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太极往事:鲜为人知的太极隐者(下)
userphoto

2022.06.23 北京

关注

注:本篇主要参考乔鸿儒《郭铸山与内功拳》(《武魂》2007 年第 3 期)、《郭铸山先生武功事略—兼谈八卦太极拳的来源》(《武魂》2011 年第 10、11 期),何曙刚《吴峻山传两趟八卦太极拳》(《武魂》 2011 年第 6 期),于经元《中华武士会与天津净业国技研究社》(《武魂》2012 年第 12 期)等。

(接上文【独家】太极往事:鲜为人知的太极隐者(上))夏国勋的太极拳,还有一条八卦门的传承脉络。晚清时,刘士俊门徒刘德宽经张某介绍得识杨禄躔,从其研究太极拳。夏国勋与刘德宽结交,曾以交换技艺为名,将其心得授于刘德宽,嘱勿传人。庚子年间,京城八卦拳家、经营眼镜店的程廷华遭枪击身死,其长子程海亭(有龙,1872—1928)顶立门户,往来于京津间。因李存义、李魁元、刘德宽等均与程廷华为盟友,均视程海亭若自家子。刘德宽将自身技艺传授给程海亭时,也将太极拳一并授之。程海亭后在天津又传蒋馨山(1890—1982)和郭铸山(1900—1967)。

郭铸山父亲郭庆年在天津老城北的三条石建立了名闻北方的郭天成机器铁工厂,在当时达官显贵、商贾巨富的“尚武”风气下,郭庆年也不例外,结交京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名家高手甚众。中华武士会在津筹备成立期间及日后发展过程中,郭氏曾赞助经费,给予大量支持。郭铸山少时得以拜李存义为师习形意拳,程海亭、蒋馨山、郭铸山均为李存义弟子,以师兄弟相称,李也让程海亭代父传授郭铸山八卦掌,程海亭在津长居郭家。至于郭铸山得习太极拳,据说是因他十四岁时突患下肢风瘫症以至肌肉萎缩,程海亭见其求医无效,遂将刘德宽所传太极拳功授之习练,再三叮嘱勿轻易示人。郭初练卧功,继练坐功,不久即可下床,以后渐至庭院、公园锻炼,风雨不辍,两年后身体恢复正常,深受其益。

程海亭除将太极拳传授给蒋馨山、郭铸山两师弟,又曾授于吴峻山(1870—1941)(有关吴俊山事,参见何曙刚《吴(峻山)式八卦掌的渊源与创传》(《武魂》2010 年第 11 期)、《吴峻山传两趟八卦太极拳》(《武魂》2011 年第 6 期)等。)、孙锡堃等。民国九年(1920)后,程海亭一度供职于天津镇守使署,后回京。毕业于北京法政学堂的蒋馨山与李景林是表兄弟,曾任李部下军需处长, 因军务繁忙,很少授人拳艺。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李景林出任直隶军务督办及奉军第一方面军团司令,驻扎天津,曾请郭铸山授其子女太极拳,又与蒋馨山将程海亭从北京接到天津,安置于天津金刚桥旁海河南岸的净业庵。李景林等人于民国十四年(1925)春发起成立净业国技研究社,程海亭任社长。民国十五年(1926)一月,李景林被冯玉祥国民军战败,冯军占领天津,正在天津尚未随部撤离的李景林被迫避入租界,又渡海经烟台转至济南,蒋馨山也自此脱离军界。此后,净业国技研究社陷入困境,程海亭生计艰难,在津经商的河北吴桥人孙锡堃拜程为师,倾资供养。民国十七年(1928)十一月,程海亭病故于净业庵,移葬于北平东郊向梓楼庄。蒋馨山接任净业国技研究社社长,弟子孙锡堃等由蒋馨山和郭铸山代授。是年底,河北省国术馆成立,董事十一人:李景林、傅作义、崔廷献、曾延毅、高志仁、贺芝生、蒋馨山、郭铸山、张宪五、霍双立、刘善菁。民国十八年(1929)十一月中下旬,浙江省在杭州举办轰动一时的国术游艺大会, 蒋馨山被聘为评判委员。民国十九年(1930),中原大战爆发,身在上海的李景林于年底奉国民政府之命到济南策动反击。李景林到济南即成立了山东省国术馆, 蒋馨山也到馆任职。民国二十年(1931)十二月,李景林去世不久,蒋馨山返回天津,在津授技直至晚年。

蒋馨山早年驻天津时,在津工作的青年孙宝林拜蒋为师,孙后到济南宪兵队任职。蒋馨山到山东省国术馆后,师徒二人相聚。孙也得以在馆兼职,然因公务缠身无暇授人。新中国成立后,处境陡然变化,孙宝林在街道小工厂劳动,更无心教拳。“文革”中,赵振生等人私下向孙学艺,不使人知,孙宝林才尽力传授, 此一脉方得承续。孙宝林曾带学生刘诚义赴津拜访蒋馨山深造,可惜因蒋年龄已太大,身体不好,未能学成。

