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师五大桥之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丰台区中部,京石高速公路跨永定河北侧,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也是华北地区最长的石砌联拱桥。

卢沟桥

卢沟桥的建造大体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卢沟桥所在的地方,是进出北京南北陆路交通和军事上的要道,由于古代时永定河水不断决口,以前都是靠浮桥和木桥渡河,但其不断被洪水冲毁,因此修建这样一座坚固的石桥是十分有必要的。

卢沟桥位置示意图

第二,就是永定河改道的问题,大约在西汉以前,永定河的河道位于蓟城以北,东汉时已经移到了蓟城以南,后多次摆动,但卢沟桥以北的河道却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卢沟桥一带就成为一个进出北京的渡口,为以后建造卢沟桥的选址奠定了基础。

永定河历史河道示意图

第三,金代统治者迁都北京(金中都),为了加强和南方的联系,巩固对华北地区的统治,对抗宋朝,需要建造这样一座坚固的石桥。

金、南宋地图

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开始修建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历时三年零九个月,金章宗完颜璟赐名为“广利桥”,由于金代时永定河名为卢沟河,因此普通百姓均俗称此桥为卢沟桥,沿用至今。

元代《卢沟运筏图》

明代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代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新中国成立后1968年加固桥体,并展宽桥面。

清末的卢沟桥

卢沟桥桥身全部采用白石,长212.2米,两端有引桥,长54.3米,总长266.5米。桥面宽7.5米,有11个拱券,南北两侧栏板共279块,北侧石栏雕柱140根,右侧141根,柱高1.4米,柱头雕刻蹲伏的石狮。

卢沟桥桥面

桥墩、拱券等部位均使用腰铁加固,以加强各部分之间的拉力。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有分水尖,端部安装一根三角铁桩,以抵御洪水和冰块的冲击。

卢沟桥桥墩

卢沟桥是根据永定河水流特点设计建造的,它坚固耐用、雄丽壮观,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精华,体现了我国建造桥梁的辉煌和成就。

卢沟桥旧照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记述了卢沟桥,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为保护古桥,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通行汽车,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古桥。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可波罗画像

因卢沟桥是从西南方进出北京的门户,故仿照大门两侧摆放石狮的做法,在桥两侧栏杆上雕刻不同形态的石狮,俗语有言: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卢沟桥石狮

石狮的形态各不相同,有雌雄之分,雌戏小狮,雄舞绣球,有的大石狮身上有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精美可爱。

卢沟桥石狮

据记载卢沟桥上雕刻的大小石狮原有627个,现存501个。

1927年的卢沟晓月碑

桥两侧各有石碑一座,东侧碑身上刻清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卢沟桥的经过,西侧碑身上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书的“卢沟晓月”四字,为“燕京八景”之一,碑高4.52米,宽1.27米,厚0.84米。

卢沟晓月

历史上的卢沟桥历来都是军事重地。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为了抵抗李自成的起义军队,在卢沟桥旁修建了一座拱北城,是捍卫京城的桥头堡,清代改称拱极城。民国九年(1920年)宛平县署搬到此地,改称宛平城,沿用至今。

宛平城旧照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畔发动了侵华战争,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日军通过卢沟桥

解放后曾数次修缮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八十年代在桥旁、城内修建了卢沟桥史料陈列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卢沟桥路,原为清代御路的一段,中有条石铺砌,民国年间多次改建,1965年改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修筑京石高速公路,将卢沟桥路划分为两段,东段仍称为卢沟桥路,东起西四环南路,西至京石高速公路,长4500米,宽9米。西段称为卢沟桥南路,至小哑叭河桥与周口店路相接。

卢沟桥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卢沟桥的金刚不坏之身,是怎样建成的?
卢沟桥,一座见证了民族悲壮史的桥
浅览卢沟桥
北京卢沟桥联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卢沟桥
走近卢沟桥,赏华北最长的国宝级古石桥,看501只狮见证800年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