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文:北京地名趣谈(一)

东单、西单、东四、西四

十多年前,我乘坐北京13号城铁时听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问他母亲“西单是什么意思,那地方为什么叫西单呢?”她母亲回答说“不知道。”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吧。西单的全称已经消失很多年了,别说北京的年轻人,就是中年人恐怕也知道的不多。像西单这样的地名在北京有四个,即:西单,东单,西四,东四。这些地名后面都有“牌楼”二字,这才是它们的全称。后来这四个地方的牌楼都被拆除,这四个地名就简约成今天的名称。

“牌楼”的正式名称是“牌坊”。“坊”的起源似乎是在元代。当时元大都划为若干街坊,每坊入口都立一座牌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还有一条“锦什坊街”。后来“牌坊”就作为古代中国城市的装饰物之一,往往设立在重要建筑前和重要路口处。西单和东单十字路口只有一座牌楼,所以叫单牌楼,西城的叫西单牌楼,东城的叫东单牌楼,牌楼的位置都在北街口。西单牌楼上书“瞻云”,又叫“瞻云坊”;东单牌楼上书“就日”,又叫“就日坊”。西四和东四的十字路口都有四座牌楼,东西南北每个路口一座,所以叫四牌楼。四牌楼南北两座上书“大市街”,西四牌楼东坊书“履仁”,西坊书“行义”;东四牌楼的东西牌楼题字相反,西曰“履仁”,东曰“行义”。

从形式上讲,四牌楼当然比单牌楼形制高但是今天的西四东四热闹程度远不如西单东单。这是因为明代以前北京(当时的元大都)最热闹的地方是西四和东四。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东四西四鼓楼前,就是写照。元代北京漕运发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南北物产,梯至毕集。漕运码头集中在前后什刹海,当时是商贾云集,帆樯如林。附近的鼓楼大街商肆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而东西四是京城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得益于斯,更是繁华之地。后来,北京西南永定河上架起卢沟桥,陆路可经华北平原直下江南。陆路运输逐渐取代水路,漕运日渐凋敝。而西单牌楼是经广安门到卢沟桥的陆上交通集散地,其地位逐渐取代西四和鼓楼成为新的繁华地区。东单牌楼兴起是更晚的事。清末列强入侵,北京东交民巷(原来的东江米巷)一带尽为外夷所踞,先是在长安街路北之王府井设立洋行供外夷日用,后是华商见此地有利可图,纷纷来此建店立铺,王府井遂成为一条洋商街。当时崇洋媚外领风气之先,洋街日见繁华,成为后来居上之皎皎者。东单牌楼亦沾其光,繁华日盛,大可比肩王府井,成为京师最繁华地之一,连西单牌楼也甘拜下风。东四西四则更逊一筹。

进入民国后,北京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牌楼就成了扩展道路的拦路虎,被拆除就成了必然结果。民国以后,北京遗存的牌楼除上文所述的十座外还有六部口的西长安牌楼,王府井南口的东长安牌楼,庚子年间后建的东交民巷西牌楼。上世纪二十年代,因长安街铺设有轨电车路轨拆除东西单牌楼和东西长安牌楼。1954年,市区道路改造,东四西四的八座牌楼也被拆除。直到2008年才在西单文化广场前重建西单牌楼,使这一祖国灿烂的古典艺术形式得以重获新生。

我国伟大的民族复兴梦正在突飞猛进,在此衷心祝愿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和古典文化获得新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二十八)东单牌楼
西单、东单、西四、东四的名字与牌楼有什么关系?
北京的东单西单怎么回事,东四西四是为什么这样叫?
北京地名由来:名街名巷
“俯瞰”北京,才发现我们生活在“蜂巢”商业网络中
消失的明北京城(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