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十三)(故宫)(二)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上期介绍了太和殿,今天介绍另两个大殿。
图一.太和殿月台。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
图二.中和殿。是明朝嘉靖时期建造的一座宫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意为秉中庸之道,求天下和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作华盖殿。后改名为中极殿、太和殿。太和殿是一个大大的正方形,面积高达五百八十多平方米。大殿正中设有皇帝的宝座,两旁陈列着两个肩舆,肩舆就是皇帝乘坐的轿子中的一种,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内活动使用。皇帝在去往太和殿举行大典前,会在中和殿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这里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此阅视。
图三.中和殿内景。
图四.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之意。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图五.保和殿内景。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
匾,为乾隆御笔。
图六.云龙阶石。
保和殿后面三层须弥座高台正中的御路(专为皇帝用的路),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这块御路石称为云龙阶石。长16.57
米,宽3.07米,厚1.70米,重量超过200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在这块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着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动。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川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
图七.千龙吐水。
由于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矗立之上的三层台基。'三台'面积约为二千五百平方米,由大块汉白玉石砌成。每层台基的周围都雕有须弥座。须弥座上,横置着大块的长方石条,名为地袱。地袱之间立有望柱,望柱之间安设栏板。在它们之下,都凿有排水孔道。 每个望柱下面伸出一个石雕龙头,整个'三台',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二个龙头。除每层台基折角的角顶伸出的龙头外,其他龙头的两唇之间都钻有圆孔,与望柱底下的孔道相通。由于台面的设计是中间高于周边,每当雨天,落在'三台'台面上的雨水自然就都流向地势底的四周,于是便从龙口中排出,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所以故宫就算下多大的雨从未有过积水。[耶]
图八.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宫殿建筑。位于外朝午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文华殿明代是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清代为举行经筵的地方。明清两朝皇帝御“经筵”都是在春分、秋分两季。皇帝要撰写御论,阐发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经筵御论使用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文臣们跪在御前,聆听皇帝御论。
图九.武英殿。与文华殿遥相呼应。明末,李自成在此登基称帝;清顺治元年,率先挥师入关的多尔衮于此升座。康雍年间,武英殿设立修书处,后正式成为刊刻书籍的专门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北京故宫
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什么不种树
360度三维全景虚拟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35场景)
世界十大宫殿--故宫(中国)
北京旅游攻略之故宫
北京故宫游览线路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