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州金城(十)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坐落在兰州市区西北,白塔山公园以南的九州台上。这里海拔2100米左右,是兰州市区周围第二高山。兰州国学馆的前身是皋兰县文庙古建筑群,历时4年改建、创意、充实、丰富而成,于2010年7月16日揭开面纱。该馆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沿中轴线为文庙建制的棂星门、泮池、戟门、明伦堂、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等。其中的明伦堂、东西厢房、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全部为保留下来的原明清时期古建筑,是兰州地区规模较大的清式古建筑群。馆内有国学代表人物雕像47尊(其中石质雕像42尊,铜质雕像5尊)。陈列有道德经碑墙,易经八卦碑墙,汉瓦当经典图案石雕。在殿堂外墙上刻有历代著名绘画,书法精品和美文名篇。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从兰雅集团公交车站下车后,旁边有一步道可登山到达兰州国学馆。这是登山途中拍摄的照片。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回望兰州市区景色,黄河穿城而过,从照片可看出,10月份的黄河水黄而浑浊,2月份的黄河水十分清澈。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继续沿着步道登山。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大约半个小时,就到达兰州国学馆了。


棂星门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说:“后人以汉灵星祈年与孔庙无涉,又见门形为窗灵,遂改为棂。”

在宋代,棂星门又称“乌头门”,文庙修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文庙中的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棂星门西侧有一石碑,上刻:皋兰县文庙。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棂星门背面,上书:太和元气。'太和元气'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站在国学馆门前,俯瞰黄河。


泮池、泮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过棂星门后,东侧立有周公雕像。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周公后面是孙子雕像。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棂星门西侧雕像,老子——道教创始人。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老子后面立的雕像,墨子——墨学创始人。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棂星门后是泮池、泮桥。泮池就是一半圆形水池,按照西周的礼仪制度,天子所建的大学叫做辟雍,四面围墙,墙外环绕着圆形的水池,诸侯所建的学宫,只能取其半,即半面环水,叫做泮宫。孔子生前虽然不是诸侯,死后却得到了历代君王的极高封赏,所以泮池便成了文庙的特有形制,象征孔子讲学的学宫,池上所架之桥称为泮桥,旧时文庙,泮桥平时是封闭的,一般人只能从两侧的便道绕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从桥上走过祭拜孔子,所以这座桥也叫状元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过泮桥后,东侧立有2座雕像。前面是——孟子。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后面是——荀子。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泮桥西侧立2座雕像,前面是——庄子。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后面是——韩非子。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泮桥留影。


戟门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过泮桥就看到戟门。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回望泮桥、棂星门。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位于戟门前面东侧的石碑,南面题: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于《论语·雍也》。欲:想要。立,站立。而,表连接。立人,使动用法,使人站立,意思是把摔倒的人扶起来。达,腾达。达人,使人腾达,意思是周济需要帮助的人。

此句意思是: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但前提是自己要先有实力。如果自己都站不稳,看到别人摔倒,你又怎么扶他呢?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北面题: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位于戟门前面西侧的石碑,南面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出自《周易》。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北面题: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朝理学大师张载的这四句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间社会确立价值标准。“为生民立命”,“立命”,指掌握自己命运的根本。“为生民立命”,就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找到前途和意义。“为往圣继绝学”,就是把以前先贤的学统继承下来。“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创造一个永久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兰州国学馆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馆名,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国学大家,有人认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为“南饶北季”。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兰州国学馆”横匾下有副楹联:朝登顶六经注我;夕下山我注六经。这联的典故出自宋朝大儒陆九渊之语,意思是读书人利用六经的思想、智慧来诠释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融会贯通,对原有的六经知识加以引申、发挥,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门内石刻题:大道惟仁。戟门内东西两壁是卦辞,顶部是八卦图与文字。外墙壁上刻:易经精选。

摄于2021年2月17日。

站在戟门回望泮池、泮桥、棂星门。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戟门后面有一座半人高的石碑墙,上面刻有《道德经》。


