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府宅邸,什刹海畔的璀璨明珠

图片来源: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委员会 官网

什刹海,北京城的心脏位置,

有着千年的古老水域,和老北京的旧时回忆,

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也呈现着现代都市的繁华。

从幽深的胡同里走过,

浮躁的心便即刻沉静,

春日温风拂面,嫩柳丝丝袅娜,

夕阳西下,

微波荡漾的水面映衬着青砖灰瓦。

到了夏天,

划船,钓鱼,树荫儿底下下棋,

晨钟暮鼓,

却也让归家的人儿睡的踏实。

冬天,这片“海”结了冰,

再冷也要出门去冰场溜一溜,

打冰球、玩冰车儿,还有老百姓在这里遛弯,

成了一代人最美好的记忆。

什刹海,是北京老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自明代以来,王公贵族争相在这里建设园邸、府宅,到清代尤甚,最重要的显贵比如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他们的府邸都围绕在什刹海周围,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缀的美丽灿烂。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什刹海片区曾经的皇族血脉,还原历史中的容颜,寻味感受久违的帝都记忆。

01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在北京什刹海前海西街,有一座富丽堂皇、雄伟气阔的多重院落。熙熙攘攘的人流,赞叹着这里的皇室辉煌、富贵风范,谈论着清朝王爷的传奇。它,就是传为《红楼梦》中大观园原型的——恭王府。

恭王府(图片来源:恭王府官网)

它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历经了清朝从盛至衰的潮起潮落,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候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如今,恭王府还保留着它辉煌的模样。穿行其间,你是否会感叹它的百年沧桑,风云变幻。

恭王府内衔山抱水,曲廊亭榭,古树参天,景致的无穷魅力也吸引着众多的导演和影摄师。由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中诸多场景就是在恭王府拍摄,包括朋友们围坐在过道两侧、米兰同朋友们首次见面、在屋顶和唱《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霸王别姬》当中,小豆子(程蝶衣)被张公公的手下带走时所行走的长廊也位于此。

《霸王别姬》剧照

具体再看恭王府的位置,东面前海,北面后海,南面隔几条胡同,还有圈在皇城里的北海。而它的西侧,现在柳荫街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之前还有一条水系,叫月牙河。

恭王府区位图(图片来源:编辑自绘)

因此当时的人们对于恭王府这片地的风水有一个形容,叫做“月牙河绕宅如龙盘,西山远望如虎踞”,可见它的山水形胜十分难得。正是这样一处风水宝地,恭王府几易其主,府邸的主人也都大有来头。

1. 和珅府邸

对于恭王府的起源,据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乾隆时期,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于这座建筑修建之初的豪华模样,因为这座府邸的第一任主人十分有名,他就是和珅。

和珅在乾隆晚年时深得乾隆宠信,大权在握,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风水绝佳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

恭王府的最主要建筑——银安殿(图片来源:恭王府官网)

2. 赐予永璘

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因罪赐死。其宅第被嘉庆转赐给了“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弟弟永璘。不过当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还住在那里。这座宅第也就因此一分为二,西为庆王府,东为公主府,一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和孝公主去世,整座府邸才全部归到庆王名下。

3. 恭王府邸

咸丰元年(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因为太平天国的平定,权利进入鼎盛时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翻修,著名的恭王府后花园即在此修缮中完成,并被命名为“萃锦园”。恭王府府邸和花园组成的整体格局自此形成。

恭王府及花园整体布局(图片来源:《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4. 新的命运

清朝灭亡以后,时局变动,恭王府的命运几经辗转,幸运的是,王府的整体格局基本保持着原貌,为后来保护修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这段时期王府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恭王府西、南围墙外的月牙河被填,变成了现在的柳荫街和前海西街;而王府南部湖区的西小海也被填,盖了什刹海体校,致使王府周边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蟠龙水环抱的风水奇观消失。

其后,随着国家文物保护议程的提出,恭王府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原占用恭王府的单位陆续搬出,恭王府也得到了大力的修缮和保护。从此,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记忆的府邸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恭王府花园西路的主要景观——方塘水榭(图片来源:恭王府官网)

