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常道77:杂谈

 77.杂谈
今天听说,某高中一名女生突然疯了。一个人冲出教室,在那儿傻笑,家长来了,也认不出。
然后开始抨击高考制度,说它吃人。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在想,除了高考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特别公平的竞争机会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出身低的孩子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人说推荐上大学,请问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让农村的孩子如何赢得机会?今天网上曝光了一个小学孩子的妈妈给她孩子的班主任发短信,表明自己是副科级职员,是有地位的。她的老公,她的父亲,她的朋友,都是公职人员,希望老师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这是严重干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公平问题,也让社会哗然,读小学都如此,以后教育的公平在哪里? 让其他没有关系的孩子家庭如何安心孩子的教育。还好,这所学校的班主任有正义感,敢于向这种灰色势力斗争,而且学校也明确教育应该是一视同仁。
无独有偶,某农村学校初一新生招生,就有某个家长向班主任索要国家教育资助,说班主任不给她指标,她有关系,就会有领导向学校施压,最后还不是要给她。对于这种狗仗人势的人,相信大家都会纷纷谴责,但是这种道德上的批评能制止这种傲慢无礼无规矩的人吗?所以,在一些农村,就连低保资格都要靠关系,而不是真正的贫困。这无疑是给社会认抹黑,让老百姓失去对公平、公正的信心。
今天又听说某小学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与同学发生小摩擦,眼睛弄疼了,就跑到学校,残忍杀害了这个10岁的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会成长出什么样的未来公民?对于孩子的过错,不理解,不教育,采取极端的报复措施,让人感觉到极为恐怖。
家教和家风是一种家庭道德约束,为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为人处事奠定基础。而反观现在很多地方,家庭教育越来越缺乏,留守儿童的行为乖张,常常让人侧目,但家长却认为孩子厉害一点,没人欺负。到大一点,无法管教的时候,就寄希望于学校。孩子的行为一旦形成,想要纠正过来其实很难,所以,有些家长又觉得学校教育不得力。
这还是好的家长,不好的家长,动不动就指责学校教育,不懂教育却认为自己很懂教育,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大加批评,甚至出言不逊,当面侮辱班主任。请问谁还想管这样家长的孩子?而孩子在家长的助威下,更是嚣张,最后的结果,不用想都会知道。
而另一则消息则充满了正能量:父子接力追凶,杀人疑犯18年后终落网。父子都是警察,父亲当年没能抓住一个在逃杀人疑犯。他希望当警察的儿子能够替他抓住疑犯。而儿子穷追猛打不放过一丝线索,疑犯出逃18年终被绳之以法。这就是一种信念的传承,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要让正义得以彰显。我想,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力量,父亲给孩子作了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才能够跟随父亲的脚步去当警察,去维护正义。
《今日头条》的消息是:教师丢了天职,学校失去中心,形式主义正在折腾中小学教育。暑假的时候,就听说某地中小学教师取消了暑假,要去实施精准扶贫,我为这些教师感到悲哀。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怎么扶贫也是教师的任务了呢?而农村教师一生大多清贫,如果能帮别人脱贫,怎么自己还一天喊需要提高待遇呢?的确,新的形式主义在抬头,学校不再只是单纯的教育机构,上面有若干个单位管着你,要求你这样,要求你那样。听说某校接受安全检查,某部门说灭火器挂那么高,发生火灾了,不方便取,要求挂1米2高。学校立马整改,不然安全检查不合格。而另一部门说,灭火器挂那么矮不安全,学生在楼道奔跑容易撞伤,而且挂矮了,有些恶作剧孩子当玩具用,会误伤人,要求必须挂高点。学校又立马整改。这下让学校无从适从,到底哪个部门说了算?各种检查,各种档案,折磨着教师,让很多教师身心疲惫,无心教学。学校就应该安静育人,不应该各种折腾。
现代教育技术提倡用各种管理软件方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学校也为这样的技术买单。但是推广的情况,却并不是想像那么容易。一是部分老教师观念陈旧,不想用,觉得传统的办法更好。二是部分教师怕用流量,舍不得用。三是这些APP功能不够全面,需要多个平台的软件,让老师觉得烦,认为也是一种折腾。四是在农村推广给家长使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在学校推广了多款免费软件,都不是很成功。
所以,我上课对孩子们讲:一定要努力读书,争取离开这个乡村,不然你长大以后,你的孩子一样无法进入现代化的教育,永远接受这种传统而落后的教育交流方式。其实,我何尝不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后有了本事能够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啊?只是从教20多年,眼里看到的永远是教育的荒凉。国家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硬件上去了,但人的观念没有真正改变,真正的教育转变还是没有开始。那些多媒体,除了播放PPT,放放电影,还有几个教师会其他功能?
农村小学的音、体、美教育滞后,好多有天赋的孩子,从小就只逼着上好语数(农村小学的英语都不受重视),从此被埋没。有些教师的观念落后到你无法想像的地步:你喊把教室打扫干净,他充耳不闻,讲台上都垃圾,他无所谓,他的所有时间,都是用来教学的,打扫卫生只会浪费时间。有时德育处亲自去班上喊人来打扫他班上的公共区域,他说可不可以等放学后,或者叫成绩不好的去。到了六年级,音体美全部被挤占了。结果呢,五六十个人的一个班,数学及格率仅仅才20%,100分试卷能上八十的居然是凤毛麟角。你说教师不努力么,他天天逼着孩子学;你说他努力吧,效果却如此之差。
教育,本来是德为先。现在却变成了知识至上,成绩好就可以忽略一切。忽视了德育教育,品德过不了关,成绩再好,也是社会的安全隐患啊!
教育,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改变才行,尤其是教师的自我适应与转变,带动家长和孩子的转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对教育的再认识。
(2018年9月22日于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名车签赏
农村小学班主任真累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
新学年开始了,一名老班主任这样告诉家长
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对策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