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行记(十三)香山公园(中)——唳霜皋、香雾窟、香炉峰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地势险峻,苍翠连绵,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内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835年的历史。

2021年10月5日,和妻子乘坐地铁前往香山,去逛逛香山公园。照片均使用华为Mate40Pro手机拍摄的。

接上篇《北京行记(十二)香山公园(上)——勤政殿、静翠湖、大永安禅寺》。用时1个小时游玩了勤政殿、静翠湖、大永安禅寺后,10点53分,我们沿着指示牌继续行走,目标就是香炉峰。


唳霜皋

从香山寺出来,行走大约4分钟,10点57分,途径——唳(鹤、鸿雁等鸣叫)霜皋。唳霜皋位于大永安禅寺西北,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唳霜皋原为六方亭。在此常可听到山间鸟鸣与佛寺鼓声相呼应。每当霜天月夜,群鹤长鸣,别具情趣。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2020年香山公园按原貌复建,再现盛景。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来到唳霜皋,看到海鹤在笼中吃食,对着他“弹舌声声叫,其情似相诉”,于是将它们放归山林。第二年初春乾隆又来到这里,看到自由的鹤群并未离去,作诗以记之。

乾隆御制《唳霜皋》诗序曰: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哢声,与梵呗鱼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亮云外。(译文:山中的晨禽时鸟,随季节气候变化发出不同的叫声,与寺庙颂经、敲击木鱼之声相应。园中饲养海鹤一群,每当月夜清净明朗,霜天晓晴之时,戛然送响,嘹亮云外。)

乾隆御制《唳霜皋》诗曰:胎仙志云水,讵可羁尘俗?霜皋逼青冥,差当寄高躅zhú。华表事匪幻,赤壁梦谁续?婆罗门叫音,远胜丝竹肉。(译文:凡人欲成仙到寺庙出家,岂可再羁绊尘俗之念。白鹤翱翔接近青天,差点就留下足迹。成仙化鹤落华表的故事并非幻想,《后赤壁赋》梦中鹤化为道士的故事谁来续写?鹤的叫声,远胜丝竹琴瑟之音。)

沿着山路继续行走,途径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的——绚秋林。每逢秋季,乾隆皇帝多驻跸香山,只为观赏满山的红叶,且文思泉涌,写下赞美诗文。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绚秋林观赏红叶,即兴赋诗:嶂叶经霜染,迎晖紫翠纷。绚秋堪入画,开锦恰过云。晻蔼(晻蔼是汉语词语,读音为ǎn ǎi,解释之一为阴暗,使用于《楚辞·离骚》)峰容变,迷茫界道分。金官斗青帝,果足张吾军。(译文:峻峭山峰上的枫叶经霜染之后,迎着太阳的光辉色彩红绿缤纷。绚丽缤纷的秋天可以画入画卷,打开画卷之时恰巧过来了白云。阴云使山的容貌发生了变化,光明与阴暗对比是如此分明。金秋之景胜过了春天的景色,果然是彰显我朝盛世的强大。)


雨香馆

雨香馆建于清代,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处无论是晴雨朝暮都各具特色,惟雨景最奇。雨来之时,苔草花木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故名雨香馆。

原建筑由雨香馆宫门、翠微山房殿、洒兰书屋殿、林天石海殿、揽秀亭等组成。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民国时期曾被私人改建别墅,2015年香山公园按原貌复建,再现盛景。

大门紧闭,不让游客参观,只能拍张照片。

乾隆御制《雨香馆》诗: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景写一空白,膏苏万陇青。恱(yuè古同“悦”)心惟乐岁,养志奉慈宁。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继续行走,途径——阆风亭。阆风亭位于静宜园西垣墙之外的山崖之上,为静宜园饱览山色的绝佳之地,在亭中,可春望桃花,夏观雨景,秋览红叶,冬赏雪色。

“阆风亭”最初名曰“约白亭”, 乾隆皇帝取《屈原·离骚》中“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xiè 绳索;捆、拴、 系或捆绑)马”和《前汉·司马相如传》中“登阆风而遥集兮”之义。 亭曰『约白』亦『阆风』,春观夭桃秋赏红。小亭翼然崖边立,半是峻岭半是松。

路边的花。


香雾窟

香雾窟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为清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因位居半山,此处绿荫掩映,清静优雅,草木芬芳,故乾隆皇帝命名“香雾窟”,亦称“静室”。现因这里地势相对平坦开阔,故俗称“平台”。原建筑以垣坊、城关封闭为苑,内建游廊、殿宇、楼亭,结构精巧别致,是一组风格独特的建筑群。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仅存残垣断壁。2001年7月将原基廓清,复建了“香圃”牌楼。2002年在原基址上复建,至2003年7月竣工。此处距香炉峰顶高差240米,台阶600余级,是登山途中休息、健身、观赏景物的绝佳位置。

