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中国古建之寻找北京城的经典牌楼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起源于周朝的牌楼肯定是少不了的代表。这种高大的有柱的门兴建筑物,一般用作园林、寺观、陵墓、宫苑、街道等等。帝都北京在中国属于牌楼最多的,所以就从北京的街头找上一些代表。至于北海、颐和园这些景点中的牌楼暂不在本文统计之内。

有的地方叫牌楼,有的地方叫牌坊,那么如果来区分这两样东西呢,很简单只要我们看横梁上有没有楼形的建筑。有楼的叫牌楼,无楼的则叫做牌坊。

牌楼的构造看似简单其实比较复杂,比如什么出头、不出头、哪个叫“一间二柱”、“三间四柱”,非常的绕口。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据原材料直接来分类就省事的多:木牌楼、琉璃牌楼(一般用于寺庙建筑群里)、石牌楼(这类牌楼多用于街道、陵墓、景园等)。

国子监街:

安定门内的国子监街,因为元明清三代国家的最高学府在这条街上因此得名。目前,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的保留四座牌楼的古建街。

国子监街牌楼建于明天,为一间二柱三楼。街两端的牌匾额为“成贤街”,街中间的两座匾额为“国子监”。

另外在国子监二门内有一座大型的琉璃牌坊,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这座国子监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反两面的横幅均为皇帝御笔。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位于北海公园的东边,是一座明清时期的皇家道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42年)。

在大高玄殿门前原来有三座木质四柱三间七楼齐天式牌楼,1952年因为道路扩建而被拆除。现在大高玄殿门口仅留存2004年复建的一座原来南侧的牌楼,其中正面的“乾元资始”是从月坛公园请回重新安装的,而背面的“大德曰生”则为新刻匾额。

大高玄殿门前西侧的牌楼,即“弘佑天民”牌坊如今迁移到掠燕湖的北岸,因为当年的构件破损严重,改建成四柱七楼,楼底仍保持庑殿式的石制莲花座。这座保留下来的牌楼,是北京目前现存建筑时间最早,也是唯一一座无戗柱(即没有旁边支撑的柱子)纯木结构的牌楼,属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

保卫和平坊

中山公园内的保卫和平坊,原来位于东单总布胡同西口,叫“克林德纪念坊”,是当时的清政府在1902年为纪念被击毙的德国公示克林德修建的。一战后,这座牌坊拆除并在1919年移入中山公园,更名为“公理战胜坊”。1953年,由郭沫若手书更名为保卫和平坊。

寺庙牌楼

北京城的各类宗教场所,成为了看牌楼的好地方:

雍和宫南侧的院子里,有一座大照壁和三座宏伟的五彩牌楼,牌楼上的所有题字都出自乾隆御笔。

阜成门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原来有东西两座牌楼,1953年因为交通问题呗拆除,后来在梁思成的呼吁下,牌楼的构件、榫卯结构基本保留完整。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后,这座景德牌楼成为了博物馆的第一件入馆展品,并在2003年修复后重新安装与首都博物馆的大厅。

福佑寺位于北长街的北口路东,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这里曾经是康熙当年的避痘处。到乾隆皇帝时期修改为喇嘛庙。1927年改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

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几经修建,如今的白云观是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全真第一丛林”。白云观山门前神路的前端有棂星门,为一座四柱七楼木结构牌坊,郑楼前后有匾额,前面为“洞天胜境”,后面为“琼林阆苑”。

朝阳门外的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华北地区的最大庙宇。

东岳庙原来有两座代表性的牌坊。其中一座远山门牌楼距离庙门大约2公里,差不多在今天的通惠河北路,但早已毁坏,2011年得以修复,成为京杭大运河申遗时候增加的一处标志性景观。

另外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琉璃牌楼目前还位于山门马路对面的神路街街口。这座黄琉璃瓦牌楼整体格局为三间四柱七楼歇山顶,正中雕饰有火焰宝珠,足见东岳庙的这座琉璃牌楼在当年的地位。

当年北京城有许多的牌楼,但是随着城市的建设许多早已经成为了历史记录中的物件,如今也有一些被恢复。

前门大街上正阳门牌楼,是当年北京城最高大、最雄伟的木质结构牌楼,俗称“五牌楼”,1900年因为义和团火烧洋药店“老德记”的时候被殃及池鱼,虽然多次返修,在1955年被拆除,如今前门大街上的这座牌楼是在2008年重新修建的。

长安街的东西两端有两座牌楼,是长安街上的标志性建筑。其中东长安街牌楼位于现在北京饭店旧楼的前面,而西长安街的位于府右街南口。后来1954年拓宽马路上被迁建于陶然亭公园,1971年被彻底清除。如今陶然亭公园里的这两座牌楼是2011年修复的,名字也分别改为“佳境”和“陶然”。

西单牌楼原来是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冲天式木牌楼,上书“瞻云”二字,与东单牌楼相对,这两座牌楼均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后来,因为道路扩建,两座牌楼都给拆了,仅仅保留了东单和西单的地名。2008年,西城区在改造西单文化广场的时候,在原来西单牌楼旧址的东北边依照历史原貌,并根据1.3倍的比例复健。

说到西单,就不得不提西四牌楼。当年西四的十字路口各有一座四柱三间的木质牌楼,1955年因为改善交通都被拆除。如今在西四地铁站门口复建了其中东边的“行义牌楼”。

出了北京市区,也有一些值得寻找的牌楼:

怀柔区的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是北京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修建,背靠红螺山,南照红螺湖,一块气势雄伟的风水宝地。

卢沟桥附近的大王庙,修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了纪念治理永定河洪水而修建。因为大王庙是用治水的结余款修缮,因此建筑显得有些简陋,因此又称作穷“大王庙”。

大运河的重镇张家湾,有一座佑民观,旧时称作天妃庙,嘉靖年间改为佑民观。这里曾经是大运河重要节点,漕运入京商人的必经之地。

密云有一座白龙潭,从汉朝的时候就有白龙潭真龙仙灵,能行云布雨,因此修建于五龙祠,至今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的修建,以龙泉寺和五龙祠为中心的白龙潭古建林立、香火旺盛。

大兴区榆垡镇有一座雍正皇帝乳母的坟墓,即恭勤夫人墓。如今仅保留华表、墓碑记石牌坊。其中牌坊为四柱七楼式,全部为汉白玉石仿木结构,相关构件精致,完整保留。是北京墓地石牌坊中的代表之一。

石景山的模式口大街有一座田义墓,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为什么牌楼多?[联欢社区]
北京的城市手镯,见证百年风雨
老北京城现在保存最好的街道牌楼,你有没有见过?
消失的明北京城(六)
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2)耻辱牌坊
北京的牌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