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长”是什么级别?在企事业单位里算领导吗?4点实情说明白了

有人咨询:为什么在企事业单位里还有“股长”?股长,算领导职务吗?为什么存在这个职级?

我曾在企业当过所谓的“股长”,本质上也跟事业单位里的“股长”一样。原来也是“正经”的基层领导职务。自从职务、职级、职位序列规范之后,现在所谓的“股长”都是属于“内部粮票”,在正规的领导职务序列里是不承认的。

但是,在基层单位内部或者当地的行业圈子里,“股长”也是被认可的,甚至说“权力”还不小,不能小瞧。俗话说:别不把股长当干粮——别看我的公章小,但这是办事的起点,我不给你盖章,你的事情就启动不了。

我当年在国企工作的时候,企业里的职位序列与当地公务、事业体系是完全对应的。厂长对应县长、矿长(大队长)对应科长、股长(小队长)对应股长。比如,那时候的税务局下设有财税股等,我们企业的大队(矿)下设安全股等。

那个时候也算是正经八百的基层领导职务,提拔任命都是由大队(矿)党委研究决定的,是大队长(科级)之前必经的职务“台阶”,是属于科级与普通岗位职工之间的中层职位。规范职务序列后,股长,虽然没有这一层级的领导职务,但是在基层单位里,还是应该算作基层管理人员的。

我们以前看过历史名剧《七品芝麻官》——县令。其实,在现有的领导职级序列里,县长也差不多属于七品。公务员职务分十个层次:1.正国职、2.副国职、3.正部职、4.副部职、5.正厅职、6.副厅职、7.正处职、8.副处职、9.正科职、10.副科职。县长处于“7”这个层级上。赵老师的小品里戏称自己虽然是村长,但是跟省长只隔着四级——科级、处级、局级、部级。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中实行职员管理制,也是分为“一到十”个层级职员,分别对应正部到办事员,比如,1级对应的是部级正职、10级对应的是干事员。成长通道也是从干事员做起、逐级晋升的。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分别对应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等等。工勤技能岗,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等。

一般的央企、国企也是对应党政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条例来设置职位职级的,2015年以后,大力推进“去行政化”,虽然名字都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造,但内部运行机制还是浓厚的“行政化”的。

直到今天,央企内部二级(部门)单位的领导仍被称为“张局、王局、李局”,三级(部门)单位的领导仍被称为“张处、王处、李处”,四级(部门)单位的领导仍被称为“张科、王科、李科”。五级(部门)单位的基层干部,有的仍被称为“股长、组长、所长、主任、班长”等等。基本与公务、事业的

其实,无论公务员职务还是事业单位职员中,其实并没有“股级”这一职位设置。在地市级或企业省级公司里,没少听说过“股级”这一说法。公务员的副科长之下就是科员,央企的副处长之下就是高级主管、主管、主办等职级,国企的副科级之下可以是客户经理、业务经理、业务员等等。尤其是《公务员法》明确,领导职务的最低层级是乡科级副职(副科级),再往下就是科员,不存在所谓的股级干部。所谓的股长,只存在于基层的机关事业单位中,属于地方政策,并未得到国家的承认。

那么,为什么公务、事业、央企、国企等体系内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仍有“股级”这一“地方粮票”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1】便于激励。

机关单位不知道基层的“苦”,省级以上的机关或央企总部,员工起步就是科级,稍微混几年就是处级,但是在广大的基层单位中,比如,在县级单位或央企的四级单位,处级就是广大基层工作者“一辈子”的“天花板”。高层级的机关部门里,你们的起点就是基层人员的“顶点”。

比如,我原来所在的企业基层,大队(矿)只是一个科级单位,但是要管理3000人、20个小队、200个班组、60亿元的产值。大队(矿)领导班子的职数只有3-7人,也就是说3000人中提拔到科级的概率是千分之一。

所以,大队(矿)下面设了20个小队、20个部门,可以增配80-300个正股级、副股级干部,一下子就给基层员工打开了成长之路。

同样的道理,有些县里的“大局”,管理幅度大、领域广、人员多,如果扁平化了,只有3-7个科级干部,几百甚至上千的职员能看到晋升的希望吗?再说,管理幅度这么大,也需要进行精细化和专业化的管理,于是就设立了行政股、财务股、人事股、业务股、技术股等10-30个股(室),解决一部分基层干部的激励问题。

【2】便于专业化管理。

有些基层单位,虽然职级不高,只是一个科级单位,但是,管理幅度、管理难度、人员规模都是比较大的,而且都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从事的都是具体业务工作,不像机关部门从事宏观指导、管理、监管工作。

比如,某县的教育,管理幅度非常大,有管中学的,有管小学的,有管幼教的,有管财务的,有管职称的,有管教学的,有管后勤的,等等。科级以下再分设各种专业化管理的股(室),便于开展工作。

【3】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国人都有一点“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多少都有一点戴“官”帽子的期盼,尤其在基层单位,给个职务、带个“长”、顶个“帽子”,腰杆就硬气起来。在我原来所在的企业里,也是这样的,为了减少“职位”,增设了“专家”岗位,大家都戏称:专家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什么意思呢?你不带点行政职务,管理权就好像失去了“效力”!

股长,虽然不是职务序列的“法定职务”,本质上还是“大科员”,但是,你说“科员来检查工作了”,就不如“股长来检查工作了”管用。所以,永远不用忽视基层的智慧,分设一些股(室),任命一批股长,立即就能调动起下属们的积极性,因为谁都想戴上一顶“官”帽子。

【4】便于管理队伍。

记得电视剧《少帅》里有一句话:手里没把米,连鸡都哄不住。意思是,不给我军饷,战士都不听我的。作为基层单位的领导,面对几十、上百甚至数千人 ,如何管理他们,让他们团结在自己的身边?这不是一道“魅力题”,而是一道“利益题”,没有利益,谁跟着你好好干!

别说基层单位了,就是在高层次的机关部门里,不也设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吗?在央企的总部里,不也是设助理、高级主管、主管吗?为什么不让基层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呢?基层单位(一般指科级单位),下设股(室、组、班)等等,就是增设一个中层职位,形成一个惯例:先努力当上“股长”,就有希望提拔为科长,让下属看得见晋升的希望。为了晋升,就强化了“服从管理”的思想,便于基层领导管理队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县直机关的股长属于什么级别?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乡科级单位职级快速晋升之道
机关事业单位的股长,不是领导职务
科级在部队里面相当于什么干部?
职级并行有职数限制吗?
一个年轻公务员要走多少“捷径”,才能到达领导的彼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