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荣耀——定高句丽(三)

隋大业八年(612年)八月,隋炀帝倾百万大军攻高句丽,水陆皆败,无奈之下,只得撤军。而在此之前,自隋炀帝开始准备攻高句丽之时,即开始征发士卒民夫,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加上修建东都、开挖运河,国力透支,夫役动员上千万人,“天下死于役”,民间怨气沸腾。及至征伐高句丽失败,隋炀帝不甘心于意志未达成,于大业九年(613年)正月,再度下诏,第二次征发士卒民夫齐聚涿郡,募民间勇武者为骁果,集天下粮秣于辽东。三月,亲征至辽东。

隋炀帝杨广

四月二十七,隋军二征高句丽大军渡过辽河,二十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再攻平壤。隋炀帝随军至辽东城下,命诸军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隋丽双方于辽东城交战二十余日,伤亡皆甚重,而辽东城不能下。

当隋军于辽东血战之时,驻守后方黎阳(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负责后勤的隋开国元老司徒、楚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因为隋炀帝日渐猜忌,内心不安。且因炀帝多年倒行逆施,国家逐渐混乱,自大业七年(611年)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起事,民变爆发迅速,刘霸道、孙祖安、张金称、窦建德等纷纷举事,遍及山东、河北等地,隋朝朝政日益混乱,统治基础动摇不已。杨玄感决心起兵:“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

六月,杨玄感于黎阳起兵,断绝辽东粮草供应。数日内聚集十余万人,声势浩大,勋贵参与者甚多。杨玄感于是率军围攻洛阳,东都留守越王杨侗、辅佐杨侗的民部尚书樊子盖一面紧急调兵防御,一面急忙飞报辽东炀帝行营。

此时辽东隋军正准备以布囊盛土,堆鱼梁道,与城平齐,,使士卒沿此登城,并造楼车,高过城头,以载军士用强弩俯射城内,诸事准备就绪,只待攻城。紧要关头,杨玄感据黎阳作乱,后勤断绝消息飞报而来,隋军顿时众心汹惧,混乱不已,诸军皆散。,隋炀帝立刻密召前线诸军将领,,密令马上撤军回返。当夜隋军即连夜回撤,军资、器械、攻具于城下堆积如山,营垒、帐幕、粮草皆弃之不顾。

隋军夤夜撤军,高句丽守军不明其理,以为有诈,不敢出击。第二日天明后,才派出斥候,外出四面打探,仍半信半疑。直至三日后,才以数千士兵,尾随隋军八九十里外,远远观望。直至隋炀帝御驾已渡过辽河,知隋军确实退兵,才开始攻击隋军后军,杀隋军羸弱数千人。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又无果而终。

隋军征高句丽

大业八年(613年)八月,隋炀帝尚在回军途中,杨玄感已被民部尚书樊子盖,武卫将军屈突通,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刑部尚书卫玄等合兵击败,杨玄感在逃亡途中自杀于葭芦戍,声势浩大的叛乱被平定。隋炀帝羞恼于杨玄感及其党羽作乱反叛,大伤自己颜面,乃下令以严刑峻法穷究此事,先后杀三万余人,流放六千人,其中大多是冤枉者。杨玄感起兵时曾开黎阳仓赈济贫民,此时追查,凡接受过赈济的,全都被坑杀于洛阳城南。隋炀帝此举,使得朝廷更失民心,民众更加痛恨官府,更多更大的反抗接踵而来。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已经走火入魔的隋炀帝,第三次下诏,征伐高句丽。三月,自己亲至涿郡,意图聚集兵马,三攻高句丽。而这一次,所征发的士卒在半路上就开始逃亡,诸将领连连斩杀逃亡者来震慑其余,仍无法阻止更多的士卒溃散。

七月,隋炀帝至怀远镇(今河北怀远),以待诸军前来,而所征之兵大都未按期到达。此时隋国内已大乱,隋军虽扑灭卢明月、张金称、高士达、刘元进等叛乱势力,但翟让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林仕弘等部却逐渐壮大,击破隋军,割据一方。隋炀帝以严苛刑法镇压民众,反而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反抗势力中去,各地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所在蜂起,官军不能讨”。

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平定杨玄感叛乱后,随即受隋炀帝诏命,再次出击高句丽,于毕奢城(今辽宁大连金州)击破高句丽守军,趁势做出向平壤进军的姿态。高句丽因前两次与隋军的战争而消耗无数,国内困弊,实在不想、也不敢再战。婴阳王高元虽连续两次击败隋军,但是心中依旧感到害怕,于是遣使向隋炀帝请降,并扣押跟随杨玄感起兵,失败后逃亡高句丽的原隋兵部侍郎斛斯政,随请降使一道送还隋朝,声言“不敢不尊天朝”,以为求和之意。

此时隋国内,因隋炀帝连续三次征讨高句丽,导致士卒伤亡数十万,民夫殒命无数,国力严重削弱,由此引发的农民起义使朝廷的统治崩溃在即,国内四处狼烟,隋统治摇摇欲坠。在这一情况下,隋炀帝只得接受高句丽名义上的请降,下诏撤回来护儿大军,八月,隋炀帝自怀远镇班师,于经过邯郸时,居然被盗贼杨公卿率领人劫掠御驾后队,掠去御马四十二匹,这在之前简直是无法想象,而炀帝也无可奈何,追究不到。十月,炀帝返回东都,隋三征高句丽,一地鸡毛中结束。

此后,隋朝统治基本上名存实亡,,秩序不存,隋炀帝已经不能控制全国局势,统治基础土崩瓦解。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眼见中原混乱,心灰意冷之下留皇孙杨侑、杨侗镇守长安及洛阳,自己出奔江都(今扬州),逃避乱局,苟延残喘。早年的雄心壮志早已荡然无存,每日只以酒色为乐,锐意尽失。并常引镜自照,对皇后萧氏和大臣们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隋炀帝杨广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攻克长安,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邀尊炀帝为太上皇。

大业十四年(义宁二年,唐武德元年618年)三月,江都随驾的骁果军,因长期无法返回关中故乡,心生怨气,推举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缢弑隋炀帝,时年五十。

五月,隋恭帝禅位于李渊,隋亡,距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受周禅,不过仅仅三十八年而已。

高句丽虽连续击败隋军百万之众,但是连年的战争,国家同样残破不堪,一片凋零。不愿再与隋朝开战,同时,也得留心应付南边百济、新罗。自大业十年(614年),请降于隋,此后偃旗息鼓,不再主动挑起对抗,辽东战事暂时平息。

唐武德元年(618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去世,其弟高建武继位,即荣留王。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交锋,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周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炀帝-唐高祖:如何看待国家对外发动战争(压死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征战高句丽)
探秘真实隋炀帝: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的转折点
杨玄感叛乱平定后,隋炀帝为什么还不收手
隋炀帝曾三度盛师亲征高句丽(图)
真实杨广 鉴照后人(3)
李密陈三策│110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