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法典》知识24——个人信息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逐渐受到法律的保护。自然人个人信息应当据以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任何生物性、物理性的数据、文件、档案等资料,范围不仅包括自然人的身份证信息、户籍信息、家庭构成、职业情况、社会交往、网络交易数据等物理性数据,还包括自然人机体基因组成、生物学、遗传学密码等信息,任何与特定自然人相关的,可以据此将该自然人特点化的信息,均属于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关系到人格尊严,是人格尊严的一部份,应该采取一般人格权保护模式。个人信息与隐私权是有区别的。

       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主要包括:1、控制权或占用权;2、自决权;3、保护权;4、查询权;5、更正权;6、冻结权;7、删除权。

       其保护手段有:1、人格权请求权;2、侵权赔偿请求权;3、违约责任请求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个人信息与信息资产
数字权利体系再造:迈向隐私、信息与数据的差序格局
《民法典》解读111: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个人信息权益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
民法典规定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