02 北京的四处醇亲王府

醇亲王这一爵位在清代晚期历史上显赫无比,清王朝在清末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后为醇亲王在北京修建了四座“王府”,这四座府邸至今都保存了下来,在北京仅存的十几座王府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1. 龙脉初兴:醇亲王南府

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将偏居于内城西南角西偏门附近鲍家街太平湖畔的荣亲王府专赐给了他的七弟,即醇郡王奕譞,从而揭开了醇王府的历史,这座王府就是第一座醇亲王府。奕譞次子载湉出生后,随载湉登基成为光绪皇帝,这里援旧例改为“潜龙邸”。

潜龙邸:为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如果皇帝即位前为太子,自然居于东宫,便没有潜邸;如果“自籓邸绍承大统者”,也就是属于有封藩府邸的庶子、旁支等,就称其原来的住所为“潜邸 ”。 通常,皇帝继位后,不能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而是改建为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

历史上的醇亲王府南府,东起今鲍家街及太平湖东里,西至原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墙,南起今太平湖东里,北至宗帽胡同头条。王府坐北朝南,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和西部花园,东西两路各有六进院落。

醇亲王府南府的府门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2. 梅开二度:醇亲王北府

按照清朝的规定,皇帝出生地是“潜龙邸”,要上升为“宫殿”,不得再居住。于是太后将什刹海后海北岸原肃贝子毓橚府邸赐予奕譞,这座慈禧太后赏赐的王府就是醇亲王北府,也就是醇亲王建立的第二座王府。

奕譞其子载沣是第二代醇亲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驾崩”,无子。慈禧太后将载沣的长子溥仪接入宫内继承皇位,为宣统帝。这样醇亲王一门再次产生了一位皇帝,也成就了醇亲王“一门二帝”的传奇。

醇亲王新府位于今后海北沿,也是目前最为人熟知的醇亲王府。这座王府中梅开二度,出了又一位皇帝,并上演了清末政局的巨变,也见证了中国帝制的结束。

现为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醇亲王府(图片来源:《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醇亲王王府的花园相当气派,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园内亭台楼榭样样俱全,园林布景构思巧妙,在清末被评为京城四大府邸花园之一,这样,四大花园醇亲王府就占了两座。

“北府”还有一处不同就是,府邸西边的花园是宋庆龄故居。最初宋庆龄住在北京的方巾巷,居住条件十分简陋。为了让她可以安享晚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主持下,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在主体建筑以西,接建一幢两层主楼,辟成了一座优雅安适的庭院。

在醇亲王府花园的这幢别墅里,宋庆龄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18年的时光。

宋庆龄同志故居(图片来源: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

3. 禁苑殊荣:摄政王府

至于第三座醇亲王府,是在北府因溥仪荣登“宣统皇帝”宝座之后,朝廷颁旨,在西苑三海集灵囿紫光阁一带兴建第三座醇亲王府。工程仿照北府规模,只是用料上更加讲究。而正当这座超豪华的王府接近完工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结束。

因此,这座王府从而成为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建造王府的绝唱。

4. 旧时王谢的退潜别墅

北京的海淀区还有一处“醇亲王府”,更准确地说,它是“旧时王谢”,那就是醇亲王奕譞墓地旁的建的“阳宅”,是夏天纳凉或拜祖之用,醇亲王奕譞为其取名为“退潜别墅”。

退潜别墅没有正式的王府布局和建筑规制,而是一处园林化的住所。坐西朝东,分为南路住房和北路花园两部分,花园其他部分以假山取胜,堆砌出曲径,峰峦,确有几分苏州狮子林的意味。

比起声名煊赫、每日游人络绎不绝的恭王府花园,醇亲王府花园游人稀少,反而更能显出王府园林昔日的幽雅气息,纳兰性德曾有《夜合花》诗咏斯园幽静雅致。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纳兰性德

