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饶学锋: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文/饶学锋


           儿时的伙伴欢聚一堂

       在鸿恩寺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五彩缤纷盛开的鲜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猛然想起春天已不知不觉悄然到来,今天(2021年4月21日)我的小学同学周文德大哥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精心安排原家住重庆福民面粉厂、李家坪、许家湾的发小(真真正正的衩衩裤玩伴)及文德兄邀请的《好友同乐》群的一些朋友,近200人来到位于猫儿石任家坡鸿恩寺公园旁的陶然居金桂大厅欢聚一堂,召开《感恩福民》盛大的聚会,把盏忆旧述说大半个世纪以来过往人生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宣布聚会开始

       今天在这里相聚,大家欢笑,拥抱,手拉着手,依依不舍,嘘寒问暖,侃侃而谈,一张张饱经风霜的笑脸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真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参加聚会的人围着18张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圆桌。
             聚会发起人周文德致词

       聚会由在福民厂长大,我的同学陈道珍女士主持,她精神焕发穿着节日的盛装用高吭的声音宣布聚会开始,大家高唱《歌唱祖国》,使整个任家坡红鸿寺公园的上空久久都回荡着气势磅礴的歌声。周文德首先致词,他回顾了儿时在一起的情景,并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之后陈孔华作为福民代表发表讲话,讲到儿时的好多趣事。接下来由国务院认定的书法大师潘啟慧表演韵律书法,只见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挥笔写下了毛泽东诗词“咏梅”苍劲有力书法大字,使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叹为观止。
          书法家挥笔写诗词“咏梅”

      今天大家发言都述说了这几十年来酸甜苦辣人生经历的坎坷与辉煌,更多的则是回顾儿时的友谊,大家共同举杯,畅饮飘香的美酒,祝福明天生活更加美好!为了今天的聚会更加闹热,由周璜兄弟主持了抽奖活动,周文德的化校同学还特意穿着五彩斑斓的民族服装,表演了精彩的舞蹈节目,使这次聚会更加完美,更加丰富多彩。
             大家围绕圆桌就坐

      今天到会的人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遭受了许多磨难,青少年时期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缺乏动物脂肪、蛋白质、尤其是灾荒年生,虽然好多人父母亲都在福民面粉厂工作,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麦子、面粉,但大家还是只有一日三顿有限的吊命粮食,想多啄几颗米也是天方夜谭,孩子们尽管衣着褴褛而且饥肠辘辘,该玩还是一样玩,该闹还是照样闹。
       那时我们所有的孩子不论大小都是在猫儿石小学发萌读书,记得猫儿石小学最早的校长姓黎,黎校长,主任姓宋,宋主任,已至于后来我们在猫小毕业时已换成苟俊华校长了,大家记忆最深的老师有:梁唯中老师、包中慧老师、刘锡佑老师、还有教图画的袁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马蒙君老师,大家都在猫小度过了漫长的6载童年时光。虽然个个都面黄肌瘦、枯瘦如柴,但在学校我们这些“千翻娃儿”还是过得“有滋有味”,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就:“拍纸画”、“赢烟盒”、“打珠子”、“滚铁环”、“老鹰抓小鸡”、”跳拱”、“斗鸡”、”捉猫猫”、“官兵捉强盗”、“蛇抱蛋”等活动,女生就:“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修房子”、“抓子”、“丟沙包”、“打线子”等等。
       儿时的玩伴现在都已古稀之年

