煌,梵宇轮奂,而田地山场,亦渐增式廓焉。国朝以来,寺仍如旧。乾隆初年,燕山刘公守成來莅兹土,于山頂建一文峰塔。公余之暇,登山凭眺,入寺憩息,留连不能去。第見山环狮虎,宛如文笔描来;地接封禺,仿如云峰拥出。無尘宝殿迥出尘寰,似玉屏峰高遮玉宇,分八景之一,包万壑之奇,洵邑中之名刹也。乃自数年住持不得其人,闲遊浊俗,戒律全弛;又去住无常,甚将其产侵费,寺宇坍颓,余甚惜之。除將游僧黜逐外,現今查明寺产,着尔僧会司通涵,甚选诚实妥僧接管。设有地棍滋扰,随时禀究。此后务须克勤克俭,恪守清规,力为振作,重整规模,俾维摩月殿,群瞻贝且叶千寻,伽释云厨,共睹莲花十丈。庶不负余谆谆训饬,毋违。特谕。

计开云岫寺祖遗法产开列于后:

田壹拾柒畝壹分伍厘,地玖畝捌分叁厘,山壹佰貳拾肆畝壹分叁厘;共完條銀肆兩貳錢柒分伍厘,漕米貳石壹斗叁升捌合。

田地山产坐落处所:

田一亩三分坐落横塘圩,田一畝七分坐落上坝圩,田一亩坐落上壩圩,田二畝一分五厘坐落下壩圩,田五分坐落庙东,田一畝六分坐落横塘圩,田一亩一分坐落横塘圩,田一畝三分坐落横塘圩,田一畝八分坐落上坝圩,田一畝六分坐落下坝圩,田一畝八分坐落下坝圩,田一畝三分坐落下坝圩;地九畝整坐落下院基址,地八分三厘坐落寺前;山三十畝整坐落宜秋嶺,山九十二畝一分七厘坐落寺前寺後,山二畝坐落前山。

以上田地山产畝分坐落载明印簿。 

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  日,住持僧道明同徒孙定福敬刊立石。

 
13、清,嘉庆年间,乡人徐熊飞作《游云岫寺》一诗,入集清代大学士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书:
 
落叶四卷迷松根,山风吹之如有人。
草间一径出岭背,石气上逼秋空云。
千年古寺冠峰顶,佛炉无火僧关门。
野猿窃果堕檐瓦,惊起蝙蝠飞承尘。
阶前老树雷斧劈,长藤倒挂花缤纷。
当门巨石平贴妥,瀑泉赴壑风霆奔。
夜深饥虎痒磨疥,爪牙印齧青苔痕。
森然动魄不能住,出林步步循荆榛。
天时人意两清旷,在野且与芒鞋亲。
题名石壁记幽兴,入山不早山灵瞋。
 
徐熊飞,字渭扬,号雪庐,武康人。嘉庆甲子举人,翰林院典籍衔。有《白鹄山房集》《六花词》等。

 
14、清,光绪13年(公元1887年)复兴。住持广严禅师奉旨进京,钦赐龙藏经12部装16橱及全副銮驾,回山传戒。慈禧太后亲书匾额“藏经阁”,光绪帝亲书“清净圆通”,恭亲王题“大雄宝殿”四字。此年间,寺内云房99间半,僧众70余名,地藏王殿旁有巨钟,前有铁铸近5千斤的巨炉一座。
 
15、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寺院部分房屋倒塌,僧徒四散,香火渐衰。
 
16、解放初,政府将本寺曾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存有宋代风格的大雄宝殿及清代修建的金刚殿、配殿、观音殿、藏经楼、斋堂、戒堂等40余间,面积约2200平方米。


17、1952年,能山法师驻寺,接承永慈法师住持之位。能山法师原名潘镜秋,湖州环渚乡槐溪村人(1904年—1997年)。二十年代初从师湖州籍书画名家李寿。1928年进上海以售画为生。1935年他辗转来到武汉,年冬,家中连遭横祸变故。1936年春,在江苏吴江县振天禅寺出家。1950年栖身湖州城南道场山万寿寺。
 
18、1955年,新政府首次拨款重修云岫寺,具体实施由住持能山法师负责完成。

 
19、1956年,能山法师的《观音大士像》展示在武康县首届书画展上,画作引起极大的好评反响。
 
20、“文革”期间(1966年—1976年),本寺受到政治运动冲击,“造反派”冲入本寺毁经卷,捣钟炉,拆阁楼,毁佛像,寺院再次遭劫。能山法师被逐出寺门,强迫还俗在宝塔山村当社员。
 