郭铸山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曾任河北省国术馆董事(1930),因分管郭氏在济南的产业,时常往来于天津和济南之间。山东省国术馆成立后,郭被聘为顾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山东省第三届国术省考时被聘为裁判。此后经历十多年战争,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济南解放,郭铸山在此定居。据济南乔鸿儒述:

1956 年的秋天.一日我持孙文斌先生给我写的投师帖,去拜见郭铸山先生。郭先生当时在一家工厂里做传达员,兼烧热水小锅炉。我从 1956 年至 1966 年初,之间不断向郭先生学习太极、八卦、形意三种内功拳术,短则一周学两次, 长则一月学一次,多在晚上开完会才能去,一般学到晚 10 点甚至 11 点方结束。星期日多在早晨和上午,常在人民公园,有数十人随练。我是先学的太极拳,郭先生要求从零开始,千万不要与过去学的太极拳混了,这是他特别嘱咐的。本拳每式都具有起落、开合、鼓荡的特点。半年兼练八卦掌。八卦掌的内容是行桩 8 式及老八掌。行桩以托掌为主,转三个月后再学新式。老八掌以单换掌为主,转 3~6 个月后再学新式。以后凡练八卦掌先转托掌、单换半小时再接其他姿势。总之以上两掌是八卦掌的母拳。走的特点,讲究提、趟、拔、索。从而体会到郭先生教的太极拳含有八卦掌的某些运动特点和变式,在技击和保健的功能上有所提高。为了区分与其他太极拳的不同,1957 年我建议改名为八卦太极拳,郭先生同意,同学们都赞成,这样就延续下来。本太极拳源于杨禄禅, 刘德宽得之,传于程海亭,海亭传于两位师弟郭铸山和蒋馨山,并经常在一起研究和改进,形成今天的八卦太极拳。某日济南实验中学张健老师提问,太极比八卦早,为什么把八卦二字列在前头?我解释说这是八卦门练的太极拳,有某些八卦特点,不是按先后次序排列的,他明白了含义也就赞成了。后来张老师还向我学习过八卦太极拳的揽雀尾,他说与平常练的揽雀尾不同。

我学习八卦太极拳、八卦拳,都是在郭先生任职的传达室门前空地上进行的。遇有下雨或天冷即移至室内作单式练习。总之还比较顺利。1959 年秋后, 三年灾害开始了,先生被派至郊区养猪。居所院内,杂乱无章,不能教练。幸好宿舍宽大,两排六个床位,中间形成一走廊,我在那里学了形意拳,要求先硬后软,先打明劲,后打暗劲。先后学了五拳、连环、生克、四把、八式、五行对练等。第二年先生患了营养不良性水肿病,行动困难。十二形学了一部分,先生说教不了了,他给我说,就学这些吧!恐怕以后我不能教形意了。以后有来学形意的就叫他找你,形意拳是先生的入门拳,功力深厚,但在济南从不公开传授形意拳。因为当时有位李老师(他是李静斋的弟子)年岁高了,以教形意拳谋生,所以郭先生为了维护李老师的生计,故从不公开教形意拳。这种谦让爱护的精神,武林中曾传为佳话。

1961 年政府采风访贤,得知郭先生有一技之长,便聘至济南市立二院、济南市医学研究所设体疗室应诊,以治各种慢性病。1963 年济南市医学研究所以“八卦太极功的医疗保健作用”为题,立为科研项目。我和郭先生的助手杨素云大夫做具体工作。首先请了济南市体委胥瑞同志给郭先生拍照,仅八卦太极拳就拍了 50 个卷(每个卷 12 片),并拍了八卦太极功,之后请人画了动作图。照片冲洗三份,一份报济南市卫生局,一份存济南市医学研究所,一份由我保存。经过“文革”,只留有我存的一份照片了,其余资料荡然无存。郭先生 1966 年退休回天津居住,遇上“文革”清理阶级队伍,不幸去世,终年67 岁。我单位派我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运动还未结束,先生就退休回天津了,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另外,我在农村这一年,郭先生在人民公园教了刘德宽传授的四趟大戟,我无机会回济南学习。随后就接上“文革”,学过的人不敢练习。“文革”后我走访了学过大戟的人,都说记不清了。至此四趟大戟在济南未有传下来,实在可惜。(乔鸿儒:《郭铸山与内功拳》,《武魂》2007 年第 3 期。)

另据济南拳师李静轩讲,他年轻时曾向其师兄郭铸山和某王姓拳师学拳,名“杨如禅式太极拳”。

程海亭、蒋馨山、郭铸山等人传的太极拳,风格独特,走梢节(以指带腕, 以腕带肘,以肘带肩),进退步节节贯串,每式皆有起落、开合、鼓荡,讲求程序节律,已将八卦掌技术自然融汇其中。

(本文节选自《太极往事——晚清以来太极拳传承系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写太极拳历史的重大发现(中)续4.5 开合太极拳之谜 \八卦太极拳之谜
孙存周谈三大内家拳特点对比
铁老与八卦走转
太极宗师八卦掌对太极拳
中国武术各大门派
林朝珍谈习练太极拳和八卦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