       在暑假期间,许家湾堰塘,和嘉陵江边更是成了我们这些“千翻娃儿”的“天堂”,也是最热闹的地方,清早八晨的第一件事总爱到这两个地方的水里泡澡游泳,经常头上顶着裤子在波涛汹涌的嘉陵江中游到对岸,又游回来,看到有拖驳拖起柏木船排成一字形往嘉陵江上游行驶时我们这些“淘气包”总爱去吊船,甚至吊舵,船上的工人(那时我们称:“船老板”)见了总是怒气冲冲的用开水来泼,有时用在船上炉子里烧红的煤炭花来泼撒我们这些“淘气包”,开水或煤炭花泼撒在身上那一瞬间还真痛得要命,好在在水中,马上潜到水里也无大碍。我敢说以前我们猫儿石小学的“千翻娃儿”虽说不上是浪里白条,但个个水性都了得,无论是在碧波荡漾的许家湾堰塘,还是在嘉陵江惊涛骇浪的大漩涡中,都是有惊无险,说来也怪从未被堰塘和滚滚嘉陵江吞噬过一个人。
              儿时的娃娃头石永福

       其实早在放暑假前学校就宣布了为了安全不准到嘉陵江或堰塘里游泳,猫儿石派出所的片警马户藉(马培林)也随时在江边或塘边巡视,看到在岸边和堰边的裤子就拿到派出所要家长去领。一次在许家湾堰塘几个娃儿游得正欢,不料马户籍却悄悄的来到塘边,幸好被几个娃儿发现得早,赶忙上岸把裤子拿起跑了,不幸的是张黑娃慢了一步,裤子被马户籍拿走了,并给张黑娃说,要家长到派出所去领。张黑娃回家自然会被他父亲习惯性的毒打一顿,那也没有办法,关键是张黑娃打个光胯怎么回家?在整个暑期我们这些“千翻娃儿”也是“陶气包”都是打光巴胴,只有一条火烧窑裤把下面洒尿的小鸡鸡遮挡住。最后为了让张黑娃能“文明”、“体面”回家,我们还用稀泥巴把穿窑裤那一截全部糊上,绘制成窖裤的样子,我还在他那小雀雀上面特意多糊了一砣稀泥,总之不注意看,还是认为他穿了窑裤的。 
     全国跨栏冠军今天是微雕家潘啟慧

       在灾荒的那些年头,十二、三岁的小伙伴就可以“下力”挣钱,从福民厂里扛面粉到河边船上,每袋50斤,有几百步石梯坎的路程,可以挣到几分钱,这些娃儿只能一次扛一袋,而且走起路来战战兢兢,很羡慕有的大人能扛两三袋面粉,心想以后一定要一成为一个“大力士”,“大力士”谈何容易,都是些枯瘦如柴的娃儿,而且一天到黑饿得心慌,也有好些“千翻娃儿”到福民面粉?从?里运送面粉到船上专门建造的木“梭槽”里去扫面粉,只见一袋袋面粉象一条条白毛猪儿一样从梭槽里滑下来在眼前闪过,有时也从布袋的缝隙里掉落一点面粉出来。

             聚会中的文艺节目

        这时赶紧在那几秒钟内把那点面粉扫到铁皮撮箕里,但一定要眼疾手快,不然就会被后面滑下来的一袋袋面粉打伤手杆,甚至把手臂打骨折。大家把扫来的面粉拿回家烙巴巴、搅羹羹或煮面疙瘩充饥。当时福民厂领导怕有时面粉袋烂了,撒在梭槽里的面粉会被这些”千翻娃儿”撮走,所以专门派了一个彪形大汉巡视,不准任何人在梭槽边逗留,这个彪形大汉长得肥头大耳、黑呦呦的脸上长满络二胡(络腮胡)一对“二筒”鼓起多大,40来岁,样子很凶,这些“千翻娃儿”一见到他就像见到“瘟神”一般怕得要命,如果正在梭槽边扫面粉时,只要听到有人喊了一声:“络二胡来了”,顿时大家惊恐万状,四处逃窜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时很多人也在福民面粉?里倒渣滓灰灰的地方冒着滚滚渣滓灰尘,把倒出来的渣滓灰灰抢到一小堆,然后在渣滓灰中筛“野麻豌”,“野麻豌”油菜籽一般大小,运气好的话一天能筛出来四、五两,拿回家炒熟用来填肚皮,虽然吃起来又苦又涩,但还是比饿着肚子强一些。还到江边缆车运麦子的船那里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潜入江中去摸掉在江底发涨了的麦子,把麦子从江底两粒三粒模起来充饥,还有胆大的去偷农民地里的几个红苕、包谷、地瓜、番茄等来充饥……那阵的人实在是太饿了。

