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常道404:读《今天怎样做教科研》有感2

非常道404读《今天怎样做教科研》有感2

今天读的第二讲《在理性的表述中“组建灵魂”-谈教育论文写作》。

写论文,对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件让他们头疼的事情 。不写论文吧,评职需要。写论文吧,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来。

首先说有人写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评职,这无可厚非。毕竟评了职称,待遇才会提高,为了二两碎银,不得不折腰。但如果想得更远一点,通过论文写作,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更好呢?再说写论文有些人是闭门造车,根本就是缺乏实践支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于是职业写手就有了生存之地,他们代为写论文,收入可观。这对于教师发展不利,甚至有害,因为妨碍了公平。

还有些人就在网上下载,明目张胆地剽窃别人的成果,还拿去交论文评奖,真不知道脸放何处。我们一方面教学生求真务实,做个善人,自己却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来,真是打脸。

写作是痛苦的事,痛苦的根源在于无话可说,无真问题可以研究,无过程可以佐证。但是,如果逼自己一把,让自己主动去思考,把问题梳理清楚,找到解决之道,这就是论文的雏形。

在冯老师眼里,论文写作存在的诸种问题:

一是老套,论文内容呈现的是昨天的故事,无新意。

这一点在我身上体现得明显,年年交论文,算一算也应该有几十篇了,但获得市一等奖的论文不足十篇。这可以看到我的写作水平也不高,原因就是一些观点太老套。有点新瓶装老酒的味道,看起来新,但实则还是那个老味道。

二是大话,口气大,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这是一些老师写论文的通病,喜欢大的问题,却无法进行相关研究,最后的成文不如鸡肋,因为鸡肋虽然食之无肉,但味还在。这样的文章可是无可读性,也无可借鉴性,纯粹是套话、空话。我也曾经有过这样写论文的阶段,但后来,逐渐从身边的问题入手,剖析问题,这样的文章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三是跟风,文章内容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的见解。

这个我也有过,看来,我身上的毛病还不少。不过,我认为,有些事情是先模仿,先借鉴,再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和观点,这也是成长的一条路径。

要当老师,先做学生嘛。

看来我把跟风说得有些冠冕堂皇了。

四是含混,论文就如散文,天马行空。

这就是想到哪写到哪,缺乏逻辑思维,要弄明白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说什么。这种情况我也有,哈哈,但又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叫做发散思维,让自己先打开思维,再选择有用的观点留下来。

所以我的天马行空不是含混不清,而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而已。当然,写作论文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有些问题解释不清,只好蒙混过去交差了。这样的研究,本身就没从根本性解决问题,还会让读者产生新的问题,以后我会注意不能为了交论文而拼凑观点,弄一锅大杂烩,含混不清。

五是做作,无病呻吟,花里胡哨,充斥官话。

为了让文章高大上,不断的修饰句子,让句子看起来丰满,在冯老师眼里就是一种宝贵病,他提倡文章“天然去雕饰”,虽然看起来干巴巴,但却尽是些干货。

(给优秀学生发放尖子生奖1000元)

那么怎么写好一篇论文呢?冯老师认为有规律可循。

一是要新颖,观点避免拾人牙慧。

要做到新颖,冯老师的体会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一定要自己去想,自己去说。自己的观点是发自肺腑,流自内心,就不错。第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抢一个节拍,努力做到当机立断,快速反应。不要等自己想法都成了昨日黄花才拿出来谈,就失去了先机。

二是小巧,角度小,挖掘深。

论文选题和切口应努力追求小巧。巧不仅在角度和立意上,更是要在小角度里把新的立意阐述得较为透彻和深刻。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捕捉信息。

三是逆向,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按照胡适的观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逆向思维,让真理越辨析越明朗。

我对于逆向思维的运用很少,很多时候就事论事,缺乏深入的思考。就如解一道题,只觉得把题解出来就完事,而没有思考方法最优。更没有思考把结论放入条件,把条件作为结论来反向思考其合理性,更没有作更多的变式训练。所以,教学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解题水平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四是严密,也就是逻辑推理要正确。

也就是观点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别人反驳。有时我写文章,希望面面俱到,结果重点不突出,难点又没突破,看起来大而全,实则没有多少干货。甚至还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因为有些观点早就在相关文章中提到过了。

五是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线老师的论文往往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为、所悟、所得,是实践的经验,自然不是什么高深理论,当然应该是体现朴素的教育思想。

我觉得我写的论文,往往就是平时工作的积累,有时感觉有些地方太口语化,特别是当地方言成份,这个虽然天然,但不适合大众,所以还是需要调整。

(昨天下晚自习,八年级学生送来的小星星)

关于论文写作的第三个大的方面是论文写作的可行路径。

(一)寻思和练笔

寻思就从平时生活中发现问题,多琢磨,然后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论文的原始材料。

(二)整合与建构

把生活的点滴故事积累起来,整合就是一个教育故事系列。我特别崇拜李镇西老师,你看他就是教育的有心人,图片、书信、作业、活动记录都保留完好,写作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甚至他还建有一个小小的博物馆,珍藏着他的教育材料。

我读了李镇西老师很多本专著,每一本,都离不开他的教育故事。

(三)集束与辐射

以小专题为平台,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写作,再将这些成果辐射开去。

我也自己做了七八个小专题,获得县一等奖的不超过五个。有些问题研究得深,有些问题研究浅,只有深入思考的问题 最终得到专家的认可。

论文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完成,在我看来,多读书,多实践,多写作,是论文写好的前提,也是磨砺自己的一个好办法。借用一句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论文写作,就是多积累,多思考,最终成佳作,让人和论文有了一种恋爱的感觉。

(2022年6月7日于办公室)

(这是石斛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
怎样快速从“学”到“研” --傅荣校
让孩子轻松自如地写作,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写作与人生思维转换
党校老师搞资政就好,何必写论文?
研究:教师专业提升与心灵自救(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