03 隐没在历史烟云中的涛贝勒府

在什刹海的西面,有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定阜街,街东面路北是一个绿琉璃瓦盖顶的二层大楼,此即原辅仁大学教学楼。

辅仁大学旧址(原涛贝勒府)(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作为贝勒府,即称涛贝勒府。
1925年,美国公教司铎奥图尔博士受罗马教廷委托,长期租用前清朝涛贝勒府旧址筹办公教大学,成为了后来的辅仁大学。后改办三三制附属中学,高中部随迁于涛贝勒府。
1952年,辅仁男中改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如今,整个涛贝勒府园分成2个部分,府邸属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花园属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涛贝勒府坐北朝南,东邻柳荫街,西为松树街,南为定阜街,北接铜铁厂胡同。由府邸、花园和马圈三大部分组成,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150米,府中南侧为花园,花园西南有座中式小楼。

府内古朴典雅,绿树成荫,主体建筑古色古香,是旧北平著名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这里依旧保留着清代宫廷的痕迹,长廊、楼亭、花厅、假山,一个都不少。由于没有经过大的装修和整治,因此徜徉其中,还能感受到曾经辉煌的气息。

贝勒府花园旧照(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

贝勒府花园现照(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

涛贝勒府花园规模不及恭王府园、醇王府园,但比一般的官僚宅园还是要大得多。园占地虽宽敞,建筑却很少,且基本沿着园墙布置,中央地带开阔,更显疏朗之态 ——贾珺《中国园林杂志》

如今,当我们走在定阜街上,抬头仰望辅仁大学那充满历史感的建筑时,谁又会想到,当年的贝勒府,现如今传来的是朗朗读书声。

04 铁帽子王:庆亲王

庆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定阜街西部路北,是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的亲王府之一。

清光绪十年,奕劻被晋封为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对住宅进行了改建,其府始称为王府。
10年后,奕劻又晋庆亲王。
又过14年,更得到以亲王世袭罔替的不世懋赏。奕劻是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来,二百五十年间第一位以宗室旁枝身份获得世袭罔替特权的铁帽子王。

庆亲王府占地宽敞,建筑宏伟。府中建筑分为东、中、西3部分,5个并排院落。中部是主要殿堂,其中大部分已被拆除建成了楼房,只剩一座后寝孤独的伫立着。

东部亦被改建得面目全非。保存基本完整的西部,是王府的居住区,有3组并排的院落。错落的屋宇,曲折的回廊,都呈现出华丽的精致面貌。

西部院落最后是座二层楼,俗称梳妆楼或绣楼,也叫“卍”字楼。形制独特新颖,雕镂彩绘精致细腻,活泼空灵,别具风格。该楼呈倒“凹”字形,正面面阔5间,左右两翼内侧面阔4间、外侧面阔6间,有红廊柱、红栏杆,间有黄“卍”字形木雕。

庆亲王府绣楼 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原为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先生曾搬到这里居住。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电影中,幼年学戏、成年段小楼程蝶衣被师傅训斥、程蝶衣打小四、程蝶衣烧戏服都在此拍摄过。

《霸王别姬》剧照

导演演员赋予了古建筑幻想的意义,而它们从来不说话,只是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

时光荏苒,岁月虽带来了改变,

但却永久的滋润着这片文化的土地。

昔日的王府宅邸、名人故居,

如今仍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什刹海,

海棠依旧生机盎然,

什刹海还是那般温润如玉盘。

参考资料[1] 王梓. 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王府[M]. 北京出版社,2005.[2] 王南. 古都北京[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丁艺. 北京西城王府建筑研究[D]. 北京建筑大学,2016.[4] 朴琳. 什刹海畔· 王府宅邸与名人故居[J]. 北京人文地理,2010(12).[5] 李卫伟. 北京的四处醇亲王府[M]. 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第2辑.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玩遍十大王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建筑的
北京不止有故宫,还有这十个王府!跟着我的地图找起来!
京城那些特别的王府景点
收藏门票欣赏 北京恭王府
北京的清王府 (报摘)
隐藏在京城中的八大王府,你了解过啊几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