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8)1909年的苏州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33岁的柏石曼成为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耗时三年对中国进行全面考察,走遍晚清中国的十二个行省,行程万里,拍摄了大量的中国古建筑与景观,此后他撰写多部相关著作,@图游华夏网以其原版照片,按照拍摄地域与时间进行归集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研究。

第28篇行程

柏石曼将其三年的行程在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逐一标明,从1906年秋到1909年,沿着直隶、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几乎走遍了中国。

本篇为1909年,柏石曼离开上海前往苏州所拍摄的照片(部分为其搜集),上图为1905年的江苏省地图(蓝线为柏石曼的行程路线)。

一、昆山县境内

1、柏石曼来到了昆山,登上了玉峰山,照片中有一位外国人站在一座小石塔前,其后方的高处为文笔峰,峰顶建有一座寺庙和佛塔,初步判断寺庙为华藏寺,塔为凌霄塔,始建于五代时期,照片中的凌霄塔为明万历年间增建一层。可惜经过战火的破坏,建国后又炸塔修建雷达站,凌霄塔如今已经消失。

二、常熟县境内

2、柏石曼来到常熟县境内,他拍摄的这座古塔名为崇教兴福寺塔,也就是如今人们俗称的方塔,此塔始建于南宋时期,是名副其实的一座风水塔,因常熟的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为实现平衡之意,便在东南处建高塔,建成后的方塔遭遇了火灾和战火,照片中为清光绪年间的1904年重建一直保存至今。

三、苏州府虎丘

3、柏石曼来到了苏州,他在有着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山前,拍摄了山顶的寺庙与虎丘塔,左前方的建筑为断梁殿,为元代时期修建,其主梁为两根木料拼接,因而称为断梁殿。照片中的虎丘山,除了几棵大树在寺和塔之间,山上都是光秃秃的。

4、在虎丘塔下,一位外国人坐在亭子前休息,这座石亭名为二仙亭,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嘉庆年间,相传陈抟和吕洞宾两位道教名家曾在此下棋,因而得名二仙亭。

5、在虎丘山顶,柏石曼拍摄了这张虎丘塔的全貌,塔身处有五人并排合影,其中右侧四位是身穿黑衣的女子,塔的正名是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的公元959年,此后到清朝晚期,经历了七次火灾,特别是最后一次太平天国攻占苏州纵火焚塔,导致塔檐和木制斗栱损毁殆尽。

6、从柏石曼拍摄的这张虎丘塔细节照片中,塔的外侧已经破败不堪,建国之后历经了多次维修加固,这座苏州最著名的宝塔得以幸存不倒。

四、苏州双塔

7、柏石曼所拍摄的双塔名为罗汉院双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两座佛塔造型一样,相距仅20余米。

8、双塔的近景,尤为奇妙的是塔刹完全由生铁铸造,长达10米,重达5吨,安装的方法已经成谜,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左塔的塔刹已经倾斜。

五、苏州上方山

9、柏石曼来到了苏州西南的上方山,下方的石湖清晰可见,山顶的一座佛塔高高屹立,此塔名为楞伽寺塔。

10、楞伽寺塔始建于隋大业四年的公元608年,由时任吴郡太守的李显所兴建,此后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重建保存至今。

六、苏州光福寺

11、柏石曼来到了苏州西南的龟山脚下,所拍摄的这张佛塔名为光福塔,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唐朝时期遇火被毁又重建。佛塔矗立在山巅,临湖眺望,景色极美。

12、柏石曼站在一处寺庙的外面,仰拍了寺与塔的风光,此寺极可能是光福寺,又名光福讲寺,庙宇的屋檐与古塔的遥相呼应,见证了中国传统古建在山水之间的营造之美。

13、光福塔的造型为方形七层,因塔内藏有佛经和光福讲寺开山祖师悟彻和尚的舍利,又名为舍利佛塔。

七、苏州北塔

14、柏石曼来到了苏州的北塔,这座古塔历史悠久,位于报恩寺内,寺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赤乌年间,相传是孙权之母捐宅祈福所建,初名为通玄寺,五代时期重建为报恩寺,又被俗称为北寺。

15、这座报恩寺内的佛塔,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原为11层,南宋时期改建为八面九层,登上塔顶,可俯瞰苏州全城的风光。

16、苏州北寺塔内部的塔顶照片。

八、苏州灵岩寺

17、柏石曼来到了位于苏州西南郊的灵岩山,照片左侧的古塔为灵岩塔,我们再回顾前面几座古塔,大多都建在山巅,除了风水之意,也极为符合古代建筑与山水和谐相融的美学考量。唐代诗人张祜写有《题苏州灵岩寺》一诗: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18、灵岩山上的灵岩塔,初名为“多宝佛塔”,寺塔始建于南朝时期的梁天监年间,至南宋绍兴年间将塔重建,可惜在明朝天启年间,遭遇雷击被火焚毁木制构件,成了照片中的模样,倒像是一支笔,柏石曼拍摄时塔底的塔门处站立着一位男子。

九、苏州瑞光寺

19、柏石曼来到了苏州盘门附近的瑞光寺塔,塔所在的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始建于三国时期的东吴赤乌年间,照片中的宝塔建于北宋年间,寺名亦改为瑞光禅院,可惜寺庙于清咸丰年间的1860年,被太平天国的战火所毁,只剩塔得以幸免至今。

十、苏州文庙

20、柏石曼来到了苏州的文庙,照片中的文庙气势恢弘,两侧的大树已成巨木,这座文庙府学是由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建,他在景祐初年的公元1034年任苏州知州,次年便兴建文庙,与府学合一,迄今已近千年,明清之际多有扩建,称为江南府学之冠。

21、苏州文庙的内景,一座长长的石桥建在池中,四周被围墙圈住,绿树成荫。

十一、苏州玄妙观

22、柏石曼来到了苏州的玄妙观,这是一座道教的道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的公元276年,初名为“真庆道院”,至元朝时被改为玄妙观,南宋淳熙年间重建了三大殿,照片中可以看到广场上人来人往,相传苏州历来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寺庙而是玄妙观。

23、玄妙观的后殿,有几个苏州百姓好奇看着柏石曼在摆弄着照相机拍摄。

十二、苏州沧浪亭

24、柏石曼进入苏州的沧浪亭,这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园林,北宋庆历四年的公元1044年,当时的文臣苏舜钦被贬,第二年来到吴中,买地建园,并建有“沧浪亭”,字号沧浪翁,并以豁达的心态创作了名文《沧浪亭记》: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25、沧浪亭内的小溪与石桥,水中种有荷莲,几位轿夫讲轿子停在桥上,与其他随从一道等候着柏石曼。

十三、苏州戒幢寺

26、柏石曼来到了苏州的西园戒幢律寺,他在罗汉堂内拍摄了堪称稀世珍宝的千手观音照片,宝像由四块香樟木雕刻而成,观音菩萨为四面,共有千只手,每只手掌中均有一只眼睛,象征观音菩萨的无限慈悲和无量智慧。

十四、苏州的牌坊

27、由于柏石曼对中国的传统建筑兴趣浓厚,他在苏州的郊区拍摄了一处小型牌坊的照片,同样因为他的研究方向,导致他是在苏州期间,没有拍下苏州街景的照片。

下一期《来到杭州》,敬请您的期待,欢迎您关注@图游华夏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09,姑苏内外
中国佛塔之演变(34)
苏州北寺塔,—苏州的秋韵(四)
盘点中国最有名的10座佛塔,知道5个你就很厉害了
254 塔(五)
苏州北寺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