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卦爻与爻位的关系

《周易》卦爻与爻位的关系

八卦的由来

说到《周易》64卦,首先要从八卦说起,《易传》中这样写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古时包犧氏(即 伏羲氏)治理天下,向上观察天空日月星辰的现象,下则观察大地种种的现象,又观察鸟兽羽毛的文采和山川水土的地利,近的就取象于人的一身,远的就取象于宇宙万物,于是创作出八卦。

《易传·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两仪”,指的就是“阴”和“阳”,“阴”和“阳”是组成“八卦”的最基本单元,“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等。在“八卦”中,它们被称作“爻”(yáo),即“阴爻”和“阳爻”。“”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易传·系辞》中:“道有变动,故曰爻”,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 乾为天, 坤为地, 震为雷, 巽为风, 艮为山, 兑为泽, 坎为水, 离为火, 总称为经卦。为了方便记忆有八卦卦象,有口诀(可见下图):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周易》64卦的由来

《周易》里共六十四卦,每个卦都有六画卦组成,都是重卦,重卦的意思是由两个三画卦(即是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组成。简单来说,《周易》“六十四卦”就是把“伏羲八卦”的八个卦分别两两相叠,八八六十四,正好是“六十四卦”。既然是“两两相叠”,那么很明显,“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其实就是由两个“八卦”中的卦组成;“八卦”中的每一卦都是三个爻,所以,“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就是六个爻,二三得六。

如:乾卦(见下图)

六爻的乾卦是由两个三爻的乾卦组成,上面的三画的乾卦,就是外卦,下面三画卦的乾卦就是内卦。

如:未济卦(见下图)

未济卦是由离火卦与坎卦组成,外卦是离火卦,下卦是坎水卦,火水未济。

当我们读到“水火未济卦”,就可以知道未济卦上卦是离卦(离为火),下卦是坎卦(坎为水)。同理,当我们读到“地山谦”时,我们就知道谦卦,上卦是坤卦(坤为地),下卦是艮卦(艮为山)。

附:乾为天, 坤为地, 震为雷, 巽为风, 艮为山, 兑为泽, 坎为水, 离为火。这句话记住有助于我们记忆64卦。

《周易》64卦中“爻与爻位”

-1-

画卦

画卦时自下而上画,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所有的卦第一个爻,也就是一个卦最下面的那个爻,都是用“”表示位置;最后一个爻,也就是最上面的一个爻,用“”表示位置。

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六、九“是表示爻的阴阳属性的。

如图:未济卦

初爻是阴爻,所以用“初六”表示

二爻是阳爻,所以用“九二”表示

三爻是阴爻,所以用“六三”表示

四爻是阳爻,所以用“九四”表示

五爻是阴爻,所以用“六五”表示

上爻是阳爻,所以用“上九”表示

其中“初、一、二、三、四、五、上”,是表示爻的位置的,“九”和“六”是表示爻的阴阳属相的。

如我们看到:“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是说谦卦从下往上数第三个爻是阳爻,爻辞是“劳谦,君子有终,吉。”。(见下图)其他卦也是如此。

-2-

为何是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呢?

第一种说法:在河图生成数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生数为万物的开始,一三五为阳数,加在一起是九,二四为阴数,加在一起是六,所以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

(以后有机会,会分享河图洛书)

另外一种说法:一到十个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主动,阴主静,代表稳定、不动,九为最大奇数,为最主动的数,所以以九代表阳,六为二、四、六、八、十,5个偶数的中间,最为稳定和平均,所以六代表阴。

九月初九重阳节,“九”为阳数之极(也就是单数中最大的),九月初九占了2个九,所以是重阳节。

-3-

卦中的三才

《易传》中:“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经》这部书,广大详尽且完备,无所不包含。包含天道、地道、人道,兼备天、地、人三才。所以三才中每一个“才”由两爻代表,所以一卦有六爻。六爻不是别的,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

上面谈过,一个卦六个爻,分别: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组成。其中:

初爻、二爻代表地道;

三爻、四爻代表人道;

五爻、上爻代表天道。

就是天、地、人三才。

如:

其他卦也是如此分三才的。

-4-

爻位的阴阳、当位、不当位

《周易》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对应有六个爻位,亦有阴阳,由下而上分别: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组成。其中:


