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历史游北京-北京人都不知道的千年古都演变史!(一)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千年的建都史,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

北京城址迁移图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近五个朝代建都之地。

这五朝指的是辽(916~1125)、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9~1644)、清(1645~1911)。

辽(916~1125)晓来雨霁日苍凉,枕摇曳西风香。

辽代五京

辽南京城地图

公元916年,生活于辽河上游地区的游牧民族契丹族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族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后改称辽国),定都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命名为“皇都”,自称皇帝,即辽太祖。

公元927年,地处今北京城西南广安门一带的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定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定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加上后来于公元1007年定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中京大定府”,公元1044年定云州(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辽国共建有一个国都、四个陪都,号为“五京”。 北京城的别称“燕京”,即始于这时。

按照《辽史·地理志》记载: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辽燕京城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城墙平面呈正方形,周长36里,城墙高3丈,宽1.5丈。城有8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其中有两条贯穿城市的大道:一条为东西向,联通了清晋门和安东门,它是广安门内、外大街的前身;另一条为南北向,联通了拱辰门和开阳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闹市口大街南段、长椿街、牛街加上右安门内大街北段。当时,南京城有30万人,包括了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城内划分了26个“坊”,各坊有围墙、坊门,门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内居民。

北京城现存辽代建筑遗迹

1. 西直门外的南长河,古时曾是高梁河河道

宁静的南长河

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1附近

公元979年8月1日(旧历七月初六),宋军与辽军在高梁河畔激战,最终宋军惨败,未能收复幽燕地区。这场战斗对古代北京影响深远。此后,北京先后由辽、金、元、清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管辖,一直到1368年元朝灭亡。

2. 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代

牛街礼拜寺

西城区牛街中路18号(近广安门内)

牛街礼拜寺——北京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该寺建于辽统和十四年(996年),在明清两代多次扩建,并得名“礼拜寺”。1949年以后又多次整修,可谓历久弥新。

3.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

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甲3号

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

4.戒台寺(非辽代建)

门头沟戒台寺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京昆路

据戒台寺内现存碑记及参阅有关文献得知,戒台寺前身为创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

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

辽代道宗清宁年间,一位名震中外被誉为“钟普贤之灵,孕凡夫之体”的高僧法均和尚来隐此山。法均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诏佐绿金台松务,他于寺左创建了一座菩萨戒坛,广度四众,日度数千年,当时不仅辽国管辖下的民众来此,南方宋土之人来此受戒的也很多。

5.辽南京燕角楼故址纪念牌楼

辽南京燕角楼故址纪念牌楼

北京市西城区南线阁街港中旅大厦(广安体育馆北)

辽南京燕角楼故址纪念牌楼就竖在了南线阁北口东南角。纪念牌楼由白色大理石构建。牌楼顶部正脊饰有唐式鸱纹,牌楼上端两门柱之间悬挂一个青铜的云纹图案圆环,圆环中间镶镂空的“燕角”二字,据说“燕”字是玺体,“角”字是金文体。石牌楼整体造型优美,古朴浑厚。据说这个牌楼是中央美院王悝的获奖作品。在燕角楼纪念牌楼台基左右两侧还镶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宣武区政府2004年10月1日立的“辽燕角楼故址”碑,一块是“辽燕角楼故址”介绍。

6.辽开阳门故址碑

辽开阳门故址碑

右安门内大街53号

右安门内大街与白纸坊东、西街交叉口西北侧,有“辽开阳门故址”碑。 海陵王改辽南京为金中都后开始扩建,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各自扩展三里,北部曾认为没有扩展,也有学者称应拓百米左右。金中都不再采用封闭坊制,在开阳门南侧设立西开阳坊和东开阳坊。时至今日,右安门外仍有“开阳桥”及住宅小区“开阳里”、“开阳欣居”,位置更是南迁,但仍处于金中都城垣之内。

7.辽安东门故址碑

辽安东门故址

故址说明

烂缦胡同

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70号

辽南京城在唐代幽州城的基础上重修了城墙,呈矩形,由外城、内城组成。《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周长36里,城墙高8丈,宽1.5丈。外城共开8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内城有丹凤、显西和衙北三门;宫城在外城西南隅。

8.八大处灵光寺招仙塔(遗址,遗留塔基)

现存塔基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二处)

灵光寺招仙塔, 辽道宗咸雍七年(1071年)建造,清末义和团占据灵光寺作为分坛起事,烧毁附近洋人的房子,后被八国联军进攻,战役中招仙塔和灵光寺被毁,只剩塔基。1900年,塔身主体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被毁,1901年,在塔基瓦砾中,发现了佛牙舍利的石函和佛牙舍利。

8.海淀普庵塔(不对外开放)

海淀普庵塔

  海淀普庵塔,也称普安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四王府东北普陀山南坡。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普庵塔东侧原为普庵塔院,院东侧为清代天仙庵。然今只存普庵塔。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建于辽代(公元916—公元1125年),高约9米,南北朝向,为一座七层八角密檐式砖塔。塔基为单层须弥座,塔身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拱券式小门,其余各面有窗形小龛,龛内刻神像。塔身正面室内原有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普庵菩萨像一尊,今已无存。底檐下有单翘单昂斗拱,角科、平身科每面一攒。塔顶内收,轮廓线很柔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安古塔的前世今生,保佑我农安子民免遭疫情之苦
中國古建築(一)【41P】
我爱看电影
老北京到底有多少城门(1)辽国陪都析津府有多少城门
看完这8大中国古建筑之最,发现600岁的故宫原来是小鲜肉
北京建都史见证物辽燕角楼故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