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溯历史 再看北京」从此 北平属于人民!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近900年的建都史,奠定了北京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城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历经的岁月流变。

幸而,解放战争时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幸而,你我还能从胡同中看见北京旧时的模样;幸而,徐悲鸿决定在北京发展美术事业;幸而,有无数的建设者在为北京的发展努力。

回溯历史,再看北京,她仍然那么包容而强大。

1949年1月3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北平

1949年1月31日 解放军进入北平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将军公开宣布放下武器,北平终于和平解放,1月31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西直门入城与国民党军队在西直门的城楼下举行防务交接仪式。傅作义部队的军官将象征着北平防务的各个城门钥匙交给解放军,接着解放军先头部队顺利进入北平城。

当天在西直门城门内,欢迎解放军部队进城的群众簇拥在道路两边,解放军从西直门越往里走,欢迎的人就越多。人们扭着秧歌,唱着解放的歌曲,尽情表达着对解放军的欢迎之情。

时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四野司令员林彪、四野政委罗荣桓、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彭真、刘仁等北平市委的同志和傅作义军队的代表登上正阳门箭楼,准备检阅入城部队。

上午10时,随着四颗照明弹升上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仪式开始了。进城的队伍波澜壮阔,军乐队的铜管乐器金光闪闪,进行曲吹得嘹亮雄壮,跟着挂着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肖像的彩车浩浩荡荡开进京城。接着解放军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东交民巷——这条从1901年起就不再有国人脚印的、充满了屈辱的街巷,终于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到来,恢复了中国的主权。

之后,中央接管北平的工作稳扎稳打,纪律严明,真正做到了当初保护老百姓财产不受侵犯的承诺。

1949年2月2日上午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周总理视察北京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是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之后,当晚军管小组进驻并接管了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并建立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2月2日11时40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以聂耳作曲的《大路歌》为前奏曲开始播音。建台初期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每天播音不足9小时,发射功率不足1千瓦。

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入北平,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原对北平市广播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遂改称“北平人民广播电台”,9月1日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第二台”。后电台的从属和名称几经变迁,现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1983年1月31日 徐悲鸿纪念馆落成

八骏图 徐悲鸿

徐悲鸿纪念馆在今北京新街口北大街53号,1983年落成时,主体建筑为二层灰色展览楼,辟中国画、油画、素描三个展室,另有一间纪念室。展室中陈列了徐悲鸿先生的有关资料,纪念室中复原了先生故居工作室的原貌,和部分陈设。后改设一个序幕厅和七个展室,原纪念室设为第四展厅,名为徐悲鸿生平纪念室,其余各展室陈列徐悲鸿各个时期的画作,以及他收藏的名家书画。

徐悲鸿纪念馆的建成颇经历了几番波折。

1953年9月,徐悲鸿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后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美术事业。就在他去世当天,他的妻子廖静文带着他的遗愿,将他的毕生收藏和画作全部捐献给了国家。为表示敬意,周恩来总理亲手书以“悲鸿故居”牌匾送到了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徐悲鸿的住处。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于徐悲鸿故居上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由此诞生,廖静文被任命为馆长。

令人扼腕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徐悲鸿的墓碑被砸碎,徐悲鸿纪念馆也因修建地下铁道而被拆除。1973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周总理亲自责成有关部门和专人承办。徐悲鸿纪念馆历经十年,于1983年1月3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

直至今日,纪念馆扩建至四层,馆中的复原画室中仍保持着徐公生前的布置,那副未竟的《鲁迅与瞿秋白》还摆放在画架上,手边的茶似乎还未凉透,等待着画画的人回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1949解放军《北平入城式》
1949.北京.解放军入城仪式(1)
纪录片:1949年人民解放军北平入城式
1949年包围北平解放军部队和平入城!
上海人民广播的“第一声”
[老照片]1949年,北平解放,共军入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