21、1979年,政府落实寺院僧人的宗教政策,能山法师返回云岫寺。

 
22、1981年,3月,受能山法师邀请,福源法师至德清县云岫禅寺任住持。福源法师,法名:耀法,字福源。江西宁都人。1922年7月16日(闰五月初二)出生,俗姓温,名元亨。1940年初中毕业经商;1950年国家土改工作期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宁都县固厚乡人民政府任民政助理员;宁都县公安特派员;宁都县税务局专管员;宁都县食品公司统计员、站长等职务。1974年于江西省石城县普照寺礼济始明善禅师(仁善)剃度出家。1979年于江西省宁都县报恩寺济始和尚座下受三坛大戒。1980年任普照寺监院。1981年于普照寺接济始明善禅师云门宗法脉,为云门宗第十五世。
 
23、1982年,6月本寺被批准列为德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1985年,根据国家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意见,对本寺大雄宝殿等殿堂进行修复。国文物局拨款,由省考古研究所古建筑维修中心设计,按宋代风格复修。该寺大门高悬“敕赐云岫禅寺”红底金框匾额,正门天王殿内“四大金刚”威武雄壮。“大雄宝殿”飞檐挑角,释迦牟尼佛和东西两侧18罗汉佛像庄严肃穆,旁边的阿难、迦叶和望海观音闪烁金光。高大雄伟的殿中合抱的朱红大柱,挺拔巍峨。由能山法师题写楹联:
 
古塔入青云,阁上梵经皆贝叶。
深山藏古寺,佛前灯焰尽莲花。
 
朱门粉墙,飞檐斗拱,翼角凌空,庄重古朴。整个寺院分上、中、下三进建筑:第一进山门、金刚殿,第二进大雄宝殿,第三进观音阁、藏经楼,左右为配殿、斋房、戒堂等。院内置铁铸香炉一口,重约五千余斤。另有僧人墓塔一座,珍藏佛经12部。

 
25、1989年12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本寺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6、1990年,福源法师任浙江佛教协会第四、五届委员会理事。
 
27、1992年,福源法师任湖州市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
 
28、1992年,能山法师十一月在杭州西泠印社举办个人书画展,为期四天。时年96岁的谭建丞题写了展名,姜东舒特书“烟云舒卷翰逸神飞”志庆,赵朴初闻讯欣然题词:“法师书画笔墨浑厚,格调高雅,非一般俗流能望其项背”。
 
29、1993年.福源法师任德清县政协委员。
 
30、1994年2月,能山法师的六十余件书画精品,在德清县人民大会堂展出,好评如潮。

 
31、1995年,观音殿后新建 “华严宝殿”,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大殿正中的毗卢遮那佛,身高7.6米,全身折射出金灿灿光芒,两旁分列24尊诸天佛像。
 
32、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能山法师写了“颂回归”千家经文,供全寺僧侣颂诵。
 
33、1997年,能山禅师圆寂。12月18日,能山禅师以九十四岁高龄圆寂,并将一生积蓄的6万余元交付寺院,嘱托建殿塑佛像。

 
34、1998年,寺院按能山禅师遗嘱,寺内新建一座地藏王殿,塑上金装地藏王菩萨,建造了云岫村石溪坞到古寺下方的1500米简易通道。另建造一座高5米石坊,正面横额有“云岫禅寺”四个苍劲大字,两旁有若石题联:
 
佛日高悬光明世界,法轮大转普利人生。

背面横额为“佛国净土”。进山道中有“一石门洞”,犹似进入仙境。

35、1998年中秋,距古寺50米处,新建了一座六角形休憩亭,上书“望岫亭,戊寅仲秋”。

 
36、1998年,福源法师任湖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同年筹建德清县佛教协会,任会长。
 
37、1999年,寺内金刚殿及其它主要建筑进行了大面积整修,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38、2008年,农历二月初九,释乾鹏出家本寺。释乾鹏,俗名宁运生,由本寺福源法师剃度,2011年在嘉兴精严讲寺受戒。目前担任浙江省湖州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德清县佛教协会副会长,本寺监院等职。

 
39、2014年,本寺计划修建一条上山公路。从宝塔山村梁家底到云岫寺的公路全长2.53公里,总投资需249万元,此项目由本寺出资100万,其余由政府牵头募集完成。
 
40、2021年,7月16日2时35分(农历辛丑年六月初七日)福源长老安祥示寂(公元1922年7月16日- 公元2021年7月16日),世寿100岁。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妙高禅寺将举行临济宗大悟山派祖庭朝拜大典
仙游会元寺(图)
普严禅寺抒怀
天了噜!福州除了西禅寺,竟然还有东、南、北三座禅寺!进来涨姿势~
福建寺庙汇总
佛教景观(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