网上搜索的一张图片。

11点21分,自香山寺出来后大约行走30分钟左右,到达香雾窟前的楼牌处。香雾窟东侧广场中间有一座大牌楼,东面匾额题:香圃,西面匾额题:琪林。

香雾窟东、南、北还各有一座小牌楼。东小牌楼在大牌楼东侧道路上,西面匾额题:月镜,东面匾额题:虹梁。北小牌楼在广场北侧道路上,北面匾额题:丹梯,南面匾额题:翠壑。南小牌楼在大牌楼西南,南面匾额题:攒萝”,北面匾额题:環绮。上面两张照片是我拍摄的南小牌楼。东小牌楼、北小牌楼没有拍照。

从这个门进入香雾窟。

进门后,院内设有茶座,可供游客休息。

从二进院门门口拍摄的——游目天表(殿)。该殿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殿宽七楹,外檐“游天目表”匾为嘉庆皇帝御笔,内额“香雾窟”及“静室”匾为乾隆皇帝钦题。殿内陈设原有宝座、屏风、鸾翔宫扇、琴桌、包厢床及书格。此殿是乾隆、嘉庆、道光皇帝游山小憩之所,兼作为办公、接见臣工之用。此殿毁于1860年。2003年在原址上复建。

“游目”有放眼观看、极目远望之意。“天表”有天外之意。东汉班固《西都赋》:“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

游目天表(殿)的右侧(面对大殿的右侧)殿,匾额为“集虚”。“虚”可以表示虚空明朗的心境。

游目天表(殿)的左侧(面对大殿的左侧)殿。

顺着右边的廊亭走到头,右拐出去就看到镜烟楼。乾隆御制《香雾窟》诗:吟哦旧句浑如昨,惨淡冬山亦可人。抚柏便同参道筦(guǎn管的异体字),听泉直欲息言津。风岩木叶萧萧下,会待明年特地新。

镜烟楼。游目天表(殿)后面就是——镜烟楼,为三间歇山敞厅,是静宜园时期园内最高的景观建筑。


香炉峰

过香雾窟后沿着石阶继续爬行。

远眺北京城市建筑。远远可见——中央广播电视塔(塔高405米,是中国第三高塔),北京最高的建筑——中国樽(高528米)。同时,还可清晰看到山下的颐和园以及万寿山。

回眸。

突然,发现变红了的树叶,不过10月初并不是去香山看红叶的最佳季节,再晚上20多天就好了。

迭嶂青云放晓晴,乍看红叶一枝横。徘徊体物难成句,几点玫瑰衬绿琼。乾隆·《红叶》

边爬山边拍照。

12点,经过1个多小时的爬行(从香山寺出来开始计算时间)终于爬到了香山的最高处——香炉峰。

山顶游客很多,我们抓紧时间拍照留影。

站在香炉峰远眺。我到香山如读书,日新境会领徐徐。——乾隆《夏日香山》

香炉峰最高处有一块巨石,上刻:海拔五百七十五米 香炉峰 瑞祯。

香炉峰海拔575米,形似香鼎,阳光照耀时山谷中云蒸霞蔚,宛如香烟升腾,故此得名。又因地势陡峭,攀登艰难而俗称鬼见愁。

为方便游客在此处拍照留影,公园专门拉了警戒带,游客们只能排队,然后依次拍照。感觉这样比较好,避免拍照时人挤人、人挨人,最后都照成了“合影”。

极目远眺。

重阳阁。重阳阁是香炉峰顶的一组主体建筑,建于1983年4月,分为上、下两层。重阳阁意在九九重阳登之可望京城,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清代乾隆皇帝曾六度于重阳登山赋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82高龄的弘历再次来到香山,当看到满山红叶时,诗性不减当年,即兴御题《重阳日幸香山静宜园即事叠去岁诗韵》数来九九叶乾阳,今岁秋长了不凉。翠柏丹枫争助景,紫萸黄菊弗孤香。

在香炉峰顶游玩20分钟左右后,12点20分,我们开始下山,当然下山就不是顺着原路返回了,而是选择不同的道路下山,这也是我们日常游玩的风格,目的就是多走走、看看,不错过美景……

就以金章宗时的大臣赵秉文写的两首描绘香山秀美景色和著名红叶的诗,作为此篇的结束语吧!

《香山》山秀熏人欲破齐,临行别语更徘徊。笔头滴下烟岚气,知是香山境里来。

《香山寺飞泉亭》霜风吹林林叶干,泉声落日毛骨寒。道人清晓倚栏杆,自汲清泉扫红叶,一庵冬往白云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到香山赏红叶始于何时
香山静宜园(九)一一欢喜园
北京香山召庙琉璃塔(清)
京华忆影(卅七)--远观香炉多云亭
北京行·香山公园(上)
北京三山五园之静宜园(香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