“初爻、三爻、五爻”为奇数,为阳位,

“二爻、四爻、上爻”为偶数,为阴位。

如果阳爻正好处在“初爻、三爻、五爻”的位置,即:阳爻居阳位,叫当位;同理阴爻正好处在“二爻、四爻、上爻”的位置,即:阴爻居阴位,叫当位。不当位正好与之相反,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叫不当位。当位也叫得位、得正;不当位也叫不得位、不得正。当位,就是在位,任职。

如图:

上图中,红色为当位的爻,因为:二爻为阴位(六二),正好是阴爻;三爻为阳位,正好是阳爻(九三);四爻位阴位,正好是阴爻(六四);上爻是阴为,正好是阴爻(上六)。在强调一次,卦中的“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

而初爻为阳位,却是居了阴爻(初六);五爻是阳位,也居了阴爻(六五),所以初六爻与六五爻不当位。

当位就象征着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合理性;不当位就象征着偏离或者背离事物的发展规律。当位不是意味必然吉,不当位也不是意味着必然凶;因为当位可能转化为不当位,不当位也可能转化为当位。

再如:

既济卦,是一个全部当位的爻,“初九、九三、九五”正好是阳爻居阳位;“六二、六四、上六”爻正好是阴爻居阴位。

未济卦正好与既济卦相反,没有一个爻当位。“初爻、三爻、五爻”阳位,却都是阴爻“初六、六三、六五”;“二爻、四爻、上爻”阴位,却都是阳爻“九二、九四、上九”。

-5-

得中与中正

得中当爻居于二爻位、五爻位时,因这二个爻位分别是上下卦的中位,所以称“得中”

阳爻居中位,叫刚中;阴爻居中位叫柔中

如:

未济卦,二爻阴位居了阳爻“九二”,叫刚中,但九二爻不当位。五爻阳位居了阴爻“六五”叫柔中,但六五爻不当位。以此类推,其他卦也是如此判断。

中正:若阴爻居二爻位,阳爻居五爻位是既得正(当位)又得中,简称中正。

如:

既济卦,二爻阴位正好是六二阴爻,所以六二爻“中正”;五爻阳位正好是九五阳爻,九五爻“中正”。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他的名字取自豫卦六二爻,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而“中正”即是:六二爻是下卦中间的爻,二爻为阴位居六二阴爻,所以说六二爻“中正”。

《程氏易传》对豫卦六二爻解释说:逸豫之道,放则失正,故《豫》之诸爻,多不得正,才与时合也。唯六二一爻处中正,又无应,为自守之象。当豫之时,独能以中正自守,可谓特立之操,是其节介如石之坚也。

“多不得正”是说“初六、六三、九四、六五”都不当位。(当位也叫得位、得正;不当位也叫不得位、不得正。)

-6-

、比

每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卦上下重叠而成。如果从上下卦分开看,它们各自有第一二三爻。如果上下卦连成一体看,上卦的第一二三爻就是全卦的第四五六爻。

上下卦中相对应的爻具有相互呼应的关系,所以被称为“应”。这样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就有了对应关系。应是一种应合、应援。这种对应关系要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易理上去观察。一般说,在相应位置上的两爻如果是一阴一阳,即可成为阴阳正应;如果是两阳或两阴,即构成敌应关系。

如图:

豫卦,(图中黑色的爻)初六阴爻与九四阳爻正应;(图中红色的爻)六二阴爻与六五阴爻,不成正应关系;(图中绿红色的爻)六三爻阴爻与上六阴爻,不成正应关系。

:相邻两爻在位置上的亲近关系。相邻两爻的性质相反,成“比”,即阴爻与阳爻才能成“比”的关系;相邻两爻性质相同,不成“比”。

如上图,豫卦,六三爻阴爻月九四爻阳爻成“比”的关系;九四阳爻与六五阴爻成“比”的关系。其他爻之间不成比的关系。

-6-

承与乘

承,在六爻顺序中,凡阴爻对上一爻的阳爻关系,称为承。

乘,当阴爻在上时,阴爻对其下一爻的阳爻关系,称为乘。

如图:

井卦,初六爻九二爻,六四爻九五爻

如图:

屯卦六二爻阴爻乘初九阳爻。

“乘”,是乘凌,居高临下之意。凡上爻乘凌下爻谓之“乘”。多指阴爻乘阳爻,称“乘刚”,象征臣下欺辱君主,小人乘凌君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中的数字总结
易经思想精髓的把握
《易传》文白话解
八个问题告诉你,群经之首的《易经》,讲的到底是什么!
十句话读懂易经(转郑博士)
周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