明伦堂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过戟门后就是——明伦堂。明伦堂是历代举行选士、庆典、教学等活动大典的地方。至清代始,“庙学合一”成为文庙的基本形式和显著特征,明伦堂成为对诸生进行教论、训导、讲经、督课的殿堂。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明伦堂东侧立董仲舒雕像,后面是王符、郑玄,西侧立司马迁雕像,后面是王弼。外墙上刻:《论语》。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门楹联:昌国学继千年文脉;登云峰进万仞宫墙。

进入明伦堂,但见正中立一巨大的黑色屏风,正反镂刻着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四壁上部是灰色砖刻的松树、石榴、牡丹、梅花、荷花和桃子等传统图案,下面是《论语》选句,再下面是注释,注释很详细,甚至有生字注音。


大成殿

大成殿为孔庙之主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大成”因宋徽宗赵佶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改名为“大成殿”。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全景。正对的大殿就是大成殿,殿前立孔子铜像;大成殿东侧(照片右边)是乡贤祠,前面2座雕像从前往后分别是:张载、程颢;大成殿西侧(照片左边)是名宦祠,前面2座雕像从前往后分别是:朱熹、程颐。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孔子铜像。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统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上联化用了《易》之意,赞颂孔子道德崇高。谓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光辉与日月相等,其进退与四时代谢一样有序,其赏罚与鬼神所降的吉凶相应。下联概括的是韩愈的《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此联气势恢宏,高度赞颂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崇高地位。

摄于2021年2月17日。

走进大成殿,里面摆放着一些仿古的桌椅摆设,讲堂庄严肃穆,俨然一种身处古代学堂的感受。殿内西侧殿柱楹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殿内东侧殿柱楹联:圣道遍行地球,如日月经天,谁说西秦不到。人生要有模范,诵诗书执礼,同遵东鲁雅言。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东侧是——乡贤祠。楹联:看云影波光且领略山河壮美;温名言警句莫辜负圣哲苦心。

大成殿前面的东西厢房(乡贤祠、名宦祠)制作了四维八德经典碑墙。该碑墙是选辑古代著名书法大家所书墨宝。“四维”指“礼义廉耻”,“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摄于2021年2月17日。

乡贤祠北面的碑墙上刻:忠信。“忠信”书写者为明朝“吴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

摄于2021年2月17日。

乡贤祠南面的碑墙上刻:孝悌。“孝悌”书写者为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

摄于2021年2月17日。

乡贤祠内的陈列物品,墙壁上刻有孟子语录。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西侧是——名宦祠。楹联:国衍千秋继中华血脉;学宗百派扬民族精魂。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名宦祠北面的碑墙上刻:礼义。“礼义”书写者为明末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董其昌。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名宦祠南面墙上题:廉耻。“廉耻”书写者为唐初“楷书四大家”之首欧阳询。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名宦祠内的陈列物品,墙壁上刻有诗经选粹。

乡贤祠、名宦祠南北两侧墙上刻:《大学》《诗经》。


礼乐亭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东侧的——礼乐亭。亭柱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此联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儒家所谓,“纵心所欲不逾矩”,道家所谓,“无为”,佛家所谓,“清净虚空”,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就是精神上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达到这种境界,就消解了得与失、荣与辱的界限,一切的一切就如同“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一般自然而然,荣辱不惊,无忧无惧。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大成殿西侧的——礼乐亭。亭柱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联出自《红楼梦》,告诫人们要明世故,通人情,学会八面玲珑,善于应对。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站在国学馆远眺兰州市区及黄河。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东侧的雕像。从南往北依次是:屈原、韩愈、颜真卿、白居易、沈括。大成殿东侧墙壁上刻:《兰亭序》《祭侄文稿》。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西侧的雕像。从南往北依次是:孔颖达、范仲淹、周敦颐、陆九渊。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大成殿西侧墙壁上刻:《岳阳楼记》。大成殿背面墙壁上刻:《前、后出师表》。


