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尚谷绘画——花鸟篇

(一)

小时候,听到过各种各样悦耳的鸟鸣,看到过乡村田野里许多花花草草。

初春,斑鸠在屋顶唱歌的时候,天气就慢慢暖和了。北邻家的杏花开的繁茂,蜜蜂嗡嗡,忙碌地采蜜。当燕子在电线上呢喃时,南面隔了一家的院里,高大的楸树开着浅白的花,在自己家院中就能看见。还能闻到特有甜丝丝的清香。

当麦子拔节时,燕子三三两两的在“绿地毯”上穿梭。田埂上,粉红的“麦虎平”花竞相开放。麦田里套种的豌豆缠绕着麦秆,开满了粉紫的花,在下面藏着嫩绿的豆荚。小孩们常常会猫着腰匆匆地溜到地里,偷豌豆角。这场景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夏天的清晨,塬下菜地井房旁高大的绒花落满干净的地面上。黄瓜刚刚开花,绿色的小黄瓜已经长出来了。豇豆花和豆角花很象豌豆花。西葫芦花就大多了,和南瓜花很象,五个花瓣厚敦敦的。香菜花象绿色的小伞,葱花是个绒球球,象毛线做的……

黄昏时分,河滩的蛙声响成一片,我们在缓缓流淌的漆水河里摸河蚌……

塬上大片苜蓿地里开满小紫花,吸引着蜂蝶飞舞。“算黄算割”叫时,麦子就到了收割的时候。中午蝈蝈的叫声更是不绝于耳。

自家院里黄色的枣花开了,家人在枣树旁摞麦草垛时,就能吃到一次生产队分的香甜的白麦面馍了。

秋天,土崖上开满金灿灿的野菊花,还有蓝色的狗娃花。酸枣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小枣子。下午放学,崖上都是背着书包的同学。衣袋、书包都是鼓囊囊的……

这是我对花鸟最早的记忆。

(二)

高一学习非常紧张。我利用周日,给文件夹子封面,用水彩画了花鸟。又利用寒假给家里画中堂。给课本的封面画装饰图案……当时班上的杨同学问我:“你不觉得浪费时间吗?我脱口而出:“不浪费。说完后有些不好意思。杨同学惜时如金。经常看见他中午在回家的路上,低着头默默地记着什么。高二参加高考,杨同学被清华录取了。

那时,我常在日记本的每一页画小插图。插图花鸟居多。后来借同学的《马骀画宝》,从中认识了许多鸟儿。让我惊诧的是世上竟然有那么多好看的鸟儿。有的鸟儿,看一遍就记住了,比如绶带鸟。有的鸟儿的习性很独特,睡觉时在树上倒挂着,所以名叫倒挂……大学休学期间,我通临了《马骀画宝》。

(三)

由于喜欢花鸟,很多年后才下决心去专门学习绘画。

在美院的第一节课让我终生难忘。那是2007年9月3日早上,我进了教室,课程是人物慢写。同学们把画架围绕着模特台,扇形排开。我站在画架前,拿着粗粗的木炭条打形。我在模特身上找不到一根线条。很着急……

终于熬到铃声响了,我以为放学了。当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旁边的同学告诉我说,还不到十点,是课间休息时间。我才知道迟了一周,并且晚了一个学期!

半年之后,是韩莉老师带我们花鸟线描课,然后是宋画花鸟小品临摹。这些课程是我们最喜欢的。每天学习兴趣高涨。上午四节专业课,韩老师讲临摹要点。下午大家继续在教室画。班上有两位师范毕业的同学郎登峰、王玉堂,他们水平高。我们一有问题,就向他俩请教。他们即热心又耐心。每当有同学临摹好一幅,其他同学看到了好的效果,也竞相临摹同样的画。那时晚上还有许多同学在教室继续画画。我们相互学习,你追我赶,都很认真。还暗中使劲,争取画得更好。

宋画是中国画的高峰,花鸟小品构图讲究、严谨,很有情趣,以少胜多。画面虽小,用心极工,又收放自如。三矾九染,多次染底色。多次染花、叶。有些画还有特殊的技法。所以效果丰富、厚重、生动。有的同学心急,把画面底色一次染好,画完成后显得单薄,没有韵致。

花鸟写生课,韩莉老师带我们去山东菏泽写生曹州牡丹。第一天同学们无从下笔。看到韩老师的写生示范后,还是不好画。有的同学午饭后不休息,就去牡丹园继续画。两天后,逐渐有了完整的写生作品。八天后,当大家渐入佳境时,两天的大雨把满园的牡丹淋得趴在地上,变透明了。

写意花鸟是第三年才学的,当时学起来很难。韩老师说:“诀窍就是多画。她当时上研究生时,要完成的作业,每一幅要画十遍以上,从中挑选最好的一张作为作业。

有一幅我画了三遍,很明显第三遍的效果好多了。那时没有坚持用这种方法。

画鸟时,韩老师说:“你们不要贪多,每天反复画好一只鸟就可以了。这样积累下来也是很可观的。”可惜没有同学实践这种方法。

(三)

我在农大母校,学的是理工科。今年,有位母校同学说喜欢花鸟画。我发了几幅临摹的宋画照片。她说:“我都很喜欢,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似乎这幅荷花我最喜欢,一眼看中了。”同学收到画后,她说:“这幅画太美了!就是我想要的:干净、优雅、有神韵、有层次 ……画比照片更有立体感,隽秀、飘逸、力透纸背。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荷花,和和美美,寓意好。我准备装框,把它挂在书房。希望能给我家带来好运。”

前一段时间,我在朋友圈发了以前临摹的小宋画花鸟。有同学说:“前几天我去故宫看展览。看到有好几幅你临摹作品的原作。在现场进行对比,觉得你临摹的真好。”于是他要收藏《果熟来禽图》。

同学的确有慧眼!其实我很舍不得。这幅是课程快结束了才开始画的。当时心劲很足,手也画熟了。后来利用下午课余时间完成的。自己也很满意。这幅是想一直给自己留着的。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当你把画完成的时候,画就不属于你了。迟早会是别人的。”是啊,总不能把画都留在自己身边。

一幅画最好的归宿是到了真正欣赏她的人家。这就是我期望的。

画要寄出前,我把过去的画,拿去请专业拍画的摄影师拍照。当我再观旧作的照片,心里感到慰籍。时间没有流逝。当时乐在其中,那美好时光都留在了画中。

                              2019  10  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零基础想学好水彩,找对正确的方法,跟对老师很重要!
评汪贵庆花鸟作品:花簇映韵鸟欲飞 | 夕雨
校园资讯|美术学院2012级绘画国画班写意人物·花鸟课堂习作展
关于6月毕业季的奇思妙想,每一个都是青春的味道!
怀念绘画大师俞致贞 启蒙引路没齿不忘
初级绘画之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