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灵境胡同、故宫城门上的神秘箭头、道光皇帝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北京故宫的隆宗门上,有一支神秘的铁箭头,200多年间没人敢拔出;
在北京西城区,有一条北京最宽的胡同叫“灵境胡同”;
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有一位幸运儿,他就是道光皇帝。

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物,背后到底藏了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这要从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说起。

嘉庆十八年,京城郊外大荒,百姓衣食无着,皆以草根树皮糊口度日,地方官吏催科、派差,更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民间一片怨声载道。

北京宛平县,一位名叫林清的药铺学徒,长了一身的毒疮后,被掌柜赶了出来。走投无路之下,流落江湖,以乞讨要饭为生,后来结交了一位天理教的江湖好汉,不但治好了他的毒疮,还传授给他一身武艺。

林清回到老家后,见家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村中十室九空,而当官的只知道花天酒地作乐,不体恤民情,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朝不保夕,林清一气之下决定拉队伍,携手穷苦老百姓一起反抗腐朽的清廷。

林清揭竿而起后,学当年闯王李自成,立起了'不纳粮食,顺天保民'的大旗。

九月十五日,嘉庆皇帝去承德木兰围场打猎去了,文武大臣,御林军几乎全跟去了,因为谁也想不到会有人攻打紫禁城。

林清得知紫禁城空虚的消息之后,决定起事,攻打紫禁城。

林清调集了所有的人马力量,布置在北京周边的县城,伺机而动。自己亲自率领一支由三百多武艺高强的小伙子组成的主力队伍,以商贩身份陆陆续续混进了北京城。

林清起义军,以修缮西单灵济宫为名,谢绝了任何来客,在这里秘密开会并且买通了宫里的小太监,计划里应外合,杀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起义军兵分两路杀向了紫禁城,一路攻打到东华门,但是没有成功,在东安门附近就被察觉了,另一路在小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隆宗门,如果顺利打开隆宗门,当时的历史就可以改写了,在古代,没有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跨越隆宗门的,因为隆宗门以内就是皇帝的内寝了,这里是皇后和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但是即使皇帝外出,紫禁城也不是那么能轻易打开的。恰巧,嘉庆皇帝的次子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因为要处理政务,提前几天从承德赶回来了,正在起义军打不开隆宗门,准备翻墙而入的时候,旻宁收到消息,带领侍卫,来到了隆宗门内,用鸟铳,把墙上的起义军打退了,稳住了局势。

等大批的侍卫赶到,三百多人的起义军,很快就被剿灭了。

当时起义军的首领林清,并没有参加这次行动,而是在西单灵济宫,等待援兵。

嘉庆得知宫里出事后,星夜赶了回来,清军很快摸清了林清所在位置,派出大队人马将林清生擒活捉。

嘉庆在亲自审问林清之后,将其满门抄斩。但林清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灵济宫叫成了林清宫,灵境胡同也叫林清胡同。

起义军攻打紫禁城,虽然没有带来实际的破坏,但是起义军在射箭的时候,一支箭不偏不倚射到了隆宗门的匾额上。

嘉庆皇帝下了一道《遇变罪己诏》,罪己诏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这次事件,虽然没有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但性质恶劣,汉唐宋明,知所未有,铁箭头留在匾额上,时时刻刻提醒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居安思危!


旻宁因为在此次消灭起义军中的出色表现,被封为硕智亲王,所用的鸟铳,也被赐了响当当的大名“威烈”。

此后旻宁被皇帝老爹嘉庆看中,越看越喜欢,七年之后,顺风顺水地接了嘉庆的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境胡同传说--朝青
北京故宫匾额上有一根箭,为什么200年不摘?
故宫隆宗门匾额上为什么插着一只箭头?
北京最宽胡同曾上演古代版无间道
揭秘故宫隆宗门上插着的一支箭,谁那么大胆子敢在故宫里面射箭?
故宫隆宗门上竟然有个箭头,是谁留下来的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