尊经阁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大成殿后面就是——尊经阁。尊经阁前面有5座雕像,前面2座从西向东是:祖冲之、张衡。后面3座从西向东是:贾思勰、郦道元、华佗。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尊经阁楹联:礼乐文章昭千古;衣冠俎豆范百王。“俎(zǔ)”和“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放食物的礼器,也借代各种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宗崇之意。此联意思是孔子的礼乐文章和风范照耀千古,是千百年来帝王遵行的模范。

尊经阁背面柱上楹联:国粹千秋囊经史子集难求甚解;黎民百姓凡士农工商愿来就成。

后墙上是“摹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东墙上是《八十七神仙卷》(局部)浮雕碑墙,西墙是《富春山居图》(局部)浮雕碑墙。


崇圣祠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崇圣祠殿柱楹联:德行树当年万世家声承此教;宫城成此日千秋俎(zǔ)豆在斯文。

东墙外是《滕王阁序》、西墙外是《陋室铭》、后墙外是《归去来兮辞》。祠西边的雕像由南向北分别是: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国维。东边是:宋应星、郭守敬、王夫之。廊亭旁边还有雕像,没有拍照。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崇圣祠旁边的廊亭。

摄于2021年2月17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兰州国学馆北门。

国学馆北门东侧墙壁上自东向西刻有:帝喾(kù)、颛顼((zhuān xū)、黄帝、伏羲女娲、炎帝、舜帝、尧帝像。

摄于2021年2月17日。

国学馆北门西侧有一门——文昌门。篆字楹联别有意味:继先世博文约礼;愿诸生入室升堂。

国学馆北门,直对着罗九公路,路边立一大石,刻:朱镕基总理植树纪念,1999年10月23日。


文溯阁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出国学馆北门后,沿着步道向南行走。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远眺文溯阁。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山上修建的长廊,可方便游客休息。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溯阁景色。

《四库全书》由清朝乾隆皇帝主持,由总编纂纪昀等360多位学者费时十年编撰而成。《四库全书》编撰结束后,共抄录7套,分别藏于当年的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淙阁、杭州文澜阁,史称“七阁藏本”(即北4阁、南3阁)。

《四库全书》修成迄今已有200余年。在这200多年间,圆明园文源阁本、扬州文汇阁、镇江文淙阁本皆已荡然无存,杭州文澜阁本大量散佚,后经补抄才基本配全,而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本、紫禁城文渊阁本和盛京(今沈阳)文溯阁本则保存完整,目前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甘肃省图书馆(九州台的文溯阁)。

1966年10月,因中苏关系恶化,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出于备战的需要,也为了保护《四库全书》,经文化部批准,辽宁省将总计3474种、36315册的文溯阁《四库全书》以及5020册清雍正年间所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经过长途跋涉,秘密运至兰州,拨交甘肃省保存。为了更好地保存祖国文化遗产,2000年甘肃省人大、省政府决定重新选址,新建文溯阁《四库全书》楼。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摄于2018年10月21日。

文溯阁后面修建有爬山步道,方便市民登山锻炼,这是在登山步道旁边拍摄的照片。


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以及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目前,就吉林文庙没有去过。兰州文庙虽然不能与四大文庙相提并论,但也值得一看。

兰州国学馆需要慢慢去看、慢慢去欣赏,站在建筑物外墙雕刻的古代著名诗词、名篇前,默默去读,不由自主回忆起初中、高中时背诵的朗朗上口的经典名篇,心潮澎湃……

上一篇:金城兰州(九)——石佛沟、灵岩禅寺

链接: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行记

链接:北京行记(三)北京孔庙

链接:家庭旅游小记(一)南京

链接:陇右名山——兴隆山徒步行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庙】甘肃皋兰县文庙:移九州岛台,改国学馆
大同:府文庙
闽东----福州文庙
中国最古老的文庙大成殿,迄今已有一千余年,你知道在哪里吗?
走进兰州国学馆
行走丨彩云之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