              聚会中的文艺节目

      记忆最深的就是福民面粉?那一坡陡峭的石梯坎,好多人爬起来都费力,唯有家住陡梯坎不面的潘啟慧,他喜欢锻炼,把上下梯坎当成锻炼的一种方式,每天上学放学要上下好几次,每次都跑步上下梯坎,结果练就他超强的腿部肌肉力量,在60年代全国青年运动会上还两次荣获了男子110米跨栏第一名的好成绩。当然我们最愿意看到的还是那坡陡梯上面由福民面粉厂曾师母开的一家糖果店,里面都是我们的最爱;糖果、巴巴、饼饼之类的东西,可惜我们不但身无半文,更无糖果票证,只有眼巴巴的把糖果店里面的糖果、巴巴、饼饼多盯两眼,深深的多吸几口气,闻点这些食品散发出来弥漫在空气中香喷喷的味道。

       陈孔华代表福民厂与会者发言

       在那个年代还出现过轰动福民面粉厂的一桩奇事;我的同桌同学程光荣随他父亲程冬生师傅,和福民面粉厂的工友一天到上清寺”合作电影院”看电影,在回家的路上,由于程冬生师傅不仅身材高大,而且视力超群,经过董家溪河边“红沙碛”那个地方时,无意中他看到一条被电船击昏了的好大一条鱼在江边游动,于是他二话不说拔腿就跑、使出闪电般的速度飞奔过去,用他那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那条鱼,工友们跑到江边时他已经把那条鱼抓起来放到了岸上。大家都为程师傅捉到这么大一条鱼感到高兴。程师傅扛起这条鱼笑得合不拢嘴,回家一称,好家伙,40多斤,程师傅就把鱼砍成许多砣,送给一起去看电影的工友每家一坨鱼肉。在灾荒年生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宴会中互相祝福

       文化革命开始了,有的哥哥姐姐已经参加了工作,也有的去参军当兵,岁数小的仍在读书,但在文革武斗的枪林弹雨中,大家都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有的人倒在了文革武斗的战场上,鲜色染红了大地,今天聚会的伙伴们都是文化革命枪林弹雨中的幸存者。
       几十年过去了,大家从穿衩衩裤的伙伴到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虽然大家在各个不同的单位工作,职业也有所不同,归根结底都是为祖国建设贡献了一生的精力,我们国家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直到今天年逾古稀的周文德大哥还精神饱满的为重庆市自来水净化事业努力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长期资助贫困山区,为那里的发展作默默奉献。
       几十年来大家虽然都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但无时无刻都在惦记、牵挂着儿时的伙伴,儿时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历历在目。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岁月带走了我们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份深深的怀念。
            分别几十年我们又见面了

       儿时大家都翘首企盼自己快点长大成人,然而转眼间大半个世纪一晃就过去了,现在大家已经是暮年老人,任何事情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了,但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活跃思维能力多说话,学会诙谐、幽默、风趣,与时俱进,常在手机上看新闻发微信,学会微信收付款,做一个时尚老人,远离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尽量想得简单点,活得轻松点。希望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腿脚灵便的人还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走出国门,漫步海边看看异国风光。总之一句话:过好当下每一天。

作者近照及简介:

饶学锋,1969年下乡到铜梁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到重庆101化工厂工作,后为重庆川庆厂,化工局下属企业,曾经有3000多职工,地址在渝北区洛碛。2011年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旅摄
今年庄稼大灾,到底是谁的错?
阿宁走西南——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瓷器口---阿宁
1960《嘉陵江边》峨眉电影厂 第一部故事片81‘26’‘
1983年的重庆老照片
五代,周文矩,精品绢画福禄寿52X88.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